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2/2)
等她们把人架到单彬彬房前,单彬彬等了一夜,结果就等到个醉不醒人事的罗成,气的眼睛都红了。
“把他扔外面,不要扶进来。”
“夫人”
可彬彬气头上,哪肯放罗成进来,本来就一肚子委屈,为了罗成的面子,才委屈自己装的大度,结果罗成回来后天天忙这忙那,每天忙的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哄她了。
现在又喝成这个样子。
红线为难的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
黑白姐妹也不知道要把罗成送哪去了,“要不送回书房去吧”
李秀宁披着件斗蓬进来,“把他扶我屋里去吧,今晚我来照顾他。”
红线有些敌意的瞧着李秀宁,她跟彬彬一起几年,早就情同姐妹,自然也就视李秀宁为敌。
“其实男人也不容易,做女人的就更不能冷着了男人。”
这话说的声音有点大,似乎是对屋里的彬彬讲的。
红线不肯动,黑白二姐妹自然也跟她统一战线。
李秀宁嘴角扬了扬,直接一把拉过罗成,然后将他背了起来。
她就这样背着罗成走出了院子,去了她的那个小院。
等她走了,单彬彬推开屋门。
“把那死鬼扶进来吧,红线,你帮我打点温水来。”
红线苦笑,“姐姐啊,刚才李三娘过来已经把公爷背去她那屋了。”
单彬彬一听,气的跺脚,可又不能再追到那院去把人夺回来,“真会见缝插针,算了,睡吧。”
半夜时分。
罗成终于从酒醉中清醒了点,只觉得头痛的很,喉咙也干。
“茶水。”
他坐起身来,却见到屋里点着盏小灯,灯光朦胧。
床屋墙下坐榻上一个女子正借着灯光翻看一本书。
“看什么书呢”
“孙子兵法。”
罗成这才发现,原来那是李秀宁。
“你怎么在这。”
“这是我的院里。”
“哦,我还以为他们把我送到彬彬院里了。”
李秀宁没多做解释,替他倒了一杯还温着的茶水,“知道你喜欢喝这种冲泡的淡茶,所以特意备下了,还温着,喝点吧,能解点酒。”
“多谢。”
李秀宁递过茶杯却没走,而是坐到了床沿。
“其实你根本没必要说谢,我如今都已经进了罗家门了,你还跟我客气什么呢,还是说你,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接纳我”
罗成被她问的有些挠头。
“就是觉得一时还不太熟。”
“是吗,那你跟阎家大娘熟吗跟崔七娘熟吗,你跟阎家大娘不是都生了儿子了,跟那崔七娘据说刚认识,就睡了。”
“其实没睡。”
“睡没睡我们又不知道。”
罗成被噎住。
李秀宁又道,“我只是想说,当初我答应许给你,不是谁逼迫我的,是我自愿的,若我不愿意,谁也逼迫不了我。我同意了,现在人也来了,所以我希望以后你不要老是躲着我避着我,虽然我们两家联姻是因为利益,可我们两人以后却是要过一辈子,你真打算这样对我一辈子”
“没打算。”罗成苦笑。
“那就好,既然你醒了,天色也还早,不如今晚我们就圆房吧,我若是能早点给你生个孩子,那么我们李罗两家的联姻也会更稳固一些,不是吗”
罗成听着她这平淡无比的话,总觉得无比的奇怪。
而那边李秀宁根本就是在通知他,说完,就已经直接宽衣解带了,罗成心想拒绝,可不知怎么的,看着那朦胧灯光下衣衫渐少的三娘,说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灯被吹灭。
春宵一刻值千金
第440章大帅巡营
“大帅巡营”
大业九年,正月初九。
新年都还没过完,可罗成已经征召了五千河南籍的左五军旧部重返军营。章丘城外,长白山下,大营里一片火热。
一众老兄弟们再次披上甲衣征袍,重返军营,见面就互相打着招呼,分享着家里带来的吃食,这种欢乐的气氛还正浓烈着,结果罗成初九一大早就来巡营。
“大帅巡营”
一群少年高举着罗成的旗帜和仪仗,鼓乐队打鼓吹角,节奏虽缓慢,但这阵势一摆开,营中的将士们却纷纷正色严肃起来。
罗成治军,首重军纪。
今天的罗成,一身尚方御甲,骑着青海龙驹,身后是一群高级将校们陪同。而在四周护卫随从的,则都是群少年们。
这些少年们大有来头,便是这两年在齐郡很有名气的长白孤儿。最初他们是罗成为章丘的阵亡少年兵们收的孤儿,以给那些阵亡少年们做义子,继承香火。后来,越收越多,几年过去,现在长白孤儿营里已经有大约千余名少年。
最小的才八九岁,最大的则十三四岁了。
比如罗成的义子阚棱、王雄诞、西门君仪几个,就是最早的那批义儿。这次罗成回来,特意去了义儿营,对于这支义儿的现状很满意。
然后他也对义儿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计划,比如继续收养孤儿,对那些年幼的孤儿除了抚养还要教他们读书识字,以及学习武艺,训练战阵。
在接受几年基础的学习之后,罗成则会把年满十岁的这些义儿,分配到军中。这些义儿不是做为战士,而是做为中高层军官们的侍从,一边做军官们的勤务侍卫,一边跟随在身边学习军伍之事。
等到侍从满三年之后,罗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