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四)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四)(1/2)

目录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呆萌地跑过来,眨巴着大眼睛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那个阳明中风,口苦咽干,究竟是个啥情况?为啥人就会这样呢?”

张仲景仙师看着他那副求知若渴又略带迷茫的小表情,心里不禁暗笑,这孩子,真是对中医又爱又怕啊。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故作高深地说:“嘿,小家伙,这阳明中风啊,可是一门大学问。你得先想象自己是个古代大侠,身怀绝技,但某天不小心被风吹了一下,嘿,这可不是普通的风,这是带着阳明之气的‘风邪’哦!”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哇塞,阳明之气?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是不是跟九阳神功似的?”

张仲景仙师差点没忍住笑出来,这孩子脑洞真大。“咳咳,虽然没那么夸张,但阳明之气确实是咱们身体里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主要负责消化、吸收,还有让身体热乎乎、有力气的活儿。阳明经要是受了风邪,那可就不妙了。”

“不妙?会怎样?”小弟子紧张地问。

“哈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阳明中风的人啊,首先会觉得口苦,就像吃了没洗干净的苦瓜一样。为啥呢?因为阳明经跟肝胆相表里,肝胆郁热,胆汁上泛,嘴里自然就苦了。然后呢,咽干,感觉喉咙里像有把小火苗在烧,喝水都不解渴。这是因为风邪把阳明经的津液给吹跑了,喉咙得不到滋润,自然就干了。”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摸了摸自己的喉咙,好像真感受到了那股干燥。“那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又是咋回事呢?”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这问题还真不少。腹满啊,就像是肚子里装了个大气球,鼓鼓的,不舒服。这是因为阳明经受阻,气机不畅,食物啊、气啊都堵在那里了。微喘呢,就像是刚跑完马拉松,气喘吁吁的,其实是肺气不宣,呼吸不畅。发热恶风嘛,就是身体有点发烧,又怕风吹。这是因为正气在和风邪打架呢,正气想赶走风邪,风邪又赖着不走,两股力量在体内较量,身体自然就热起来了。至于脉浮而缓,那是中医诊断的术语,简单来说,就是脉搏跳得比较快,但力气不大,像是跑累了的样子。”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突然眼睛一转:“师父,那要是这时候给病人下药,会怎么样?”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故作惋惜地说:“哎,那可就不妙了。阳明中风,本来应该用解表散寒、清热生津的方法来治疗。但要是医生心急,以为病人肚子胀是实证,就给用了泻下的药,那就糟糕了。病人本来正气就不足,再一泻,正气更虚了。肚子会更胀,小便也排不出来了。这就像是你本来力气就不大,还让你去搬个大石头,你搬得动吗?搬不动吧,反而把自己累趴下了。”

小弟子一听,吓得连连摇头:“太可怕了!那阳明中风到底该怎么治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治疗阳明中风啊,关键是要看准时机,用对方法。如果病人发热、恶风、脉浮这些表证比较明显,那就要先解表,把风邪赶出去。可以用桂枝汤啊、麻黄汤啊这些解表的药。等表证解了,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用白虎汤啊、承气汤啊这些清热生津、泻下的药。但记住啊,一定要辩证施治,不能一刀切。不然,就像我刚才说的,会把病人治坏的。”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师父,你真是太厉害了!中医原来这么有趣啊!”

张仲景仙师欣慰地笑了笑,心想:这小子,总算是入门了。于是,我又趁机给他科普了一下阳明经的重要性:“阳明经啊,可是咱们身体的‘大粮仓’。它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变成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所以,阳明经要是出了问题,那身体可就要遭殃了。不仅会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导致各种疾病。所以啊,咱们平时一定要保护好阳明经,别让它受风邪侵袭。”

小弟子听得连连称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师父,那阳明中风跟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呢?”

张仲景仙师叹了口气,说:“这个问题问得好。现代人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啊,都会损伤阳明经。就像是你天天不给粮仓添粮食,还天天从里面往外拿东西,粮仓早晚得空啊。所以啊,要想避免阳明中风啊,就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吃饭、睡觉、锻炼。这样才能让阳明经健健康康的。”

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好奇地问道:“仙师啊,我这心里头一直有个谜团解不开,您能给我讲讲阳明病的那些事儿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髯,仿佛在说:“这小子,求知欲还挺旺盛的嘛!”于是,他慢悠悠地开了口:“小弟子啊,你问得好啊!这阳明病啊,可是中医里头的一个大学问呢!”

“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咱们中医啊,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阳明病呢,简单来说,就是阳明经上的病。阳明经啊,就像咱们身体里的一个大锅炉,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啊、喝进去的水啊,都烧成身体能用的能量。”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在说:“哇塞,这么神奇吗?”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道:“对啊!阳明经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热闹了。它有两个主要表现,一个叫中风,一个叫中寒。这怎么区分呢?很简单,就看你能不能吃!”

“能吃?不能吃?就这么简单?”小明子挠挠头,一脸疑惑。

“哈哈,你可别小看这能吃不能吃,这里面学问大着呢!”张仲景仙师笑道,“要是你得了阳明病,还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胃口好得不得了,那恭喜你,你这是阳明中风。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啊,这说明你身体里的阳气还足,火力还旺,虽然阳明经出了点小状况,但还能正常运作,把食物转化成能量。”

“哦~原来如此!”小明子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但是啊,要是你得了阳明病,却啥都不想吃,看到食物就犯恶心,那可就麻烦了。你这是阳明中寒啊!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啊,这说明你身体里的阳气不足,火力不够旺,阳明经这个锅炉啊,烧不起来了。食物进去,根本转化不成能量,反而成了负担。”张仲景仙师解释道。

小明子一听,吓得直缩脖子,仿佛在说:“妈呀,我可不想得阳明中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