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选贤任能(2/2)
台下的呼延祁都快看傻了,两家毗邻,他真不知道这个好邻居是何时攀上的高枝。
不过,心中又是暗自窃喜,皇甫信至少是个实在人,既然他能搭上线,自己也有了条路子不是。
“皇甫公谬赞。”
姜瑜只能笑呵呵地陪他继续做戏。
“然则羌贼此番得胜后,气焰更盛,将军既然召我等前来,必然是有方略相告,将军直言便是,吾郡中上下,必然配合。”
皇甫信说罢,台下开始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朱墩带头,一应校尉齐齐上前怒视,场面又安静下来。
姜瑜欣慰地看了看皇甫信,回头说道:“诸位,安定郡被羌贼清洗一空,眼下六个县,一个县令都没有,只有三个游徼而已,郡中官员更是逃散一空。
这如何能够抵御羌贼,安定民生,而庙堂高远,此时通信又不畅,故此,本将首先要做的,便是选贤任能,委任官员,当然,所有官员都是暂代,吾会将奏疏呈于雍州牧、广平公,亦会呈于庙堂。”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炸开了锅,来的都是有名有姓,有些地位势力的,有些族中还窝藏着逃散回去的官员,但这是实实在在的一郡之官员呐,县令都有六个之多。
“静一静,本将还未说完!”
场下所有人立刻闭嘴,伸长脖子仔细倾听。
“此次,本将欲从尔等百人之中,推选六个县令、六个县主簿,鉴于战事,每个县再配一名县尉,主县中兵事,县中其余的官员,由此三位主官自行选取,而后报于郡中即可。
至于郡中,郡守、主簿、主记室、文学掾、郡尉等,皆虚位以待。”
这下,场内又一次炸开了锅,此时的制度,满一千户的县,编制职吏五十三人,散吏十二人,满五千户的郡国,则职吏六十三人,散吏二十一人。
就算安定郡小,又遭兵祸,战时不一定需要这么多官员,但这个蛋糕,当真是太大了,大到他们这些人,很可能人人有份。
“安静!”
“至于如何推选,当下抵御羌贼为全郡头等大事,必然是以此为准,谁能更好地抵御羌人,谁就能为官!
当然,本将丑话说在前头,既然做了官员,便要受吾的监督,第一条,便是不能害民,再者,两个任务,抵御羌贼为先,恢复生产在后。
半年后,郡中会派人考核诸县,不能胜任者,降职罢黜,若有作奸犯科者,定斩不饶!”
姜瑜话音刚落,权宣吉又是一个眼神,皇甫信连忙上前,拱手行礼,高喊道:“我安定皇甫氏,愿为将军献上粮草一万石、良马千匹、还有丁壮一千人,以感恩将军,以抗击羌贼!”
“好,好哇,皇甫一族果然世代忠良,依本将来看,皇甫公可以暂代安定太守之职。”
此言既出,场内众人都被皇甫氏的手笔所震惊,安定郡是偏僻穷地,一口气就拿出这么多,也只有皇甫氏有此底蕴了。
唯独呼延祁很是开心,他知道皇甫氏养马的规模很小,根本拿不出那么多,而自家就是养马大户,这个皇甫信,看来早就惦记上自家了。
众人只稍稍发愣,立马争先恐后地奉献起来,他们马上意识到,主官手下,还有很多职吏、散吏可以自己做主,大方些,不一定吃亏。
“排队!排队!排队在我这里登记!”
赵焕大喊道,他早早就令几个书吏铺开纸笔。
百多人,四五个书吏,单独登记,除了皇甫氏的奉献,其余每个人都秘密登记,没人知道其他人到底登记了多少,这让所有人,又心焦起来。
不到一个时辰,吵吵嚷嚷之下,终于登记完毕,赵焕立刻带人开始着手统计。
姜瑜继续起身说道:“官职之事,赵长史统计过后,即刻就会公布,诸位暂且等待。
正好,本将再说一说军略!”
众人又竖起耳朵,这更是要命之事。
“本将之军略,也很简单,本将会将诸位派出的部曲壮丁,分散在各县之中,由本将麾下部帅负责训练、指挥。
尔等之中,游牧部族,可以将族中老弱置于县城、坞壁之中,但见羌贼军伍,远离即可,但有通风报信之责,战时若有征召,也必须上阵,上阵者,头人可根据部众多寡,册封军职。
当然,本将不会刻意让尔等送死,划分战利品时也不会少了你们,这一点你们可以去打听。
至于坞堡主,羌人若来,有三个职责,一来,立即点燃狼烟烽火报信,二来,必须无条件收纳附近百姓前去避难,三来,谨守待援即可。
关于此策,尔等可有异议?”
等了半刻,终于有人颤巍巍地说道:“敢问将军,若羌人大军来犯,如何应对?”
“羌人大军,自有本将处置!
你们来时,应该看到过本将军营,羌人军容如何,本将麾下将士如何,汝等应该明白!”
又有人提了一些小问题,姜瑜一一作答,不多时,已是太阳西斜。
赵焕总算拿着一卷誊写整齐的竹纸,呈到姜瑜手中。
姜瑜缓缓打开,当先便是众人奉献的总计。
粮草三万多石,马匹近三千匹,丁壮四千,至于零零散散其他器物,姜瑜再未细看。
这一波战争红利,他已经吃进肚里。
人事即政治,他委任了官员,无论苻熙还是庙堂已经没有批驳的能力,事实上,安定郡已经摆脱雍州辖制,可以划入秦州了。
于是,继续展开,宣读了官员的任命。
鹰扬将军如此诚心,台下得了官的,不住拜谢欢呼。
姜瑜心中却并没有多少欣喜,因为他明白,这几乎是最糟糕的选官方式,但他又能怎么办呢?
姚苌马上就到,安定郡里确实一片空白,不说治理地方要依靠官吏,守卫地方,也不能缺了他们,他要分兵守卫各县,又要集中精锐,兵力当真不足,只能依赖地方。
秦州一时半会又拿不出这么多官吏,即使能拿得出,素质如何且不必说,又如何能得到安定豪右的支持,这个时代,当真是缺了地方豪右的支持,什么事都做不成!
至于自己培养,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罢了,他军中都是人才奇缺,更不能将珍贵的人才,随意撒在地方上。
暂且如此,等安稳了,再慢慢改制吧。
想到此处姜瑜起身致谢后,转身离开,权宣吉作为此次大会的组织者,开始上前安排晚间宴席。
残阳如血,映照得天地间一片橘红之色,安定之战的血迹方干,远处的麦田却在疯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