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首页 > > 隋唐大猛士 > 分节阅读 631

分节阅读 631(2/2)

目录

“而如今呢,朝廷近几年也陆陆续续的修复了洛阳和长安的一些宫殿,其中所用民夫并不少,但朝廷却没有免费役使半人,皆是出钱雇佣,百姓来做工,自愿应募,吃住皆在工地上,每日还有工钱,从没拖欠过一人工钱,百姓以劳动换得工钱,补贴家用,每人都很高兴,无一人不满怨恨。”

“朝廷修复宫殿,改造城市,所费钱财,并不是直接使用国库之钱,而是通过商业的手段运作,最后双赢得利。就如长安城去年拆坊墙改街市,拆除旧坊墙,修排水沟、增添公厕浴室,增打水井等等,花费是不少,但最后把新建好的街市商铺,出售或出租出去,转手就回笼了开支,甚至还盈余了许多。”

后世的地方官员,谁都懂得城市经营,一座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体,经营的好,那只赚不亏。现在罗成也开始引用一些这种理念,把过去简单的行政手段,改成商业运营方式,如长安和洛阳这些代表城市,表现就还不错。

长安的街市改造试点,朝廷拆坊墙,改街铺,出租出售,自己成了土地出让者,土地开发商,最后又成了街市商铺管理商,赚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也正因长安的这成功,罗成年前把长安府尹升调御史中丞,几乎没有受到半点阻拦。他虽年轻,可政绩摆在那里。

罗成对于李纲这种有些食古不化的老儒其实很瞧不起,不过他的品德教育还不错,这也是他一直留着李纲为太子老师的原因所在,对自己的继承人,罗成知道他能力普通,但还是希望太子能够正派,品行端正。能力弱点没关系,皇帝会有宰辅们辅佐执政,但若是皇帝品德不行,那国家才会有大祸。

“李学士只看到了朝廷弄来了钱,却没看到这钱出自哪里,又流向了哪里。”

“学士可知何为税收”

李纲望向皇帝,“税收是朝廷的财政来源。”

“没错,可你却只说了表层,税收不仅仅是朝廷的财政来源,他更是治国之工具,他是财富分配,是天下安稳的根源,税收的本质就是公平公正,但这个公平绝不是公摊。”

一个朝廷得不得民心,能不能强盛,其实根源就在于其税制。

如隋朝一样,搞人丁税,这就是最落后的税制,看似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这必然导致国家根基的不稳。

税收本质是什么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这意味着穷人少纳税富人要多纳税,谁占据的社会资源越多,谁得到的财富越多,谁就得交更多的税。

隋朝反其道而行,两世而亡也就不稀奇了。

就根王莽篡位改制一样,他的亡也是亡于税制,王莽的税制更加是空中楼阁,所以他亡的更快。

“税即国家”罗成直接说出了四个字。

无税,就没有国家,一个国家要维持,必然要国民缴税。国家的体现,就是税收。就如明末时一样,朝廷只能对普通老百姓征税,官员、读书人都不需要纳税,甚至投附到他们名下的人,也一样免税免役,于是,大明实际上早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了。

他只能一再的对普通穷百姓加饷,最终结果就是农民起义,国家灭亡。

为何大秦立国后更改税制,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官绅一体纳粮。贵族官员可折钱代役,但绝不能免税。

皇帝可以给他们俸禄高些,甚至是门荫等特权,却绝不给他们免税之特权。

大秦税法的核心,便是财产税,而不是人丁税。哪怕你是一个奴隶,一个伎女,甚至是一个胡人,只要你在大秦的土地上,拥有财产,那么你就必然得要纳税,不过是纳多纳少而已。

“李学士,你其实可以多上上街,去询问一下这些民间百姓,问问他们,大秦与隋朝相比,哪个时候他们更幸福。”

论幸福感,罗成自信,立国仅六年的秦国,绝对比隋时更让百姓有幸福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312章虚位以待

罗成比其它皇帝都爱钱,那是他知道钱是国家运行的根本,没有钱,国将不国。而朝廷的钱,自然主要来自于税收,贸易仅是补充。

李纲被皇帝问的哑口无言,他不能红口白牙的说假话,说前朝的百姓过的比如今还好,哪怕是号称盛世的开皇年间,其实普通百姓的负担也是十分重的。

罗成不再理会李纲。

特意招李靖到身边跟他聊了起来。

今年正旦大朝会,岭南的李靖、安东的徐世绩、西山的苏定方、安西的程咬金都回来了,这几位也是如今大秦依然还在用兵的边疆主帅。

“年前枢密院新增了两个副使的位置,一个给了在安西胆大包天的程咬金,另一个本来打算给你,只是你说如今岭南还未安定,便把这位置先给你留着。”

李靖叉手谢恩。

“岭南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如今表面上算是暂时维持了安稳,可只是表象。”李靖对于岭南的局势,也有很大的担忧。平灭了宁长真等的叛乱后,表面上,朝廷在岭南是大扬国威,顺势把原来那些豪帅们的位置给夺了。

但实际上,也仅仅是由朝廷取代了过去宁长真等这些地方豪帅的位置而已,对更底层,依然还是没多大进展。

俚僚溪垌表面上倒是有不少归附还入了籍,可不过也是图朝廷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入籍后老人孩子每月能免费领到一些盐,再比如俚僚人入籍后孩子可到官学里读书,每月还给予钱粮补贴。

再比如入籍后的俚僚人可以均田授地,划给山林,发给地契等。

但就算是做了这些之后,李靖也面临着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那就是这些人哪怕是入籍之后,也一样不肯纳税。

不纳税赋,那么一切都是白扯,岭南官府也就无法真正的实际统治这些人。

就如刚才皇帝说的那句,税即国家。岭南官府连税都收不到,那还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