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8(2/2)
董景珍派人来迎,结果先看到了沈柳生率领的前锋大部。
沈柳生跟部下商议,觉得自己最先归附萧铣,功当第一,而此时巴陵郡中兵众而将多,实力还在他之上,到时入城后,谁肯位居他之下他便与部下商定,不如杀掉董景珍派来迎接他的部将,扣押其兵马,然后挟萧铣夺进取巴陵,如此一来,谁也别想坐到他头上去。
随后,沈柳生也是这样做的,他与萧铣兵马入城,董景珍等人自是大为不满,十分愤怒,请求萧铣杀掉沈柳生。
本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对萧铣是很有利的,毕竟董景珍等人又不是他的部下什么,只是起兵要借他的名头才迎他来。若是手里无兵无将,那入城后便就成了董景珍等人的傀儡了。
而现在有沈柳生这个被他亲自招降的贼首,带领着几万人马随他过来,这正好两边平衡,不管怎么说,沈柳生也能算是他的嫡系,两边平衡,他这个主公的地位就稳了。
偏偏萧铣犯了一个大错,他被董景珍等一干巴陵军将一请求,于是真就下令斩杀沈柳生。
沈柳生一杀,其部将几万人马,一夕之间散尽。
于是萧铣从此就彻底的成了孤家寡人,兵马大权尽在董景珍等人手上。
于是此后他虽被众人拥立为帝,设立百官,恢复梁制,可随后又被迫封董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生、许玄彻为燕王、万瓒为鲁王。
一口气封了八个异姓王,全都是董景珍张绣他们一伙的,没一个萧铣的嫡系心腹,此后诸将各统兵攻城略地,诸王各立山头,据守一地。
萧铣虽移都江陵,可实际上连一支真正属于他的兵马都没有。
发展到如今,八王手握四十万兵马,各拥数郡地盘,早就把自己地盘经营的跟个人封国一样。
而且这八王虽说此前也是府兵军校,可如今个个嚣张跋扈,擅兵横暴,对江陵的梁帝那是毫不放在眼中。
甚至大司马董景珍的弟弟为武卫将军,却因横行不法被萧铣斥责后,心一横,干脆想要杀了萧铣,事泄,他反被萧铣下旨召入宫中然后以身边近侍太监等杀死。
杀了董景珍的兄弟后,萧铣担心局势会越发难以控制,所以便干脆听取了身边一位文臣的建议,以休兵农耕为由,命令诸王解散兵马,诸王各只许留一万人马,其余兵马尽皆裁撤回乡。
第841章天子入洛阳
这道诏令一下,可以说是诸王皆大为不满。
尤其是董景珍,他亲兄弟被萧铣所杀,他镇守长沙,皇帝派人手书赦免他,却又要他解散兵马,然后招他回江陵,他只要是不傻,都明白皇帝没安好心了。
连八王都已经恼了,更别说杨士林田瓒这样本就不是其嫡系的后附诸将了。
“萧铣性情外表宽仁而内心疑忌,妒忌胜已者,偏偏却无兵马实权在手,之前不过是天下动乱,山南空虚,于是诸将才可以攻城略地无往不胜,短短数年便拥四十万之从,数十郡之地,如今中原已有王者出,萧铣却还搞出解甲归田这一出,这是做死啊。”
许绍此前率四郡投秦,萧铣派宋王去攻,结果却反而吃了大败仗,随后秦军攻房陵,又斩了东平王,可以说,梁国的虚实早就暴露的彻彻底底了。
“董景珍镇守长沙,张绣镇守巴陵,雷士猛镇守江夏,若是能说服这三将也一起归秦,功劳不小。”
“董景珍兄弟谋反被杀,萧铣现在要招他去江陵,我倒觉得可以去联系他,至于其余的张绣和雷士猛二人,暂时还看不清,这二人向来残暴,只怕未必愿意放弃这逍遥王爵之位。”
“那就先联系董景珍。”田瓒决定。
长沙郡。
董景珍正在忧心不安之际,接到了汉东杨士林的密信,看完后,董景珍咬牙切齿。
“萧铣老儿,安敢如此欺我乎若无我辈,他岂能称孤道寡,如今天下未定,却已经要诛杀功臣乎,既然如此,那就反了”
董景珍长的很魁梧高大,他府兵出身,本身也是洞庭湖边人,脾气向来暴躁。
其实他兄弟谋乱之事,也有他的意思,本来也不是真谋乱,只是因为萧铣的那道解甲归田令,令诸王十分不满,于是他便让兄弟故意搞点事情,敲打下皇帝。
谁知道,这个萧铣居然还有胆子把他兄弟骗入宫中杀了,如今还要来招他入京。
若仅是如此,他倒也不惧。
可现在他有消息从江陵传来,说皇帝听信谋臣建议,给镇守巴陵郡的齐王张绣密旨,让张绣派兵讨伐董景珍,并承诺攻下长沙之后,将长沙郡划给张绣,并晋张绣为尚书令。
有这好处,张绣动心了。
张绣与董景珍本就不是一伙的,最初董景珍等人是巴陵郡的校尉,而张绣一伙则是沔阳郡的府兵校尉,两伙人一起密谋举事,最后谁都不服谁,于是只好推出萧铣来。
现在董景珍镇守长沙郡,张绣镇守巴陵,双方实力相当。
“老子当初做这事,也是为了大家,现在张绣小儿,居然背叛我,既然如此,那就反了。”
当下董景珍立即回书杨士林和田瓒等,约好五郡一起举兵归秦。
中京,洛阳。
罗成称帝之后,第一次驾临东都。
上一次来洛阳,还是一次东征后回洛阳朝见天子。
一晃都已经六年了。
从河东一路南下的时候,沿途所见还好些,虽然大片田地荒芜,许多村舍毁弃,可总算各城池还能见到不少人。
但过了黄河进入河南地界后,却是触目惊心。
大片大片的田地长满了杂草,有些田地里甚至已经长了过人高的灌木树丛,这不是一年两年能长起来的,这起码是数年的荒芜所致。
道路边上,甚至有许多没有掩埋的白骨就露于野外。
有时一连上百里之地,都见不到一点人烟,所经的村庄全都毁弃,甚至好些城池都只剩下残垣断壁了。
“曾经最富庶的中原之地,想不到如今却是这么一副末世景象,白骨露于野,百里无鸡鸣,田地全荒芜。”
萧瑀骑着马在皇帝身旁,也不由的感叹。
“河东这几年虽贼匪多,可毕竟还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中原之地,先是贼乱不断,再又有杨玄感叛乱,此后又有李密,再有王世充,不知道打了多少仗。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只能逃亡。”
连绵不休的匪患兵灾,再加上拉网式的掠夺征派,以及摊逃,然后便是因水利失修导致的几次黄河决堤水灾,再加上差不多三五年一次的大旱,使得中原的百姓确实活不下去了。
要么被裹胁入了贼军,要么被征入了官军中,要么就加入了逃荒大军。
“中原河南之地,曾经一郡便有二三十万户人口,拥有一二百万口人,往来商贩更是络绎不绝,何等的热闹啊,可如今,却只有一片荒凉了。”
温大雅做为罗成的翰林学士,向皇帝奏报道,“据现在河南诸郡初步统计的数字,不少郡只剩下了万把户,甚至有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