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8(2/2)
如果直接把江北的做法复制到江南去,恐怕会引起江南人民巨大的反感,之前战争中少造的杀孽恐怕就没意义了。
如何在经济上把江北江南也统一起来,对华夏来说是个比军事征服更有挑战性的新难题。
当然,这实际上属于幸福的烦恼,毕竟帝国领土扩大了五成帝国在辽东和西北的控制区实在太大了,而且不同于大量边荒地区,这些新增土地都十分肥沃而富庶。
由于进攻的时候给地方造成的破坏很小,华军连江南1795年的秋赋都按时收上来六成之多按照大周自己的黄册,他们每年税收按时入库效率也不过如此,这大概也与帝国没有丁税,国家和个人都可以集中精力应付田赋的有一定关系。
今年在江南收取的田赋基本被就地使用,供应当地驻军、权力机构改造,以及赈济因战争和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民众。
经济上,目前统一江南没有带来太大收获,因为帝国并没有把江南当成新征服的领土,而是看做自己刚刚收复的固有国土,不仅不能压榨,暂时还需要一些补贴。
不过,对于华夏来说,土地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就是最大的收获。
特别是人口,最低五千万,高可能会有六千五百万的核心人口如果能够利用起来,帝国将再也不用为人口不足问题而发愁以现在没有蒸汽机的工业,帝国甚至可以一边维持小农经济,一边维持工业和大农场农业的生产。
拥有江南,帝国才真正算得上弥补了最后的短板,具备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
当然,拥有基础不意味着已经成功,帝国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消化江南。
帝国在共和1795年的会议季开的很没意思。
因为广大新领土的情况根本没法统计上来,明年需要多少资金投入,以及能够有多少产出,都是很没谱的事,帝国又不能依赖大周的统计数字去制定自己的规划,那是在太不靠谱了。
因此,这一年的经济预算比以往多了许多因为需要对江南进行一些投资,但收入却不知道到底能有多少。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一年帝国的主要官员有很多不在泉城,也根本没法参加会议。
比如徐世杨已经乘坐海军的舰船到了交趾附近海域,而六部的大部分官员也都已经南下,前往江南负责各方面的工作。
主官大都不在的情况下,想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似乎有点不太可能。
对此,帝国的解决之道是,今年的会议季将开一整年
也就是说,一边统计新的经济数字,一边制定新的预算规划,同时还要进行审计,利用一整年的时间,首先从统计学上把江南江北合并到同一个轨道上来。
其余的工作,倒是可以慢慢的,一点一滴的去做。
除了官员们,此时,帝国的统治者也都还有自己的任务。
比如徐世杨还要解决交趾入侵桂省的问题,而徐世柳已经进入川省,他将在帝国的直接支持之下负责击退吐蕃对川省的攻击与此同时,皇帝册封徐世柳为晋王,许他全取吐蕃之地为封国。
因此晋国成了继秦国之后第二个亲王封国。
至于皇帝徐睦河自己,他给自己的下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准备泰山封禅大典。
徐世杨封禅这种纯粹的典礼性工作没有太深的感触,但徐睦河非常需要这个仪式来为自己歌功颂德,以求名留青史。
既然父亲坚持,徐世杨也没有反对意见反正只要封禅不影响自己针对交趾的军事行动即可。
封禅计划与1796年3月进行,到时候,会有大批外蕃代表、江北官员、江南儒士和大周宗室随行帝国不要大周宗室的命,那么他们在这些方面表达一下忠心也是理所应当。
时间略略回拨到1795年12月。
桂省邕州,这座小城已经被十多万越国和洞蛮联军围困了两个多月了。
开战的时候,城中守军只有两千七百,但因为敌人在之前投降的钦州、廉州都进行了疯狂杀戮和劫掠,有此前车之鉴,城中六万军民誓死不降,在知州苏缄的指挥下拼死抵抗。
军民万众一心,敌人又缺乏攻城经验,双方居然一直僵持不下。
徐世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登上海军战舰,率领一支由六艘风帆战列舰,六艘风帆巡航舰,二十二艘风帆炮舰,十五艘风帆运输船组成的舰队直接开赴富良江红河入海口附近,做出直接逆流而上,攻打升龙府的姿态,以逼迫越军回师。
另外一方面,华军中将冯三虎亲自挑选三千骑兵,一人三马,以换马不换人的形势向邕州狂奔。
三匹马全都跑废,那就步行前进,发挥华军铁脚板的战略行军优势。
徐世杨要求援军务必在邕州城破前赶到战场,绝对不能让泉、钦、廉的悲剧在邕州重演。
第677章邕州1
邕州,一场城墙攻防战还在继续。
纹面獠牙的洞蛮兵光着膀子,嘴里叼着刀子,顺着邕州城墙边十几道竖起的长梯向上爬,他们的动作如猿猴般灵活,一眨眼就能向上窜一大节。
然而这不是攻城的好办法,守城的民壮合理举起粗壮的原木和大石块扔出城墙,一整张长梯上的蛮兵立刻稀里哗啦全滚了下来。
守军中仅有的弓箭手立刻从城垛后面站起身来,拉弓射箭。
一排羽箭飞下城墙,把那些傻乎乎等在城下准备进攻的蛮兵放倒一片。
守军的弓箭大多是些软弱无力的弓,真正的战弓数量很少,但是蛮兵没有铠甲,因为穷,大概也是为了展示勇武,大多蛮兵连一身衣裳都没有,结果就是被居高临下的周军射了个鸡飞狗跳。
付出上百伤亡后,蛮兵纷纷抛弃长梯,蚂蚁一样向后逃去。
一排督战的交趾兵上前,刀光闪动,逃在最前面的洞蛮兵身手分力,但逃兵人数太多了,薄薄的督战队线列很快被溃兵冲垮。
于是一天的战斗又结束了。
“你们这帮蛮子简直跟猴子一样蠢”
越军统帅李常杰对着一众跟来参战的蛮人洞主怒吼:
“败了也就罢了,如何把器械都丢在城下了”
不远处的邕州城,守军把能够得到的长梯全都收回城中这些玩意对他们来说只能劈了当柴烧,但对城外不善营造的敌人来说,这些能直接搭在城头上的梯子可不是能大量补充的物资。
尽管这边的材料其实很丰富。
李常杰也知道这一点,他的营中工匠生产攻城所需的五十张长梯需要最少三天时间,交给蛮兵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