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摄政大明 > 第1542章 最高境界(十六).

第1542章 最高境界(十六).(1/2)

目录

……

……

“赵阁臣前些日子奉父皇旨意巡视辽东,可谓是成果赫赫,闹出了好大动静,即便我远在南京亦是时有耳闻,更是屡屡为赵阁臣的通天手腕而震惊不已!

数十年来,辽东镇总是桀骜不驯,堪称尾大不掉,所以我最初听闻赵阁臣要前往辽东巡视之际,也暗暗有些担心,总觉得赵阁臣虽是天纵之才,但此次辽东之行恐怕也是强龙难压地头蛇,谁曾想……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赵阁臣只是稍稍出手整肃,就让辽东镇的骄兵悍将们皆是俯首帖耳了,这般智慧与手腕,恐怕就是前朝的宣成候与诸葛孔明在世,也不过如此了!

只是……您刚刚结束了北巡,就又匆匆赶来南京坐镇大局,实在是太幸苦了!还望您忙于朝务之余,也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已是江山柱石,我朝的大小事宜,您可都是不可或缺啊……”

就在赵俊臣暗暗打量吕德之际,朱和坚同样向赵俊臣行礼问安,表情间满是钦佩,不断赞叹着赵俊臣前段时间巡视辽东镇的显赫成就。

这一番话,看似只是寻常的客套与夸赞,还特别关切了赵俊臣的身体状况。

说起来,自从神医章德承的妙手回春之后,朱和坚表面上已经不似从前一般体弱多病了,反倒是赵俊臣……自从陕甘战事结束之后,就接替朱和坚成为了当朝最着名的病秧子,时不时就要称病不出。

所以,朱和坚这个时候关切赵俊臣的身体状况,倒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若是细细品嚼朱和坚的言下之意,只要是一位稍有政治敏感度的人,此时就必然是毛骨悚然、被吓得魂不附体!

这是因为……身为储君之候选,朱和坚不仅是公开宣称“辽东镇的骄兵悍将皆是对赵俊臣俯首帖耳”,暗示赵俊臣以文臣之身插手兵权、意图不轨,更还把赵俊臣比作了宣成候与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倒也罢了,虽然是蜀汉的最大权臣,但也是历朝公认的忠贞之臣,被历代帝王们视为臣子表率,受到历朝历代朝野君民的香火供奉。

但朱和坚竟然还把赵俊臣比作了宣成候!

宣成候是何人?

那可是汉朝一代的最大权臣霍光!

独揽朝纲、功高震主、以臣子身份行废立皇帝之事的霍光!

据说汉宣帝即位时,前往汉高帝庙祭拜,霍光同车陪乘,宣帝极为畏惧霍光的权势,只感觉如芒刺在背,简直是坐立不安,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陪乘,才总算是觉得轻松从容,这就是成语“芒刺在背”的由来。

后世权臣意欲废立皇帝时,为了掩盖动机,总是自诩“行伊霍之事”,由此可见霍光当年的权势之盛、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也正是因为霍光当年的权势太盛,所以霍光亡故之后,汉宣帝就迫不及待的把霍氏一族满门抄斩,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绝不放过,可谓是斩草除根。

所以,与诸葛孔明截然相反,霍光虽然也是一位权臣,同样是功绩赫赫,但历朝历代的皇帝皆是对他颇有异议,更没有任何一位皇帝能够容忍自己的臣子之中再次出现霍光之流,甚至可以说……自汉以后,历朝历代的种种政治权力改革,就皆是为了防止下一个霍光的出现!

如此一来,考虑到诸葛亮与霍光二人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与最终结束,朱和坚这个时候拿赵俊臣对比诸葛亮与霍光二人,自然是暗含着恐吓与要挟之意!

简而言之,朱和坚其实就是在质问赵俊臣——你的权势与影响力已是如此之盛,就连桀骜不驯的辽东镇也被你压服了,说是功高震主也是毫不过分,所以……你将来究竟是想当配享太庙、受历朝历代祭祀的诸葛亮?还是想当身死族灭、毁誉参半的霍光?

而朱和坚更深一层的暗示则是——我朱和坚乃是下一任储君,不出意外的话也是未来的天子至尊,所以……你赵俊臣究竟是下一个“诸葛亮”、还是下一个“霍光”,恐怕是由我说了算!

所以,你赵俊臣还不赶紧向我服软示弱?

毕竟,以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臣权已经再难抗衡皇权,也绝无可能再出现霍光这样只手遮天的真正权臣了,周尚景已经算是明朝权臣的极限,但也只能在德庆皇帝保持克制的前提下与德庆皇帝斗智罢了,一旦德庆皇帝下定决心安排厂卫与禁军下场,不顾史书评价也要掀桌子,那周尚景绝对是只能束手就擒!

这般情况下,赵俊臣一旦被视作当代之霍光,他也绝无可能像是当初霍光生前那般风光的,但赵俊臣的结局却绝对要比霍光更为凄惨,霍光当年好歹是身亡之后才被汉宣帝满门抄斩,而在明朝的政治格局之下……赵俊臣恐怕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家九族覆灭,自己更是要被千刀万剐!

对于这一点,朱和坚可谓是信心十足,也是朱和坚这个时候威吓赵俊臣的底气所在!

*

赵俊臣自然是当即就听懂了朱和坚的暗示与恐吓。

若是提前几天时间,赵俊臣听到这种暗示与恐吓之后,也一定会是诚惶诚恐、心惊胆战,唯恐朱和坚的这般评价传到德庆皇帝耳中、引来德庆皇帝更进一步的忌惮与打压,接下来也一定会放低姿态,向朱和坚服软退让,只求朱和坚千万别把自己与霍光扯上干系。

但现在的赵俊臣,已经不是前几天的赵俊臣了。

被德庆皇帝逼着赶来南京之后,又看到南京局势的种种变故之后,赵俊臣对于德庆皇帝、周尚景、朱和坚等人已然是彻底寒心,残存于心底深处的那一丝幼稚期望也已经彻底消散,终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想要抛开顾虑的大干一场。

而经过这几天的反复权衡之后,赵俊臣更是发现……从辽东到陕甘、从宣府到禁军、从内廷到外朝,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积攒到了足够多的力量,只需要再争取两三年缓冲时间,让自己暗中整合势力、做好各种准备,即便是德庆皇帝决定要掀桌子,自己也能有两三分的胜算,足以险中求胜!

再考虑到明朝后续几年的朝野局势,以及自己针对德庆皇帝的几处后手作为缓兵之计,赵俊臣想要争取两三年的缓冲时间也绝对不算难事!

如此一来,赵俊臣这个时候再听到朱和坚绵里藏针的暗示与恐吓之后,反应自然是截然不同。

只见赵俊臣皱眉一皱,不再审视打量吕德,而是抬头扭颈与朱和坚四目相对,目光炯炯充满了咄咄逼人的意味,这般出于意料的强硬姿态,一时间竟是让朱和坚下意识的垂下双目、不敢直视。

当然,朱和坚下一刻就反应了过来,认为自己垂下双目的行为过于软弱,不由是心中羞恼。

但就在朱和坚想要再次抬目与赵俊臣对视之际,赵俊臣已是直接冷声问道:“哦?宣成候?七皇子拿本阁与汉朝权臣霍光相提并论?是认为本阁也会像霍光一样专擅权政、祸乱朝纲、以下犯上了?本阁担不起这般黑锅与骂名,这些年来,本阁背负的黑锅与骂名已经足够多了,早就腻了!若是七皇子真心认为本阁就是下一个霍光,不妨是立即下令锦衣卫捉拿本阁,本阁就在这里,既不会躲逃,也不会反抗,接下来任由七皇子处置就是!”

见赵俊臣竟然就这样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暗示与威胁,朱和坚不由是心中一跳,一时间反而有些手足无措。

目前局势下,朱和坚在南京城内已经树敌太多,他这个时候甚至还寄望于赵俊臣的鼎力相助、让自己有机会翻盘周尚景,他虽然拥有厂卫支持,却也不敢完全得罪赵俊臣,否则他针对南京局势的种种布置必然是要一败涂地,他继任储君的机会也将要大打折扣。

于是,见赵俊臣不仅没有接受自己的威吓胁迫、反而是态度强硬的针锋相对之后,朱和坚倒也光棍,可谓是反应迅速,仅仅是措不及防了短短一瞬间,就立即决定改变自身姿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