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5(2/2)
可度者之子笑道,“想不到扶余城中居然有如此多的牲畜钱帛,发了。”
“高句丽人在此可是有四十余城,扶余城是最大的一座城,这次高句丽人也算早有些准备,提前把城外的百姓大多撤进来了,许多物资也尽量撤入这主城之中,固然便钱粮人口不少。”
“那父亲为何还不高兴”
可度者于是对儿子道,“先前我们向中原天子求娶公主,中原也答应了下嫁公主,甚至还赐封我为侯爵,又授都督之职,甚至还赐了国姓名字。只是现在,罗成在辽东城又立了一位杨家天子,可我这次看忠武军,很明显,那位杨家天子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我估计罗成很快就要自立为天子了。”
可度者有些担忧。
他之前要抱中原大腿,于是求娶公主,现在公主还没送到,但毕竟名义上他已经是隋朝驸马了,还得赐杨姓。
可现在听说中原都有十二个皇帝了,到处造反。
而强悍的忠武军节帅罗成也拥立了一位隋朝皇子为帝,尊原天子为太上皇,这局势变化的,让他都目瞪口呆。
“父亲是在担忧什么”
“就算罗成自立了,咱们也不怕啊,大哥不是在罗成那边当义子吗况且,阿妹也嫁给了罗成啊。”
“话虽如此,可杨家女婿这个身份还是有些敏感,你说我如果向罗成请求改杨姓为罗,你觉得如何”可度者问。
“罗成能取代隋成为天子吗”
“我觉得极有可能,你看这次攻扶余,那么大的城池,忠武军却仅用了半天就攻下了,想当初我被隋帝召到辽东观战,当时二三十万隋军攻辽东城,却久攻不下,到第二次时,皇帝用骁果军加上无数攻城器械,也攻了许久才攻下啊。”
数日后。
奚王可度者、契丹汗大贺咄罗、白霫俟斤多滥葛末三人留下子弟统兵,然后相约南下辽东城。
他们名为前来朝见新天子,其实就是来向罗成表忠心的。
“请求改姓”
罗成在元帅府接见了这三位藩王,听说他们要改杨姓为罗姓,罗成有些哭笑不得。这些藩人见风使舵的本事还真是强。
居然已经看出杨家不行了,马上就要转投他罗成,还这么露骨。
不过也不奇怪,奚契霫三部,一直以来都是在夹缝中生存,自然是唯强者为尊,否则也生存不到如今。
对于他们来说,隋帝远在中原,而且如今自身难保,那么多天子,也不及身边忠武军节帅罗成的势大,自然也就认定要紧抱罗成大腿。
而多滥葛末上次没赶上求娶隋家公主、得封侯爵都督,这次更是想要来求个爵位官职。
对这么识时务的藩王,罗成还是很满意的。
他原本还是有一点点担心,这几位藩王的立场的,现在他放心了。
沉吟了片刻。
“三位如此忠心耿耿,我很高兴啊,想必皇上也会很高兴的,至于你们说要改姓,这倒也不是不行,这是你们的自由嘛,我们会充分尊重你们的选择的。”
然后罗成却又道,“为表彰你们出兵助战的忠义,我将向陛下请旨奏封奚汗可度者改汉名罗国庆,晋封为饶乐郡公,奏封契丹汗大贺咄罗改名罗国忠晋封为松漠郡公,奏封霫汗多滥葛末改名为罗国安,赐封为寘zhi颜郡公。”
罗成干脆道,说以奚地为饶乐郡,置都督府,其下五部各置一县,部落酋长授封为县侯之爵并授县令之职,同时,给五部赐予汉姓,分授罗赵钱孙李。
契丹地为松漠郡,置都督府,其下八部各置一县,八部酋长皆授封为县侯,并授县令之职,同时赐予八部汉姓,分授周吴郑王冯陈禇卫八姓。
第720章悔婚
霫部之地设为寘颜郡,置都督府,授多滥葛末为郡公,多滥部并白霫八部共九部,各置一县,酋长皆授封县侯,并授县令之职。其下九部,分授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九个汉姓。
如此一来,不但三藩王有了想要的罗姓和汉名,而且连他们整个部落都得赐罗姓,就是其余各部,也都得到了汉姓。
罗成这样搞,当然有汉化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这种赐姓的做法,其实也是早有之。比如北魏曾经也主动的给当年的拓拔鲜卑诸部定姓氏,并改易汉姓。
后来宇文泰在西魏时,又搞关陇一体化,当时便给关陇集团里的汉人将领士族豪强们,授给鲜卑大部族的姓氏,比如李渊的爷爷李虎被授为大野氏,杨坚的父亲杨忠被授予普六茹氏。
连他们麾下的府兵,也全都跟着主将改鲜卑姓。
“谢元帅赐姓名授爵位封官职”
三藩都齐齐下跪。
罗成虚抬手,“这是陛下所赐,大家赶紧起来。”
三人都是对着罗成很赤果的表了一番忠心,话里话外很直接的表示我们只认楚国公你,其它的人不认。
改名为罗国庆的奚王可度者还直言说,之前曾求娶隋家公主,可如今中原战乱,道路阻塞,我们觉得这婚事还是算了。
罗国庆要退婚,他本来是想退了杨家公主,求娶罗家女的,但后来一打听,罗家也没未嫁女,于是只能做罢。
三藩都在场,于是罗成干脆便给三藩定了边界,划定界属,然后又趁机给三藩内部的诸部也分了个界。
设郡置县。
基本上,三藩还是他们说了算,汗王改封为郡公、都督、太守,加防御使。
其下诸部酋长授封为县侯、县令,加团练使。
“今天你们三位都在,我们也就一起签订一份协议,以后避免再起些争执。”
罗成让人把讨论好的内容拟成一份协议,在这份协议里,开头自然是先要申明三藩隶属于中原,不再是过去的藩属国,而是直接的朝廷疆土,是郡县。
虽然是以这些藩人自治,可却也是与过去那种不一样。
可以说,罗成弄的这套,现在看起来没什么,毕竟还是奚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