首页 > 女生言情 >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 > 第179章 来了!

第179章 来了!(2/2)

目录

那整齐的步伐和警惕的眼神,无不显示出后金军队的严谨与戒备。

“这部署可真阴狠!”

吴三桂心想。

步兵步甲车埋伏粮道,大明军队一时半会冲不过来,山上的骑兵从侧翼冲下来。

再多的精锐都被打残,还有他们的炮营,持续打后继的援兵。

“真狠啊!”

吴三桂心中暗自庆幸,多亏他们此次轻装简从,未骑马前行,靠着双脚一步步摸索过来。

才得以如此接近敌军而未被发觉。

他身旁的探子兵们,此刻正伏在草丛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瞪得滚圆,死死盯着前方的敌军阵地。

他们的脸上满是尘土与汗水混合而成的泥污,几缕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额头,但他们浑然不觉,全身心都在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确定了具体位置后,吴三桂迅速从怀中掏出笔纸,他的动作轻盈而敏捷,生怕弄出一丝声响。

他微微弓着身子,以草丛为掩护,眼睛在敌军营地与手中的纸张之间来回扫视。

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游走,仔细地做着地形距离标记。

标记完成后,他抬起头,向周围的探子兵们做了一个撤的手势。那手势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探子兵们见状,开始缓缓向后爬行,他们的动作极为缓慢。

每挪动一寸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他们用双肘和膝盖支撑着身体,一点点向后蹭去,眼睛始终盯着前方,耳朵也在仔细倾听着周围的动静。

哪怕是一片草叶的晃动声,都能让他们的心跳陡然加快。

终于,他们成功撤出了后金鞑子的监视范围。

此时的吴三桂,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他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大手一挥。

与众探子兵们撒丫子就往锦州城的方向猛跑。

他们的脚步急促而有力,在寂静的荒野中发出沉闷的声响,身后扬起一片尘土。

在漆黑如墨的半夜,他们终于赶到了锦州城下。

然而,锦州城早已紧闭城门,高大的城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威严冷峻。

吴三桂一行人突然出现在城下,那鬼鬼祟祟的模样,立刻引起了城门士兵的注意。

城门士兵大声呵斥道:“什么人?在这里干什么?”

说着一众士兵举起火把弓箭对着吴三桂等人。

那声音中带着警惕与威严,在城墙上回荡开来。

吴三桂抬起头,朝着城墙上的士兵喊道:“我是宁前道游击吴三桂,刺探军情,现在要上报孙承宗孙督师。”

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潜行而略显沙哑,但依然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气势。

城门士兵听后一愣,面露疑色,因为吴三桂他们一行人没有穿着明军盔甲,也未佩戴明军武器,实在难以辨认身份。

吴三桂见士兵不信,顿时急眼了,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大大的,怒骂道:“他娘的,老子一个游击将军还要受你的盘问,耽误了军情,要你的脑袋!”

他一边骂着,一边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守城士兵一听,心中害怕起来,脸上露出了些许怯懦之色。

嗫嚅着说道:“夜晚禁闭这是督师的命令,既然你是吴三桂,那你一个人进来。”

吴三桂心中权衡了一下,想想也行,便咬了咬牙答应了,毕竟是军令在前,士兵也没有违规。

于是他转过头。

对着手下们吩咐道:“你们暂且在城外等候,我去去就回。”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与信任,让手下们心中稍安。

随后,他整了整衣衫,大步朝着城门走去,那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坚定。

深夜,锦州城中,夜色深沉如墨,孙承宗的居所内一片静谧。

虽已请辞,然廷文未达,他仍滞留于此。

此时,侍从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那轻微的脚步声在寂静中却也清晰可闻。

侍从靠近床榻,轻声禀报:“大人,宁前道卫所的吴三桂打探军情,前来向督师禀报。”

孙承宗于睡梦中被唤醒,却不见丝毫惊慌。

他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透着历经沙场后的沉稳与冷静,仿佛对这种半夜被扰之事早已习以为常。

毕竟,一生征战,无数个紧急军情的夜晚铸就了他如今的从容。

他目光平和地看了一眼侍从,没有丝毫犹豫,心中深知吴三桂此时前来所报之事必然事关重大。

当下,他便决意起身。

孙承宗坐直身子,侍从赶忙上前服侍。

只见侍从动作麻利地拿起一旁的衣物,先为孙承宗披上一件保暖的披风。

接着仔细地为他系好衣带,整理好领口与袖口。

孙承宗配合着侍从的动作,微微抬起手臂,挺直脊背。

他的面容平静而专注,思绪已飘向即将得知的军情之上。

穿戴整齐后,孙承宗轻咳一声,问道:“可知是何事?”

他的声音虽因刚睡醒而略带沙哑,却依然有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侍从恭敬地垂首,轻声回应:“事关军事,卑职不敢问。”

孙承宗微微点头,对此回答并未有丝毫不满。

他深知侍从的职责与分寸,也理解在这等军事机密面前,侍从确实不宜多问。

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侍从退下,随后便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大堂走去。

孙承宗神色凝重,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思索。

他深知此刻辽东局势的紧张与复杂,每一个军情都可能关乎万千将士的生死、关乎大明边疆的安危。

他的脚步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局势的忧虑与对责任的担当。

走过回廊,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一道修长而坚毅的身影。

进入大堂,孙承宗径直走向主位,缓缓坐下。

他的坐姿端正,脊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搭在扶手上,目光直视前方,等待着吴三桂的到来。

此时的大堂内,寂静无声。

唯有孙承宗沉稳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为即将展开的军情汇报奏响前奏。

那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压抑而又充满了未知的紧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