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汉兴 > 分节阅读 231

分节阅读 231(2/2)

目录

另外徐世杨也需要大量经过军队纪律和文化洗礼的人才回馈社会,帮助齐王政权加强对社会基层的控制。

一线野战军兵额不增加,那么大量经费自然要花在改进官兵待遇和更新武器装备方面。

特别是武器装备。

兵部打算,在隆道五年,彻底取消野战军中的锐士长矛兵和神机兵火绳枪手编制,把他们全部升级为燧发枪兵。

现在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齐国兵工厂已经可以完成火药颗粒化的规模生产,燧发枪手已经不再需要把引药和发射药分开储存,现在他们完全可以使用同一种火药完成这两项工作。

这样,燧发枪手每次作战的备弹数目已经可以达到标准的60发,因此把所有轻步兵都升级为燧发枪兵已经不存在任何瓶颈。

为了配合这一装备升级计划,齐国所有国营兵工厂开始全面停产标准制式火绳枪,从今天开始,只生产制式燧发枪和对外出口用的简易火绳枪鸟枪两种枪械。

而现有的制式火绳枪,除了对民间出口一部分外,其余部分将会回收,全部改造成燧发枪制式火绳枪与燧发枪除了枪机机构不同外,其他规格完全相同,换上燧发枪机就是只是燧发枪,此时齐国享受到这一标准化的好处。

炮兵的装备升级计划更加复杂一些。

首先是飞行炮兵装备的神机炮将被彻底淘汰,更换成一种发射3斤炮弹的新式长身管火炮。

然后,分配到野战军中的火炮,规格限定为

营级为新式3斤野战炮4磅;

旅级为6斤野战炮9磅;

军级为10斤野战炮13磅。

此外,陆军独立重炮兵依旧装备20斤攻城炮和30斤臼炮。

所有新式火炮都采用铁心裹铜内膛为铁铸,外包裹一层厚厚的铜,这种火炮比纯粹的段铁炮要重一些,但炮壁可以做的更厚,因此可以承受更大膛压。

相对铜炮,这种火炮发射寿命更长铁比铜耐磨损,可以说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性能最适中的炮兵武器。

淘汰下来的火炮,大部分将会被融毁成铜铁件另作他用,少部分可以特批出口给友好政权,用以加强盟友的军备。

第470章巡逻队

隆道五年四月二十。

齐国,冀省,古北口以西五十里外的田野里。

这里属于齐国冀省顺天府的密云县,往北不远处就是长城,过了长城就到了蒙兀人的草原,因此是齐国重要驻军据点。

又因为这附近有密云水库和潮河,灌溉较为方便,因此齐国控制冀省之后,这里也成了最先开始恢复生产的地区之一。

从前年末到现在,齐国在这附近安置了五个屯垦村,总计四百多户,一千九百多人口,一年下来开垦土地一万五千多亩。

由于抛荒已久,这些田地大部分都要先种一年苜蓿用以驱赶杂草和肥田。

不过因为这里的土地浇灌方便,即使只种苜蓿,现在也已经是一副水草丰美的景象。

新军蓝军旅第四连的战士阿虎迭与其他八个同伴一起,跟在连副身后,静静穿行在郁郁葱葱的苜蓿田边。

连副是个汉人,刚刚以老兵身份参加过第三期军官短期培训班,然后以少尉的身份分配到阿虎迭所在的连队做实习军官少尉分配到野战部队是当不上连副的,但蓝军旅地位较低,一个少尉过来就不算低配了。

“到处都种苜蓿啊都不种粮食的朝廷的粮食已经够吃了”

连副嘴里叼着一根草梗,嘟嘟囔囔的说道:

“不过也好,加上盐,这些苜蓿其实蛮好吃的,何况还能用来养马,俺们教官说这玩意是最好的牧草。”

“嘿,你们知道吗户部按五斤苜蓿换一斤粮食的价格收购这些玩意,据说种这牧草比种黍子还赚呢。”

没人回答他。

这位连副挺值得信赖的,不会因为讨厌蓝军旅的鞑子兵就故意给大家穿小鞋,但就是有点话痨,经常莫名其妙自顾自说一大通,结果下面的小兵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嘿,果然是一群傻鞑子。”

每人跟他说话,连副本人也觉得有些意兴阑珊,只是嘴上仍然不停的嘀咕着:

“所以俺才不想来这边,俺想去辽东。”

“哪怕在辽东当个新军队正都比在蓝军旅当连副强,瞧你们这伙鞑子傻乎乎的样子,俺当兵本来就是想要杀鞑子”

“主不,大人。”阿虎迭突然打断连副的叨叨声:“有情况”

阿虎迭投降齐国时间倒是不短了,但最近才被蓝军征召成为正兵,受训时间不长,因此还保留着金军那里不少的称呼习惯,但在齐国,这种称呼出口一次就要挨一顿军棍,他必须时刻小心才能尽量避免汉人不喜欢听到的词汇从他嘴里蹦出来。

“啥情况啊”连副转过脑袋看他,一脸不相信的表情。

“有马的嘶叫声。”阿虎迭的手已经搭在腰刀柄上。

他身边,另外八个蓝军士兵也已经开始提高警惕,有些更老练的,已经把武器抽出来,背对着连副隐隐形成一个圆阵。

“马叫”连副双手搭在耳朵上,但依旧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主,大人,咱这边农家没有有马的,耕地用的都是牛。”

阿虎迭提醒道。

齐国现在马匹拥有量已经不算少了,不过马依然十分宝贵,就算是不能供应骑兵的劣马,至少也能做炮兵驮马或给后勤部队使用。

因此,供应民间的马匹价格通常高的不像话,到齐国新领土开拓的移民,从银行贷到款子都是买牛,真很少见到有买马的。

连副想了想,这边确实不该有马的叫声。

虽然他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不过他相信手下这几个鞑子兵对马匹声音的敏感。

何况他们今天出来本就是为了巡逻,遇到问题当然要查清楚。

于是连副抽出腰刀,轻轻一挥手,让阿虎迭带路,向他听到马叫声的方向小跑过去。

十几分钟后,一行十个人登上北面的一个土包。

映在他们眼帘中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苜蓿田,以及上面正在悠闲的啃食苜蓿的十几匹马和成群的牛羊。

“怎么这么多牲畜”有人惊讶道。

连副指了指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