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 > 第174章 来了

第174章 来了(2/2)

目录

秦良玉在一旁轻轻咬着下唇,她双手抱臂,目光中仍有疑虑:“大人,可若不出城探察,情报又从何而来?

大凌河距锦州四十里地,仅靠肉眼,根本无法洞悉后金的行动啊。”

她的眉头轻皱,眼神里满是不甘与困惑,明亮的双眸紧紧盯着杨嗣昌,期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杨嗣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转身走向营帐内的一个木盒,轻轻打开。

从中取出一样物件。他双手捧着,眼神中带着一丝得意。

向祖大寿和秦良玉展示:“二位将军不必忧心,且看此乃西洋望远镜,有了它,千米之外的景象皆能收入眼底。

这是本抚从孙元化那儿得来的宝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将望远镜递向二人。

祖大寿和秦良玉好奇地凑上前,祖大寿率先接过望远镜,他的眼神中满是新奇与疑惑。

双手略显笨拙地摆弄着,将望远镜放在眼前,四处观望。

他的嘴巴微微张开,惊叹道:“乖乖,这玩意儿竟如此神奇!”

他的表情从疑惑转为惊喜,眼睛透过望远镜不断扫视着远方,身体也不自觉地转动,试图看到更多的景象。

秦良玉在一旁看着祖大寿的模样,心中愈发好奇,她迫不及待地从祖大寿手中拿过望远镜,仔细端详一番后放在眼前。

她的眼睛瞬间睁大,脸上满是惊叹之色:“此镜真乃神器!敌军与援军的动向,有了它,定能提前知晓。”

她兴奋地说道,眼神中原本的疑虑已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对这新物件的喜爱与对未来战局的一丝期待。

杨嗣昌看着二人的反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双手轻轻抬起,说道:“二位将军,如今有了这望远镜置于城墙之上,我军便如同多了一双千里眼,总好过盲目地派兵出城探查吧?”

他目光温和地看着祖大寿和秦良玉,眼神中带着一丝安抚与自信。

祖大寿和秦良玉相视一笑。

连连点头,祖大寿爽朗地大笑道:“大人英明!有此神器相助,我大凌河城守军便多了几分胜算,末将这就去安排,将望远镜安置在最佳观测点。”

说罢,他抱拳行礼,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脚步轻快有力,显然心中的顾虑已全然打消。

秦良玉也微微欠身行礼:“大人,那末将也回营中,叮嘱将士们密切留意望远镜观测到的动向,随时准备迎战。”

她眼神坚定,英姿飒爽地转身离去,身姿矫健,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气。

商议已定,杨嗣昌挥了挥手:“诸位将军,各司其职去吧。务必坚守岗位,不得有误。”

众将领齐声领命,纷纷抱拳行礼,转身离去。

杨嗣昌望着将领们离去的背影,独自站在营帐中,久久未动。

随后,他再次拿起那份写好的军报,仔细检查一遍后,唤来信使:“此报事关重大,务必以最快速度送达朝廷,不得有误。”

信使接过军报,郑重行礼后,转身飞奔而去。

杨嗣昌望着信使远去的方向,喃喃自语:“愿朝廷能速做决断,解大凌河之围……”

皇太极深知大凌河城防御坚固,明军援军将至,故而并不急于攻城。

他骑着高头大马,在大军阵前巡视一番后,下令将营帐驻扎在明军大炮射程之外。

以避开其锋芒,随即开始精心部署围城之策。

后金营帐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皇太极站在大凌河城的沙盘地图前,身姿挺拔,目光坚定而深邃,犹如一只凝视猎物的苍鹰。

他身披华丽战甲,在烛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周围众将领皆屏息凝神,静待统帅发号施令。

皇太极微微抬起手臂,指向沙盘上的大凌河城,声音沉稳有力。

掷地有声:“此战之关键,在于围点打援。我军需稳扎稳打,耗其粮草,破其援军,方可制胜。”

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目光专注地聆听着每一个字。

皇太极继而转向诸将,详细部署作战任务:“着令众将士,于大凌河城四周修筑围墙、挖掘壕沟。

围墙需坚固厚实,壕沟要深且宽,此二者不仅可阻大凌河城守军突围,亦能断绝城外明军之支援,使其首尾难顾。”

说罢,他稍作停顿,眼神威严地扫视全场,观察将领们的反应。

见众将并无异议,皇太极继续下令:“佟养性,率炮营驻扎于锦州大道,设伏以待明军援军。

阿济格,领一万人马协同佟养性,务必将援军歼灭于途中!”

佟养性闻令,单膝跪地,抱拳领命:“末将领命!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其声音洪亮,充满自信与决心。

阿济格亦向前一步,昂首挺胸,大声道:“大汗放心,末将必与佟将军并肩作战,让明军有来无回!”

言罢,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羁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战斗的渴望与兴奋。

济尔哈朗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问道:“大汗,若明军援军众多,我军伏兵恐难以抵挡,是否需再调遣些兵力?”

他目光诚恳,语气谦逊,展现出对战争局势的谨慎考量。

皇太极微微点头,对济尔哈朗的提问表示赞赏:“济尔哈朗此虑甚是。然我军兵力亦需合理分配,先按此计划部署,若遇变故,再做调整。”

多尔衮则一直默默凝视着沙盘,此时开口道:“大汗,大凌河城内粮草储备虽多,但我军围城日久,亦需谨防其突袭运粮。

可遣小股部队,不时骚扰其粮道,使其疲于应对。”

他眼神冷静,面容冷峻,话语简洁而犀利。

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多尔衮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多铎,你率三千骑兵,负责截断大凌河城与外界的粮道,打乱其补给。”

多铎年纪虽轻,但身姿矫健,英气逼人。

他毫不犹豫地抱拳应道:“大汗英明,末将遵命!”言罢,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部署完毕,众将领纷纷领命而去,各自准备作战事宜。

营帐内,皇太极独自站在沙盘前,凝视着大凌河城的沙盘模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仿佛已看到胜利在握。

他深知,此役不仅关乎后金的军事扩张,更是他巩固统治地位的关键一步。

在这场智谋与力量的较量中,他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