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3(2/2)
“现在田地兼并问题不显,百姓多少有些田种,但这是在大乱之后,可如果我们现在不加以解决,那么几十年后,这个问题就会成为大问题,到时中原土地兼并会更严重,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或无地可分,无田可种。”罗成道。
“圣人考虑的长远。”
魏征问,“前线打仗,后方移民,这事情办好了,确实能让大秦安稳三百年。不过百济交给长孙无忌,怕是有些担子重吧,毕竟他不是武将,虽加宣抚使职,但某以为,还是当派几员猛将给他。”
皇帝笑道,“朝鲜不缺猛将,就说王君廓、柴绍、王伯当还有宇文承都等,哪一个弱了,再有席君买等也是一干后起之辈。”
“朕已经决定任王君廓为熊津郡太守,任命柴绍为德安郡太守,席君买为东明郡太守,另授刘仁轨为德安郡丞,宇文承都为东明郡丞,以高士廉为百济道按察使,再加上以单雄信为百济道都督指挥使,这个阵容已经够镇住半岛上,加上安东道的徐世绩,足够了。”
魏征等不由的点头,这个阵容确实很豪华。
王君廓虽说之前被贬,可毕竟以前确实是员开国大将。柴绍和王伯当、宇文承都等都是猛将,而席君买和刘仁轨都曾是羽林郎,也是打出来的骁将。
“对新罗要出手吗”
“暂时不急,先把百济故地整平了再说,朕计划三年内,把一百万百济上中层全都贬为奴隶,运到中原来为奴,这三年,要把起码一百万中原汉人移民到百济,等这一百万人口到位了,则百济故地很快就会如辽东和安东一样,成为我大秦安稳的疆土,成为我大秦又一座粮仓。”
安东和辽东各驻有一万二的府兵,而百济道将增加到两万四千驻军,三道有四万八千驻兵,完全足够威慑高句丽和百济余孽,也能震慑住新罗和东瀛还有那些靺鞨部落了。
百济两万四千府兵进驻,到时就会有不下十万家眷移民百济。朝廷再从百济底层百姓中挑选出四五万壮丁做为协助军,能很快建立起新秩序来。
对于百济那边,宰辅们倒是放心了,可是对于林邑这边,对于把局面交给李世民,他们还是多有些不太放心的。
“林邑也并不是交给李世民一人,北面还有广南道继续推进南下,更何况,日落郡还有位老杀神镇着呢。”
日落王罗艺。
众人想到这位宗室名将,倒是也都不由的点头,罗艺的威名可是实打实杀出来的,当年征讨辽东,诸路溃败,也就罗成罗艺叔侄两个不败反胜,打出了威名。
先前罗艺在日落国对真腊蛮,已经是连战皆捷,打的真腊蛮不敢再越过大江了。
有这位在,林邑那边确实没什么好太过操心的。
皇帝计划是在林邑那边给李世民一万兵马,然后在日南郡这边北线,放上两万六千兵马。
大家悄然大悟,原来主战场是在日南郡啊,那么说李世民其实只是个诱饵了
至于为何不直接让罗艺挂帅,众人心里想着估计还是如先前一样,皇帝不到最危急时候,现在是不会轻易动用宗室的这几位大将军王了。
日南郡集结两万六千精兵,再有南海舰队进驻岘港的话,确实稳了。既不用担忧林邑国王范头黎,也不用担心林邑太守李世民。
军事上其实不用过多考虑,都只是一两万的兵马,这等规模的战事,大秦随便派一位大将就够了,真正值得朝廷担忧的,还是这移民的事情。
要在几年时间里向百济移民一百万汉民,可不容易。更何况,不仅仅是向百济移民,还要向琉球移民,向海参崴移民,向林邑移民,向广南向云南向广东广西向西山向安西等各地移民,还有黔中剑南等等诸地。
“朕认为,还是应当把任务分下去,各位宰辅们各自包干。”皇帝还是比较喜欢责任明确,这样大家做起来事也不用推诿扯皮,谁干好谁干坏一目了然。
第1411章倭国女王
“圣人,臣以为不如还是搞对口移民,比如从河北移民到辽北,从山东移民到百济,从淮南移民到林邑,从湖北移民到剑南,从湖南移民到黔中,从江西移民到西山。从关中移民到安西”
这样对口移民,无疑能让操作更集中更简单一些。
而且这样同一地移民到一地去,也能让移民们在新的家乡更快适应起来。
这样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确实更容易调动资源,节省人力物力。
“这个主意不错,那就由一位宰相负责一对地区的对口移民,全权挂帅负责,下面两道三司使全力配合。”
会议的气氛很不错,罗成喜欢这种御前会议,他也不会在会议上务什么虚,都是目的明确,每次会议前都有确定好的主题,甚至提前通知了参会的大臣们,让他们早做好了功课。
因此会议时,大家都是直奔主题,有事说事,直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那里争论扯皮。这种高效的议事规则,其实就跟后世时公司开会一样,都讲究效率。
商议完了最重要的几个议题,最后才顺便提起封禅之事。
关于泰山封禅仪式,已经准备的都差不多了,现在就等那个选定的吉日了。
如今泰山下,已经聚集了几十万人。
四方八面的藩国,都是极为重视,各国国王,能来的都来了,哪怕实在有生病或年迈的,也都派了自己的太子前来,没有一个敢大意怠慢。
“倭国女皇带着摄政厩户皇太子、执政大臣苏我马子已经在青岛登陆,正日夜兼程赶来。”
“新罗国王金白净已经带着侄女和侄孙金法敏到了承天府。”
倭国推古女皇是来赔罪的,之前几次派使者前来谢罪求和,结果都没得到秦天子原谅,倭国上下又听闻秦国传言倭国有大银山大铜山,准备出兵来伐,于是吓的也顾不得内斗了。
本来明德太子跟老丈人苏我马子斗的水深火势,这时也都坐下来一起商议对策。
最终,倭国最高的摄政和执政达成一致,奉请女皇亲至大秦参加封禅仪式,亲自面请秦天子原谅倭国。
四个女儿都嫁为皇妃的苏我马子,在倭国已经执政大权几十年,历经了四任天皇的苏我马子,甚至精心挑选了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儿出来,请女皇册封其为倭国公主,然后带着西海来秦,想要行美人计。
在上一次的战争中,倭国是真真实实的认识到了中原大秦的实力。
原本以为,中原只是地方大点,但隔着大海,来朝鲜争雄,肯定实力难以施展,谁料到,隔着茫茫大海,大秦的实力依然强大的让倭国颤抖。
仅是一群武装商船队,就已经打的沿海倭国豪强们不敢出门了,只能龟缩于堡垒之中,任由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