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隋唐大猛士 > 分节阅读 422

分节阅读 422(2/2)

目录

而刘武周紫色补子上绣的却是斗牛,这是类似于蟒的纹,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斗牛服不在诸品补服之内,为天子赐服。

斗牛服补子是蟒首牛角,头上双角向下弯曲如牛角状,一般三品以上大员立下大功,方才能得到天了赐服。

此外赐服还有飞鱼服,则是赐给武将,

飞鱼服也类似蟒袍,飞鱼类蟒,亦有二角,龙头鱼身而有翼,眼之不畏雷,因此它被指为具有雷神的神性和神力,故皇帝以飞鱼服赐给三品以上有功武将。

斗牛和飞鱼服虽不是蟒袍,但因为类似蟒,所以比标准的文武各级补服都更尊贵。

罗嗣业是皇帝兄长,又是手握一镇重兵的定襄节度使,自然是身着九蟒袍。而罗思摩虽说现在仅为定襄节度副使,可他却在突厥中很有威望,是皇帝在突厥人中选出的典型代表,又赐国姓,自然也服蟒。

刘武周做为一镇节度使,手下占有代北三郡,又有两万余兵,算是一个还未正式改编的山头,所以他得封国公,还赐斗牛服。

而他对面,另一位节度使,恒山节度使冯孝慈,虽也封国公,可却只得飞鱼服。因为他虽也是节度使,可他麾下的这一军兵马,却是已经完成了整编的神字头军。

现在,大秦朝堂,已经把各路后马划分为两类,一是神字头的兵马,皆称为皇家禁军。而不是神字头的兵马,如嗣业的宣武、罗艺的镇海、刘武周的义武诸军,则皆为地方军。

刘武周捋着钢针一般的胡须,笑呵呵的对皇帝道,“陛下高看李密和王世充了,说他们二虎相斗,可充其量顶多是二犬争食,如今仅裴行俨和来整两位将军,由四千水师护送八千步骑,便已经将他们两路都端了老巢,这仗真是赢的漂亮啊。”

范阳军都关虽距洛阳一千六百里之遥,但是亲军都尉府已经开始使用飞鸽来分段接力传信,一千六百里,如果是骑马送信,得三四天,而在如今各地割据,阻隔道路的情况下,这情报还得花更多时间。

但有了这飞鸽传信,一些重要的军情,却能保证三天之内就送到。虽然花费不小,可却十分值得。

裴行俨与虬髯客夺了洛阳,来整占了兴洛。

这两个消息是随着王世充北邙山大败李密的消息同时送达的,只用了两天时间。

而大秦皇帝罗成召定襄、代北、恒山三镇节度使来军都关,等他们到来,却花了五天时间。

皇帝之前派出裴来二将,趁李密王世充大战之机偏师入洛,本来诸将都以为,未必能有什么奇效。

朝廷上下,也都还是按部就班的在筹划着新一轮的攻势。

不管王世充还是李密取得胜利,都一样难逃秦军的攻伐。

可谁能料到,拥兵数十万的李密反败于王世充之手,更料不到,裴行俨居然夺了洛阳,来整也占了兴洛仓城。

至于裴仁基与卫文升占据偃师归附大秦,李密兵败入洛口仓归秦,这些都更是预料之外的事了。

局势快的朝廷这边的兵马都还没有调动起来。

“李密号称拥兵百万,占地十几郡,想不到却如此不堪一击啊。”刘武周冷笑着道。

虽然他杀王仁恭起事以来,还不曾出过一次兵,一直忙着安稳内部,又要防范太原的杨义臣和萧瑀,但这并不妨碍他瞧不起李密。

“兵再多又如何,真打起仗来,兵多未必就是好事。兵多,也不一定就能全调上来。兵调动越多,耗费钱粮更多,而且更考验将领的指挥能力。放眼当今天下,能够指挥十万人以上大军团作战的,也没几个人。”罗嗣业倒是没有怎么轻敌。

跟着罗成打了那么多仗,自己又独当一面,他很清楚兵多并不是一切。

第810章虎牢

当年皇帝第一次东征,调动了百万大军,但当时能够指挥十万人以上军团的也就几员大将,制订战略的段文振,以及统兵的于仲文区区几人而已。

不论是罗成还是罗艺又或薛世雄、卫文升、杨义臣、来护儿、宇文述等大将,可以说,当时都不具备有指挥十万以上大军作战的能力。

在这时代的通讯手平下,百人以下的战斗,口头也能号令指挥。但千人的兵马,就得有号角旗帜。万人大军,就还得有专门的传令骑兵等。

至于十万人的大军,那真是能够连营十里,战场上一排开,也能排上十几里。

一旦开打,没点非凡本领,根本控制不了,更别说指挥。

有个成语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汉初的韩信就是个能够将十万以上兵的牛人,而汉高祖刘邦虽屡战屡败,其实却也是个能指挥十万人级别的牛人。

当然,十万以上,他就不行了。

所以刘邦率五十多万大军,却有彭城大败。

而最后楚汉决战,多达六七十万汉军,却是由韩信统领的。

就连单挑无敌的项羽,其实也只是个指挥十万人级别的大将。

隋开皇朝,猛将如云,可真正说能指挥十万以上军团的也就是杨素、史万岁、贺若弼和韩擒虎、高颎、韦孝宽等少数几员大帅了。

李密兵确实多,号称百万,实际上也有六十万,哪怕在与窦建德、李密、杜伏威的几场战斗中损失了些,可五十万还是有的。

但这五十万人,要分守十余郡。

同时,李密对付只有不到十万人的王世充,也没必要把所有的兵马都调过来,太多的兵,难以指挥,还会大量耗费粮草,给后勤带来崩溃级的压力。

因此,面对只出了两万余精锐的王世充,李密只带了十万人在北邙山与他展开决战。

不能说李密托大,而是这个兵力足够了。

其实李密的能力,倒也是能指挥十万级军团战斗的猛人了,可惜他的兵还是山头太多了。

罗嗣业虽然也东征西讨,但他自认为也就指挥四五万人马,如果是十万人马,他已经是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大局观了。

唯有兄弟罗成,才能够指挥的了几十万人马,在多个战场上同时开战,这种筹谋可非一般人能比的。

据说现在兄弟麾下的李靖、徐世绩和苏定方,皆是指挥型的帅才,虽还没有打过什么十万人级别的大战,可皇帝却说他们假以时日,将来能够指挥三十万以上级别的战役。

能够指挥万人就能称为将,而能指挥数万人,已经能称为大将。

至于指挥十万人,可为帅。

指挥数十万人,那就是名帅。

“李密真降假降”

冯孝慈倒是比较关心这个。

“李密在洛口仓投来整,来整收编了他那千余人马,然后派轻骑将他送到了东郡存孝那里,现在存孝已经把他送往东莱,从那里坐船到范阳来。算算时间,再过些天,他就该到了。”罗成笑着道。

李密真降假降都不重要了,因为李密已经入了秦营,而他亲笔写出的那一封封劝降信,现在正在生效。

比如驻守虎牢关的邴元真,本来他以前是罗成任河南讨捕大使时提拔的人,后来罗成离开,他便转到张须陀麾下。代海寺一战,他被俘后降了李密。

这几年,也还算得李密器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