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2/2)
“这是你绣的”李巧娘见马如月摊开的屏风惊讶极了。
“巧娘姐真是高看我了。”马如月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这人粗枝大叶的,别说绣这种大件了,就是缝一颗纽扣都难,针钱都拿不起来的。”
那是何方高人
“这么说来这屏风绣得不错了”马如月就知道大户人家出来的妾室也是有些本事的。
“岂止不错,简直是精品。”李巧娘道:“这是双面绣,一开始埋线就很不好埋,同一块底料上一针同时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
听李巧娘说完,马如月才觉得确实很难。
“我只看着两边一样的图案就觉得好看,没想到会这么难。”好吧,她纯粹是见多了现代印刷品的原因吧,就以为这事儿也简单:“那这幅屏风值多少钱”
“像这么大的一幅屏风装裱好了,配上足够身份的屏风少说也是几百上千两银子呢。”李巧娘激动的说道:“这绣娘在哪儿,我们找到她,让她给我们的布行做成品绣花绣衣裳。”
这正是马如月想要的。
她已经想好了,将秋氏送到县城跟着李巧娘混一碗饭吃。
对了,还要给她改名换姓,然后让江文远名媒正娶,做一个正头娘子。
不仅仅要让她嫁人,还要让她堂堂正正的在江家大坝出现。
安置秋氏的地方正是当初金屋藏叔江智远住过的小院。
将秋氏安置在那里她也不用担心会饿坏,秋氏自己就能经营自己的一日三餐。
最后李巧娘给了马如月一百六十两银子。
“做生意肯定是要赚的,回头我还要装裱还要售卖,要是卖不出去就得砸在手里面。”李巧娘道:“不过你让那个绣娘放心,我绝对不会亏待她的。”
“呵呵,你觉得好就没有卖不出去的道理。”马如月道:“你大约忘记了我也是这个锦绣衣坊的一员,销售这一块就交给我了。”
李巧娘高兴极了。
是的,她们合作在宜昌县开了一家叫锦绣衣坊的成衣店。
马如月是技术和人力资源投资,占的两成股。
李巧娘负责货源人力,还是资本的出资者,自然就是八成了。
“如果不出意外,明天我就约了钱夫人去衣坊。”马如月道指着屏风道:“这可是一次出手的好机会。”
“怎么来得及。”李巧娘哭笑不得:“你今天才送来,就算一晚上不睡觉也装裱不出来,至少也得三天后才行啊”
“这还不简单,你就当着我们的面交待掌柜的拿这件屏风去装裱啊。”马如月觉得自己这次是要当一个托了。
没办法,据李巧娘说钱夫人这些官太太逛的全是如意布行,几乎就没来照顾过她的生意。
这也能理解,如意布行是江家的,那个赵掌柜也颇有一手,官员太太团自然就会照顾他的生意了。
想要从如意布行的手上撬走生意就得用点心计。
反正都是要买,买谁的不是买呢,锦绣衣坊又是一个成品店,与布行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还是如月妹子聪明一点。”李巧娘一愣回过神来,能让人不动声色的发现,还要由着自己慢慢的装裱出来,这才是最高的销售手段:“不过,我倒时候的价格可能会让你吃惊一点。”
什么意思
原来李巧娘准备要找一个上好的屏风来配搭这幅双面绣佳作。
这可就不是她能懂的了。
反正秋氏有这一百六十两银子,除掉自己的十两成本,还有一百五十两了,这么多的钱,足够她在县城生存一两年了。
马如月回到一碗香的时候,兰掌柜早就备齐了她要的豆腐、泥鳅等菜。
“我就寻思着你是该来了。”兰掌柜笑道:“这不,马上要过年了,咱们酒楼是该上两道新菜了。”
“嗯,正合适呢。”马如月笑道:“说起来我还是占大便宜了,既请了客又赚了钱。”
“那是你凭了本事赚的,应该的”兰掌柜真是希望马如月天天在酒楼请客。
马如月这次只做了一个大菜:泥鳅豆腐汤,然后小炒了两个,外加一个凉菜。
等等单单的上桌,就征服了钱大人这个美食家。
“味道很鲜美,难得的是,这泥鳅也没有腥气。”钱大人对此评价很高。
“我们家老爷就惦记着大少奶奶的这一手厨艺。”王氏抿嘴笑道:“如今二少爷中了举人,开春是要上京”
“也只有二少爷一人去京城,我们还在江家大坝住下来。”马如月道:“如月也会时常来酒楼,还望钱大人和夫人赏脸常来试菜”
所谓的试菜,那就是新菜品的发布,钱大人自然是喜欢得很。
马如月和王氏也说得很欢,还约了明天一早去县城新年的锦绣衣坊逛逛。
第两百三十章看出秘密
锦綉衣坊里,掌柜七巧看见一行贵夫人来了立即热情的迎了上来。
“几位夫人随便看,二楼有更精致的一些适合您们的身份。”七巧是李巧娘培养出来的一个第七个得力助手,人年轻,会说话,一会一个笑很讨人喜欢。
开口就是夫人。
夫人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那得嫁个有本事的男人才有资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间接的抬高了她们的身份。
特别是李夫人唐氏,人说是夫人,自家夫君也不过是一个师爷而已,没有一官半职,严格说来就是钱大人的幕僚而已。
看中他是因为父亲,觉得他的才华很好,前程绝对不是一个师爷就能打住的。
所以,堂堂四名官员的庶女,就嫁给了一介布衣。
是的,李夫人娘家的身份地位高于钱夫人王氏。
所以,她才有底气和钱夫人一起出门。
李家的嫡母是一个很有手段的,因着这门亲事是老爷看中的,她也大方得很,给庶女的嫁妆很是丰厚。
靠着打点自己的嫁妆也能让日子过得充盈。
钱夫人邀请自己来逛锦绣衣坊她是很高兴的,每一次逛街都可以力压宜昌县的这些内眷。
她们不敢买,买不起的东西自己完全可以下手。
这样的事让她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七巧将一行人邀请上了二楼的成衣阁。
“不错,宜昌县终于有一家得方便我们选购成衣的铺子了。”唐氏初来这儿还是有点不习惯,以往府中的这些事都是管事娘子召了布行的婆子们送来样本,布料送到针线房由绣娘们一针一线的绣出来,她们这些阁闺小姐都能得到心仪的衣服。
下嫁后经济条件有限,别说针线房了,就是绣娘都没有养一个。
自己还好,可以托宜安州府的姨娘找绣娘制了一年四季的衣服送来。
其他几位夫人手上拘谨一点的就自己动手了。
钱夫人家似乎有绣娘,不过,绣功不敢恭维。
“嗯,这些绣功都不错。”唐氏对钱夫人道:“您看,这针脚细密颜色搭配得倒也合理”
“呵呵,如月是见识少,一见这些成衣漂亮就有点眼花了乱了,都不知道怎么选了,还请各位夫人帮如月掌掌眼。”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