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3(2/2)
罗成便对他道,“我老师已经又向我上了道乞骸骨的致仕表章,说年纪大了,身上伤病多,已经没有精力主持枢密院了。我本来想要强留,可据太子说,这段时间老师已经卧病不起,门都出不了,军医院长孙思邈奉旨前诊治,上奏说虽大碍,但不能操劳,得将养。”
皇帝有些感叹,张须陀也是当世之猛将,当年在河南,简直就是救火队长一样,扑灭了无数的农民军,曾经五骑万两万,几百破十万等,然则创下不败神话的同时,也终究是负伤无数,如今老了。
“我准备让宋帅接任枢密使,再把徐世绩从安东调入朝中,任枢密副使”
宋老生打仗本事未必很强,但他之前一直是罗成的副帅,资历老,也是开国元勋,现在张须陀离开枢密院,罗成便让他来接掌。
枢密院另两位副使周德威和程咬金,都是大将之才,但却并非名帅。其实论起来,最适合接任枢密使的应当是李靖,或是罗艺,可李靖还在岭南,现在岭南局势虽稳,但俚僚也并未真正归顺,朝廷还在酝酿着一波改土归流,离不开李靖这样的大将坐镇。
“那安东由谁来接管”
“王君廓如何这家伙本事还是挺强的。”
“臣坚决反对用王君廓掌安东道,圣人莫忘记此人先前曾谋反。”冯力士大声反对。
“那柴绍呢,他也有些本事。”
“不妥,柴绍原是李渊之人,虽如今归附也立有功,但时间未久,人心难测。”
罗成点了点头,又思考了其它人选。
“不如就调来整任安东道左都督,调段志玄任右都督,再调翟让任左布政使,调宇文士及任右布政使,调东莱太守牛方裕任安东左按察使,鸿胪寺少卿赵德楷为安东右按察使。侯君集任乐浪郡太守,杨师道任带方郡太守。”
冯力士注意到,原本徐世绩在安东,是任左都督兼乐浪太守,并加宣抚使衔的。可现在,来整只任左都督指挥使,并没有加宣抚使衔,也没有兼乐浪郡太守。
这意味着,安东道将重新回归到三司衙门各司其职的分权格局,不再有人加宣抚使或经略使等使职凌驾于其它三司使之上,也不再兼任太守,增重其权了。
这种变动,似乎也意味着皇帝认为如今的安东道,正式步入常态,已经没有必要再额外授权。
“臣马上召中书舍人前来草诏”冯力士道。
皇帝只是点了点头,重又把目光移到面前案上。
第1449章挖坑
漠北。
泥孰召集诸部首领们议会。
“天子封禅泰山,士马皆从,边境必虚。”
一众铁勒部落首领们,都沉默不语。要跟中原大秦开战,谁也没有底。可泥孰却再三煽动鼓吹,说天子故意支持回纥叛乱,若是他们不反击,则薛延陀亡国在即也。
最可怕的还是夷男,明明是他们薛延陀大汗乙失钵的孙子,指定的新大汗,可这家伙在中原为质数年,却留恋中原繁华和罗氏的公主不肯归国,更可恨的是,如今居然还帮着天子统兵来攻。
“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当趁此机会,集结兵马南下,越过大漠,趁夷男还未集结起军队,突袭讨灭他。”
连续数天的商讨过后,最终泥孰还是成功的让众首领通过了出兵的提议。
于是乃命其子分统同罗、仆骨等诸部兵马,合二十万,渡漠南,往屯白道川,突袭夷男。
对于这一战,泥孰与诸将说的是趁皇帝封禅泰山之际,主动突袭,狠挫背叛部落的夷男和秦边境守军,让他们无力集结深入漠北,勾连回纥征讨薛延陀,这是主动防御,而并不是进攻秦人。
这一战是要以打促和,让皇帝看到他们的实力,迫皇帝停止对薛延陀的欺压,故此这次集结二十万兵力南下,这是薛延陀汗国一部的兵马了,而且是择其精壮者。
至于进攻的方向,则是直指朔方的河套一带,准备是突入河套,击败秦军后抢一走就退回漠北,并不打算去碰突厥两任大汗都曾折戟沉沙的定襄马邑一带。
朔风寒冷。
塞北阴山白道川下。
大秦塞北九镇之一,武川镇。
此地原为北魏六镇之一,后荒废,秦定北方后,重新设立武川边镇,在原六镇基础上增设为九镇,西起河套五原的狼山,东到辽西口的燕山山海关。
漠北道经略使、左都督指挥使、郁都郡公罗克用正在听着斥候的禀报。
“结合锦衣卫、皇城司还有兵部职方司以及枢密院军情司发过来的情报,看来泥孰还真是已经发兵南来了。”
此次北伐副帅尉迟恭倒是毫不心慌。
二十万又如何
“圣人早已洞察到泥孰的狂妄,敕令北伐军队暂不北上,就据守九边,以逸待劳,令我等烧剃秋草,使其粮糗日尽,野无所获。”
皇帝虽然远在后方,可对于此战的大局却掌握的比他们前线还清楚。
甚至可以说,本来泥孰的这次南犯,其实完全就是朝廷故意引导的结果,这根本就是皇帝处心积虑的在挖坑设套等着他们来钻呢。
从皇帝让泥孰当小可汗,回去筹集彩礼开始,皇帝就已经在布局挖坑了,这一年多,各路情报人马,出入大漠,无数信息不断汇总南下。
边境上虽没增多少兵,但实际上早就在备战了。
“泥孰渡漠,士马必疲,夫用兵者,见利疾进,不利则去。今虏莽撞南来,我不与其速战,则其势必败。卿等勿与战,须待其归,方可击也”
皇帝的战略计划就是先故意示敌以弱,不急着跟他们接战,把九边外的草都给烧了,然后军队牧民百姓都撤入九边的要塞城堡之中,坚壁清野,待他们一路赶来,结果既不能沿途劫掠,又没草可喂马,让他们只能来攻堡垒要塞,而薛延陀这样的游牧军队,没有点准备,想强攻下坚固的城堡是不可能的,等他们进退不得,最终必然还是得撤退,那个时候,就可以出击了。
对于塞北防线,尉迟恭等秦将很有信心。
前有九镇布于阴山燕山之北,这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朝廷用以控制大漠以南,阴山以北这片草原的关键,有这些前出的军镇要塞在,才能支撑起对这片地区的控制,才能让朝廷的实际控制线直抵大漠南缘,不让漠北的草原部族可以在漠南站脚立足。
而紧接着九镇后面,是朝廷设立的第二道防线,位于山后。西面河套地区,以三受降城为核心,而在定襄这一段,则是以定襄、大利等城,东面则还有张家口等堡垒。
重点的代北一段,还有云中、马邑等这道外长城防线,后面还有雁门、楼防等内长城防线。
可以说,大秦的北疆防线,层次分明,层层布防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