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隋唐大猛士 > 分节阅读 572

分节阅读 572(2/2)

目录

两个布政使在那里争个不停,反倒是两道的都督指挥使,却都不在场,冯盎和陈龙树这两位都督,李靖根本没让他们参会,因为朝廷本就是防他们,现在从广东调到广西任左右都督指挥使,还不给兼任太守之职,明显就是架起来不给实权的。

现在这场商议府兵布置的重要会议,当然不能让他们这些俚帅参与。

“要不按郡分,三道二十郡,七十二个营,一郡分三个半营。我们广西九个郡,应当分三十二个半营,就给三十个好了。”

丘和争的很卖力。

这个方案李袭志更不满了,广南道才四个郡,岂不是只能分十四个营才七千人,比先前分一个军还少五千人呢。

最后大家问李靖意见。

李靖其实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愿意直接说出来,他点了刘仁轨的名。

“刘羽林,你有何看法呢”

刘仁轨虽只是一名尉官,可毕竟皇帝的羽林郎,又在上次砍了冯暄首级,前途无亮的天子门生,大家都还是比较给他面子的。

“卑职以为,设立军府的目的,还是守疆卫边,镇遏地方。因此军府设立,最好是设立在边疆和内地关津险隘之地,以及重要的大城和港口等地。”

李靖拍着巴掌笑道,“果然不愧是天子门生,听说刘羽林在羽林宫就深得陛下看重,果然一语中的,军府的设立,确实是如此。我看我们也不要争什么一道一军,或是诸郡平分。咱们就按刘羽林说的,按需分配。”

重要的大城要编设军府,比如各郡的郡城,这肯定得驻扎,如南海城,桂林城、宋平城。还有一些重要的港口关隘也得驻军府,如岭南通往中原的五岭通道,自然得驻府兵。

再一个,如沿海的海阳潮州、海宁、海丰、宝安、新会、高凉、海口、三亚、钦江等这些沿海之地,肯定得驻营。

然后边疆之地,如广南四郡皆是边地,肯定也得多驻军府。

李靖等人围着岭南的沙盘,这里插一面小旗,那里插一面小旗,很快七十二面代表府兵营的小旗就插的差不多了,最后剩下十几面小旗。

“三道还得各在交通中心处驻几营,以快速机动支援四面。”

七十二面小旗插完。

“大家对于这些部署可还有异议”

一通商量,简单的调整了几处。

结果算下来,三道其实部署的军营都差不多,广东虽不是边疆,可海港和大城多,广西则形势恶劣,山险地偏。

七十二营的位置议好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大头。

岭南的秦军总共才万把人,现在要扩编到三万六千。这就意味着得有两万多的空缺,得另外招募补充。

谁都希望自己能多分点老兵,尤其是有经验的军官们,而刘仁轨他们那一百羽林郎尉官,和一千羽林军士官,立即就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了。

为了能够争夺这些优秀的尉官和士官们,这些人甚至直接开起了诱人的条件。

“刘羽林,来我广西,我表奏你为一营指挥使”

刘仁轨只是个尉官,按理就算从羽林宫完成三年受训,出去也顶多是个副都头或是任参军。

可现在丘和直接说要给刘仁轨授个营指挥使,那可是管五百人啊。

“来我广南,我不仅让你任营指挥使,我还让你兼任团司马,可以管几个营。”

一百个羽林郎尉官,全成了抢手货,营指挥使啊,营司马啊长史啊,起码也是都头。就连那些羽林骑的士官,都直接开出队头、副都头等诱人的职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101章珍珠玳瑁无用物

洛阳宫里。

李辅国还在海上飘着,但却让人快信先送往先往洛阳。皇帝看着李辅国的信,“李辅国忠心可嘉,但经验却还是有些不够。”

“怎么了,陛下”帮皇帝整理奏章的观音婢长孙昭仪问。

“你看李辅国,在岭南大肆抄没叛逆财产,然后弄了一百多船的东西正运来洛阳。”

“这是好事啊,朝廷如今不是正缺钱嘛,之前苏帅上奏,说西山刚设道置郡,但西山道路不通,城池未有,计划要修筑城池军堡和驿站,所需极大,请求拔款呢。安西的程帅也说对射匮的用兵还在继续,也一样需要钱粮犒赏将士”

普通人家开门七件事,盐米油盐酱醋茶,但对于朝廷来说,如此大的一个帝国,开销更巨大。

今年又是科举推行的第一年,全国诸道各郡都要朝廷科举考试,为了办好这科举考试,朝廷十分重视,计划拔下专款,用以各道郡科举之用,在各地修建贡院考场,还有给考生们准备学馆以备住宿休息。

从道郡县,再到京师,上下都要修贡院修学馆,这开销可不是一点点。

“钱财当然是好事,关键是你看这李辅国,他舍弃了铜钱和绢,嫌那些太重太占地方,于是全带的轻货。”

“陛下,轻货不是更值钱吗”

罗成于是只能给长孙上一课,告诉他钱帛是货币,而金银不是货币,虽然金银算是一种天然的货币,但这东西并不能直接流通。

更别说,珍珠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以及各种香料了,这些东西确实值钱,但本质上他们其实还是一种商品。

既然是一种值钱的商品,那就有量和价的商品。

就如合浦产的珍珠,这东西数量稀少,而且品质好,因此价格极高。但价高除了品质高,最重要的还是量少。

如果洛阳城里突然出现大量的珍珠,那这东西自然就要跌价。

就算是香料也是一样。

李辅国从岭南夺取的时候,他们本身是很值钱的,因为他们只是放在那些俚帅豪强们的手里,并不是在市场上流通,此时的价值是很高的。

可大半个岭南的这些珍宝香料等一下子涌入洛阳,皇帝若还要变现,那这些东西就会上市,供过于求,大量的存量必然导致超过需求,于是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于是买方就能不断喊跌。

在岭南值一千万贯的轻货,一下子聚集到洛阳,若短时间要抛出,那可能就只值九百万或八百万甚至是七百万贯。

而如果这些东西不变现,不流入市场出售,那对于朝廷来说,就只是一堆没有实际作用的好看的东西而已。

长孙氏似懂非懂。

“真会这样”

“是的,一定会的,这是市场规律,就算皇帝也干涉不了。得让李辅国停下来,不能马上把那些东西运到洛阳来,不然,那船上的东西得贬值许多,甚至连内库里的那些,也要贬值。”

长孙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