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 > 第74章 善养篇

第74章 善养篇(1/2)

目录

白话文翻译

雷公向岐伯问道:“春季的三个月被称为‘发陈’(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夏季的三个月被称为‘蕃秀’(万物繁茂壮秀的时令),秋季的三个月被称为‘容平’(万物形态平定,果实成熟的时令),冬季的三个月被称为‘闭藏’(万物蛰藏的时令),天师在《四气调神大论》中已经详细记载了这些内容。然而,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疾病就不会发生;不顺应四季的变化,疾病就必然会发作。那么,所谓的顺应四季变化,是指顺应阴阳变化的时令呢,还是指调节人体自身阴阳之气呢?希望您能详细地给我讲解一下。”

岐伯回答说:“你问得很有见地啊!调节人体阴阳之气,关键在于人自身,而不是时令本身。春季的三个月要调节木气,调节木气也就是顺应肝气。夏季的三个月要调节火气,调节火气也就是顺应心气。秋季的三个月要调节金气,调节金气也就是顺应肺气。冬季的三个月要调节水气,调节水气也就是顺应肾气。如果肝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春季的气候特点,少阳经相关的疾病就会随之出现。如果心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夏季的气候特点,太阳经相关的疾病就会出现。如果肺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秋季的气候特点,太阴经相关的疾病就会出现。如果肾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冬季的气候特点,少阴经相关的疾病就会出现。由此可见,四季的阴阳之气怎么能不调节呢?然而,调节起来确实很难,因为人体的阴阳之气不容易调节平衡,所以人们才会经常生病啊。”

雷公又问:“人既然已经生病了,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

岐伯说:“人是以胃气为根本的,当四季的阴阳之气调节失常,导致疾病发生时,仍然要从调节胃气入手。只要胃气调节好了,脾气自然也会得到调节,脾气调节好了,那么肝、心、肺、肾的功能也没有不顺畅的了。”

雷公接着说:“在疾病发生之前,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养阴阳,这方面的知识怎么能不讲究呢?”

岐伯说:“阳气以阴气为根本,阴气以阳气为根本,养阳就要从滋养阴气入手,养阴就要从滋养阳气入手。用阳气来滋养阴气,用阴气来滋养阳气,重要的是要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进行调养,这样的话,还有什么邪气能够侵犯人体呢?闭上眼睛,闭上嘴巴(避免外界干扰),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和肾,养阳的时候就将口中的津液漱出后送入心中,养阴的时候就将口中的津液漱出后送入肾中,没有其他特别的方法了。”

雷公说:“说得好。”

天老接着问道:“只要阴阳之气不违背自然规律,人就不会生病,那么养阳养阴的方法就仅仅是调节心和肾吗?”

岐伯回答说:“《内经》这本书中,记载的都是养阳养阴的方法啊。”

天老又说:“阴阳的变化是没有固定规律的,那么养阴养阳的方法又怎么能一成不变地去执行呢?”

岐伯说:“您说得非常好啊。对于一些特殊和复杂的疾病,必须要用特殊的方法来治疗。提前调节心肾,是在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阴阳的调养。然而,疾病发作急的时候不能延缓治疗,疾病发展缓慢的时候也不能急于求成,这也要看具体的病情来决定。所以,不适合发汗的情况就不要发汗,这是为了养阳;适合发汗的情况就及时发汗,这同样也是为了养阳;不适合泻下的情况就不要泻下,这是为了养阴;适合泻下的情况就大力泻下,这也是为了养阴。难道养阳养阴就只注重补法而不注重攻法吗?在补法中运用攻法,这才是善于运用攻法;在攻法中运用补法,这才是善于运用补法。攻法和补法同时使用,养阳的时候不损伤阴气,养阴的时候不损伤阳气,这样才可以说是善于调养阴阳的方法啊。”

天老说:“说得好。”

陈士铎说:“这篇关于善于调养的论述,都不是泛泛而谈的内容,在运用攻法和补法的时候,不能随意使用啊。”

幽默风趣解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