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马冰河十六国 > 第90章 选贤任能

第90章 选贤任能(1/2)

目录

安定县,城破第三日。

此前召集的安定郡内大大小小的汉人坞堡主,还有部族头人,悉数到场。

汉人坞堡主自不必说,姜瑜治军严整的名声早就传遍关中,在安定郡这半个多月,他们也是亲眼目睹,除了索要粮草,当真秋毫无犯,行军时也不会踩踏农田。

至于胡人部族,姜瑜已经明发将令,不来的直接按照附逆论罪,人人得而诛之。

县内一处寻常食肆前,一伙人风尘仆仆地跳下马,领头的几个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叫嚷道。

“店家,热乎的羊汤泡饼,给俺们每人来上一碗,记住,加肉加饼!”

“好嘞~您稍候~”

跑堂的伙计赶忙应和,又小步跑过来,三两下收拾好一张桌子,抹了两下。

“各位贵客,实在对不住了,今日小店客人实在太多,眼下只有这一张桌子空闲,还请屈尊。”

“腹中饥渴,汝赶紧上吃食就是,我等自己寻地方。”

那为首的胡人大手一挥,很是豪爽。

这样着急忙慌的远来之客,在眼下的安定县中,并不稀奇,只不过,队伍之中,明显是一半胡人,一半汉人。

“皇甫公,听闻那鹰扬将军很是年轻,此番召集全郡豪族,所谓何事啊?”

对坐的中年汉子,身材很是魁梧,穿了一件单薄的戎服,腰带上,左侧悬挂着环首刀,右侧佩戴一块青色玉佩。

闻言轻笑一下,说道。

“呼延兄,汝铁弗部纵横河西,大不了返回上郡就是,有何担心。”

“哎呀,我的皇甫,吾大父的父亲,就已经带着族人在安定郡安家落户,咱们这么多年的邻居,就别拿我说笑了,上郡那地方太冷,我才不去。你们汉人不是说什么……”

“故土难离。”

“对对对,故土难离,所以啊,皇甫公切莫藏私,与俺说上几句实在话,下午就要去将军府开……开会,俺们胡人没有多少见识,可别在将军面前丢丑啊。”

提到这位突然崛起的鹰扬将军,呼延祁多少有点畏惧,半月之内,三战三捷,几万羌人,像是泥塑的一般,一路而来,他们远远望见过那座快要封顶的京观。

皇甫信如何不知这位老邻居的心思,虽然两家多年以来,也是大矛盾没有,小龃龉不断的状态,但既然能结伴至此,也只好提点几句。

“放心吧,呼延兄既然能来,将军必然不会害你,鹰扬将军之名,传遍关中,都知道他只痛恨那些害命之贼,你我又不曾跟随羌人作乱,有何可惧?

整个安定郡,被羌人掳掠一空,依我看来,将军必然是想安民,再者,你知不知道?”

皇甫信突然放低声音,呼延祁连忙附耳过去。

“知道什么?”

“陛下大败杨渠川,姚苌要卷土重来了!”

“神神秘秘的,我当是什么事,皇甫公啊,我怕的就是这个,你说这鹰扬将军刚刚经历大战,虽然全胜,但损伤一定不小,姚苌这个时候又要回军安定,我怕……”

“羊肉来啦!这是军中做法,安定郡仅此一家,各位慢用~”

跑堂的伙计拖着满满一盘子吃食,高唱一声,打断二人说话。

跑了一日多的马,众人早就饥饿难耐,此刻面对香气扑鼻的的清亮羊汤,也顾不得说话,呼噜噜开始吃起来,就连一向刻意保持风度的皇甫信也不能免俗。

百多个头人豪酋,县廨中当然容不下这么多人,好在天气晴朗,又未到炎热的时候,姜瑜选了城外一处空地,并未多做整修,只令亲卫用木板草草搭建了一处几尺高的木台,方便说话而已。

“诸位!”

姜瑜登上高台,一声大喝,方才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在刚刚取得大胜的将军面前,拿乔作势。

“诸位都是安定郡内,能数得上名姓的豪右,远道而来,甚是辛苦,本应让诸位休息以后,再来商议郡中大事。

可军情不等人呐,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姚苌在北地郡获胜之后,虽然突入关中,但并未久留,而是回师新平,眼下,已经直扑安定郡而来了,不瞒各位,我麾下的轻骑,已经在西南郡界,与羌人先锋接战。”

姜瑜并未美化局势,而是一五一十地当众说了出来,引得台下又是一阵嘈切之声。

“噤声!”

身后的朱墩向前一步,大喝一声,指挥了几场战役之后,朱墩渐渐有了几分大将之气,浑不似以前的小跟班,其魁梧之态,让台下众人心中一惧。

“羌人的作风是什么样子,你们也知道,在场的不少人,也领教过。

此次召集诸位前来,只有四个字,保境安民而已!本将对诸位的要求,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安定郡乃尔等乡梓之地,请诸位与本将一起,将羌贼拒之门外!”

姜瑜说罢,环视一周,见众人多少有些被他的直言所慑,于是沉吟一下,示意亲卫将姚兴、尹纬二人押上,指着二人又说道。

“我为大家做个介绍,这两位,年轻一些的,是姚苌的伪太子姚兴,先前是做过太子舍人的;年长一些的,便是天水尹纬,姚苌的右司马,先前为尚书令史,此二人,安定一战,被我军所擒获。

所以要本将说,羌人并不可怕,只要吾等同心协力,一定能将这群贼寇拒之门外!”

见姜瑜说罢,场面还是没有热闹起来,一旁的权宣吉立即向台下施展眼色。

午间刚刚吃了一肚子羊肉的皇甫信,立即前走几步,向台上躬身作揖道。

“将军在上,吾乃朝那县皇甫信,想代替乡人们说几句话。”

姜瑜见

“原来是前汉征西将军之后,还请上台说话!”

安定郡最有名望的,也就是皇甫氏了,其先祖皇甫规为凉州三明之一,官至护羌校尉,对付羌人,当是家传绝学。

皇甫规的侄子,皇甫嵩更是汉末名将,熟读《三国演义》的姜瑜自然是熟悉不过。

“将军解救安定于水火之上,吾代安定郡父老乡亲们,多谢将军,将军之恩,安定郡定然铭记。”

上台后,又对着姜瑜作了个长揖,台下也跟着行礼致谢,场面一时热闹起来。

“皇甫公请起,平定贼寇,是本将份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大礼。”

说着抬手扶起皇甫信。

“将军,抵御羌贼,是安定郡上下共同的心愿,只是此前姚羌势大,郡中官员或是逃散,或是附逆,吾等有力也无处用,如今有了将军,我安定郡上下,就有了主心骨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