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分节阅读 220

分节阅读 220(2/2)

目录

这小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张斌接过密信,好奇的问道:“不是让你去招骆养性骆大人吗,你怎么又跑回来了”

赵如连忙拱手道:“小的是想去找骆大人来着,结果刚跑到新定下来的联络地点,骆大人却派戚大人过来找小人了,戚大人说,这是曹公公从宫里面传出来的,叫我赶紧交给您。”

原来是曹化淳从宫里面传出来的密信,张斌连忙拿起信封看起来,信封上什么都没写,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截获密信,发现张斌与宫中太监有关系。

他撕开信封,取出信纸一看,字体是用的标准的科举体,压根就看不出来是谁写的。

这个曹化淳,倒是越来越小心了,张斌微微一笑,认真看起信上的内容来。

信上并没有任何称谓,就是抄了两份奏折的内容。

一封是兵部尚书喻安性的奏折,一封是吏部尚书王应熊的奏折,他们奏折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推举延绥巡抚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

王应熊是温体仁的党羽这点张斌很清楚,这喻安性又是什么鬼

喻安性此人可谓一点名气皆无,他又是怎么当上兵部尚书的

当然,并不是说必须是名气相当大的人才能出任兵部尚书,官场上的名气其实就是指仕途上做出来的业绩,喻安性一点名气皆无的意思就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业绩。

这么一个庸碌无为的官员怎么当上兵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位的呢

这点想是想不出来的,还得派人去调查,总之,这个喻安性肯定有问题,大明这会儿虽然没有多少有名的大臣,但是,再怎么样也轮不到这么一个庸碌无为的人来当兵部尚书。

张斌摇了摇头仔细看起奏折的内容来,看着看着,他不由冷哼一声。

这些人,简直太无耻了,他们推举洪承畴的理由竟然是洪承畴剿贼有功

这是什么狗屁话,延绥镇只是陕西三边里的一个边镇,延绥巡抚也只是三边总督手下诸多官员之一,现在,三边总督杨鹤因为剿贼不力,被罢官削籍,他延绥巡抚洪承畴竟然剿贼有功

这是什么逻辑,合着朝廷官员谁有功,谁有过,不用看事实,也不用讲道理,全凭你温体仁一张嘴啊

你说有功就有功,你说有过就有过,同一个地方,主官有罪,手下反而有功,这种荒唐的话竟然说的出口

第十四章说服英国公

洪承畴此人,张斌同样不熟悉,就如同杨鹤一样,张斌并没有怎么关注过洪承畴。

当然,不关注洪承畴并不是因为洪承畴没有名气,相反,明末历史上他也算是相当有名一个人。

张斌懒得关注他正是因为他的名气,这家伙是历史上有名的叛徒,降清的时候好像扭扭捏捏,不情不愿的,但是,降清之后他出任清廷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内阁大学士,成为首位汉人宰相,对明军、农民军、反清复明的义军镇压毫不手软,端地成为清廷最有名的鹰犬

这家伙很会装,被清军俘虏以后还装做宁死不屈来着,他的同行范文程就看透他了,给他一个中肯的评价: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这家伙也很会颠倒黑白,螨清编撰明史的时候,阉党大佬冯铨是主编,他是副主编,冯铨忙着美化昔日阉党同僚,他却忙着美化自己

这就使得他在大明当官的表现简直天上少有,地上罕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大明其他五省总督陈奇瑜、熊文灿、杨嗣昌全是饭桶,就他这个五省总督是个不世之才。

他手下总兵曹文诏,副总兵艾万年、柳国镇因为他的指挥失误战死,不是他的错,是因为管的事情太多顾不过来;他手下总兵马科、左光先、曹变蛟拼死击败了李自成却是他指挥有方,全是他的功劳

左良玉击败张献忠,熊文灿招抚了刘国能、李万庆、惠登相、张天琳、张献忠、罗汝才等等,几乎所有农民军首领,那都不算什么,只有他最厉害。

好吧,崇祯也以为他最厉害,所有将大明所有边军精锐,总共八镇总兵全交给他指挥,让他集结十三万大军去跟后金决战,后金同样派出十余万大军,与其在松锦决战。

结果,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明军精锐被几乎被他葬送干干净净,大明在辽东防御体系完全奔溃,仅剩吴三桂率领残军在山海关驻守

这就是他的能耐,修改史料美化自己,写的自己简直就是个绝世帅才,结果,后金以相同的兵力打的他找不着北,据战后统计,那一战明军阵亡五万八千余人,清军阵亡不到五千,这就是他的能耐

是他手下的总兵不行吗完全不是

吴三桂就不说了,他降清之后的表现证明,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祖大寿也不说了,那是辽东有名的猛将,光说说他手下总兵曹变蛟。

曹变蛟见十余万精锐被他一通瞎指挥,死伤惨重,已无获胜的希望,便抱定必死之心,率八百精锐趁夜偷袭清军正黄旗大营,刺杀皇太极

他率八百精锐冲进有八千精锐驻守的正黄旗大营,杀死率先阻挡的清佐领彰古力,又击败率军前来救援的额驸多尔济、固山额真图尔格,以及伊尔登、锡翰、遏必隆等清将,在数万清军中纵横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清军情急之下调集五千弓箭手,拼命放箭,将曹变蛟射伤,曹变蛟见击杀皇太极无望,才率军退走。

他手下可谓猛将如云,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作为守城方竟然阵亡十倍于敌,最后还落得几乎全军覆没,他还吹得自己神乎其神

对于这种无耻之徒,张斌自然不屑一顾,但是,这次,温体仁竟然推举他出任三边总督,那就不管不行了,如果让这么个无耻的叛徒手握兵权,那还得了

怎么才能让这个家伙当不成三边总督呢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找个人取代他去当三边总督,绝了他的念想。

张斌稍微想了一下,便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孙传庭,他正是在陕西操练出了名震天下的秦军,可以说,孙传庭才是出任三边总督的最佳人选。

但是,问题来了,谁去推举呢,人家温体仁可是让兵部尚书喻安性和吏部尚书王应熊一起推举的,如果自己不找几个有分量的朝臣去推举,崇祯估计压根就不会考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