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885章 光控相控阵雷达

第885章 光控相控阵雷达(2/2)

目录

不过,这种涉及到军队体系建设的问题相当敏感,常浩南自知不可能直接插手。

“所以目前的通行做法是,将相控阵天线划分为一系列的子阵,在子阵内部的单元继续采用移相器,而在子阵之间使用实时延迟线。”

王晓模一脸关切地问道。

事情的轻重缓急,他还是能分清的。

“感觉沈副师长的兴致不太高啊……”

“好久不见。”

“要是5年前的这个时候,咱们也能有现在这些东西的话,恐怕……改写历史都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不过,既然常浩南没有直说,那他也不准备强行刨根问底。

好吧,还没到最后。

一年半功夫过去,沈涛的肩膀上已经多了一颗星星。

他倒是没往雷达的具体技术层面去猜,毕竟常浩南虽然展示过信号处理方面的知识背景,但此前几乎没有插手过雷达本身的研发。

“浩南同志,你刚刚……是想到什么新的思路了”

“你知道,所谓相控阵雷达,其实就是用移相器控制波束进行的电控扫描,取代过去用机械结构控制天线阵面转动进行的机械扫描,所以才能获得极高的目标刷新率。”

俩人上次见面还是50周年国庆阅兵那会。

常浩南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实际上,在王晓模刚讲没两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起来,前段时间开研讨会的时候,霍鹏华曾经提到过一个相同的名词。

常浩南的思考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寒风打断了他的思绪。

96年那场海空大演习,时任4团副团长的沈涛自然也有所参与。

弥补信号相位差只是捎带手的。

“不过对于大型相控阵天线来说,划分子阵会导致视场内产生很多子阵级的栅瓣,造成天线副瓣升高,总之最后取舍出来的结果就是目前这种120°扫描角的单面天线,各方面性能都可以接受……”

而带队前来接机的,甚至还是常浩南的老熟人。

他当年确实是发愤图强了不假,但人的能力毕竟是有极限的。

“海航组织层面的一些琐事罢了,不必多提……”

只不过最后……

这句话不能算错,只是不完全对。

上一世的2003年,统一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部曾经遭到过裁撤。

搞定。

有些时候,保留一些好奇心或许更好……

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王晓模是工程院院士,职业生涯也基本都在解决工程应用层面的问题。

“不过,到这一步,仍然只是解决了目标刷新率的问题,相控阵雷达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探测能力,还需要具有足够大的瞬时带宽和扫描角度。”

至于常浩南……

不过,这倒也不很令人意外。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沈涛就主动切换了话题:

不过,至少目前是已经被光纤给取代了。

既然后者提到了“理论计算”,那很明显,刚刚说的灵感绝不是预警机发展路线这种大面上的事情。

听对方说到这里,常浩南才猛然想起一件事——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你们航空技术部门能提供更先进的装备。”

不过,沈涛的反应却是微微扯了扯嘴角,试图换上一个兴奋的表情。

第二天。

然后是研发人员和飞行员代表表态。

“沈副师长。”

各自预判到了对方预判的二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然后暂时结束了这个话题,并排向前走去。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再然后把挂着大红花的飞机从稍远处拖到仪式现场附近合影留念。

常浩南刚才在台上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对方,仪式结束之后当即走上前去打了个招呼:

沈涛很可能是在忧心这件事。

就连跟在旁边的张洪飚都觉得自己听懂了个七七八八。

常浩南点了点头:

“等我这次回去之后,在理论层面上计算一下,如果结果比较乐观的话,再跟王院士您讨论好了。”

沈涛。

“还有这种事”

沈涛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只是略显意外看了一眼旁边的常浩南,语气中总算带上了一些笑意:

“那这么算起来,美国人其实是亏大了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