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2/2)
如今看来,所谓的洪水上涨不仅仅将鱼游到了街上,更是将房到也冲毁了。
宜昌县沿河两岸的房子都被冲垮了,来不及跑的人或死或失踪。
所谓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几乎也就是能死来论断了。
真正是岂有此理,姓赵的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谎报灾情,这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还有那些县郡,官员都是瞎的,同流合污,装聋作哑,不管百姓死活,只管自己虚假的功绩。
可恶,真正是可恶至极。
“来人,传旨:宜昌县受灾严重,着令减去赋税三年;知县江智远在这三年之中不得有任何升迁,务必安抚民众,抓紧生产,以让灾民尽快恢复原貌”就在朝臣议论纷纷之时,皇上站在金銮殿上下了这样一道圣旨。
减赋税三年,似乎是捞了很大的一笔好处。
三年不让升迁,哈哈,这个蠢蛋江智远终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对啊,怎么只有宜昌县减免,整个宜安州府都是受了灾的。
要减就得多减,这样才能体现皇恩浩荡。
“朕还没有年老眼花,这折子上可是写了暴雨并未造成什么伤害,相反民众们以上街捉鱼为乐。”皇帝将一本折子重重的摔在了大殿上:“是你们欺君瞒上,还是朕看走了眼”
“臣等不敢”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恨不能将头缩进裤裆,该死的,他怎么忘记了之前姓赵的上的折子是说没有受灾啊
“退朝”就在那大臣骂了赵知府骂江智远,还不知道皇上怎么发落自己时,内侍尖叫着退朝的声音振救了他。
这一下,众人都明白过来了,皇上是真的生气了。
而赵知府说没有受灾完全就是假,为了是显示他治下的平安稳定吧。
哪知道,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江智远直接将他给卖了。
皇上不仅没有治他的罪,还出人意料的给他减了赋税。
三年啊,所得收益将不少,真正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让人羡慕嫉妒恨
有这三年的缓和期,受再大的灾也能活过来。
绩效自然也会大幅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江智远这号小人物在皇上那儿挂了号,时不时的会被人想起。
这一点其实没人知道,皇上还真的想起了江智远这号人物。
当年的新科状元啊,稀里糊涂的就去了那么一个知县当芝麻官。
“皇上,奴才听闻江状元是前任宜安州府江知府之子,祖籍正是宜昌县府,或许是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所以才回去当了知县。”内侍十分讨好的说道:“您看他是土生土长的宜昌县人,乡亲受灾感同深受,不仅能做好善后工作,更是敢冒大不讳之精神直接上书皇上替灾民请愿,此子为乡亲所做之事可尊可叹。”
皇帝点了点头。
“此子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此,皇帝将江智远记在了心上:“以后每年让他给朕亲自上折子说说宜昌县的发展情况。”
江智远接到圣旨的时候带着一班衙役重重的嗑了三个响头。
“谢主龙恩”心里却是狂喜不已,皇上不仅没有怪他,真正给免了赋税不说,还免了三年。
三年之中的发展一五一十的向他汇报。
这简直太让人惊喜了
皇上是一个明君啊
马如月见他从县衙回到后衙都还处在激动之中,实在没忍住沷了一盆冷水。
“我说江大人,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马如月道:“你越级上折子给皇上的事已经得罪了赵知府,这是其一;其二,整个宜安州府都受了灾,唯有减免了你的宜昌县,你已然成为众知县的眼中钉,嫉妒;其三,皇上既然减免了你的赋税,你要是做不出个成绩来,三年之后就是秋后算帐,让你哭都找不到地儿去。”
“如月,你也小看我了吧。”江智远对此却是有着机大的信心,这都是马如月前期给予开解的原因:“百姓不用交赋税,安安心心的发展生产,自然就能将事情做到事半功倍。而我江智远为民请愿,也得了民心,发展什么事应该能得到响应。接下来的三年,才是我大放异彩的时机。”
行啊,挺有远见的。
“那就祝你好运。”马如月淡淡一笑。
不管怎么样,这一次上折子也是一次试金石,试出了皇帝并不是那昏庸的主。
孰是孰非,站在庙堂之上都能分清也实属不易了。
得了皇上要亲自检查成效的命令,江智远变成了拼命三郎。
将每月的初一十五定为了审案时间,其余的日子都深入了到了民间。
察看灾民重建情况,指导灾民注意防洪防灾;监督生产是否顺利进行,各镇各村进驻县衙的人员监管。
这些人,多半都是衙役,他们的家住那里就安排在家里,由他们负责监督生产。
“容不得半点马虎,皇上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本官的绩效的;本官别的事也不做了,就睁大眼睛盯着你们。”江智远觉得马如月传授的这种层层盯访的策略是极好的:“本官想要将宜昌县建设得更好,你们也有责任将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大家加油干,拼三年,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景象。”
“大人所得极是”当下就有衙役开腔:“小的爹娘听说免三年赋税的时候激动得眼泪长流,说不仅有了信口命活,还有了奔头。”
“是啊,小的听学堂里的孩子们讲一定要发奋图强好好学习,以后也像江大人一样当一个好官”
好官这个代名词在宜昌县就家喻户晓了。
“真是难得啊”马如月调笑道:“总算见着了一个青天大老爷。”
“嗯,还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幕后军师指点。”最近半年时间,江智远的脚步仗量了所辖村镇,当然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有一天一个老太太非要拉着他留饭,还说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官,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和江大夫一起吃个饭。
端上桌的无非是几个烙饼和稀饭,江智远吃得很艰难,那已是这户人家最好的待客的。
吃过饭后,江智远派人给这个老太太送了二十只小鸡崽,传授了养鸡崽可以多挖点蚯蚓来喂的经验。
权当是付了饭钱。
也有的村民见了江智远,把树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果子摘了给他解渴的。
还有的村民知道他来了,特意跑来磕个头跪拜,感激他为民请愿。
“老伯快起来,这是皇上的恩典,本官只不过是将皇上的恩典传达给你们罢了。”好官可以当,但是要将这份恩典当成是自己的功劳他不敢,没得会被有心之人做了文章那就麻烦。
江智远时时刻刻记得马如月所讲的,树大招风,越是这种情况下越要低调。
好的都是皇上给的,他只是一个跑腿的。
这种思想一定要灌输给民众。
否则的话三年之后会有大麻烦。
果然,在江智远坚持不懈的灌输之下,宜昌县的百姓都知道了他们遇上的是一个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好皇帝。
“娘,为何舅舅说皇上不好呢”这一天晚上,一户农家正说着这话的时候,一个四五的小孩子张口就问道。
“狗蛋不可胡讲。”狗蛋爹吓得一把将儿子的嘴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