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9(2/2)
他无奈的提醒道:“杨鹤那个狗贼你们还记得吗”
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这谁不知道啊
其他人还是不怎么明白,这些人当中资格最老的浙党元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捷却是立马拱手道:“大人的意思,找这狗贼报仇的时候到了”
温体仁冷冷的点头道:“是啊,这个狗贼当初带头弹劾杨镐,害得我们失去了一个竞争兵部尚书的有利人选,以致我们在天启一朝都没什么话事的权力,只能给人打打下手,都是这家伙干的好事”
张捷回忆道:“是啊,当初要不是这个狗贼咬着杨大人不放,杨大人又何至于被打入天牢,判为死罪,以我们的关系,只要萨尔浒的事情晾上一两年,杨大人就可以复起出任兵部尚书了。”
这些家伙,真是无耻之尤,当初杨镐在万历朝鲜战争中,临阵脱逃,以致两万多明军将士阵亡,造成了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最惨痛的一次失败,这么重大的罪责都被他们一通运作,消弭于无形。
后面杨镐又得以担任辽东经略的重任,正是因为他公报私仇,谋害猛将刘綎才导致萨尔浒的惨败,这么滔天的大罪,他们还想消弭于无形
杨鹤在这件事情上又有什么错,难道他不该弹劾杨镐
在他们看来,是的,因为杨镐是浙党扶持起来掌握兵权的重要人物,犯再大的错误,都不能倒
现在,杨镐已经被斩了,这个仇他们自然要报。
不过,这张斌在大名府大败反贼又与杨镐有什么关系呢一场大胜仗,还能把一个总督牵连进来治罪吗
温体仁既然提出来了,自然是能
他开始面授机宜,拉着党羽一个个交待起来。
还是这天晚上,子时三刻,张斌又爬起来了,没办法,他住的是外城,要准时参加早朝这会儿就得爬起来。
他也没打算在京城待几天,半夜爬起来虽然难受,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他可不想因为早朝迟到或者未到而被人逮住机会使劲弹劾。
一路迷迷糊糊在马车上眯了不知道多久,长安西门终于到了,这次他早朝的腰牌倒是早就办好了,只要排着队进去就行了。
他这么年轻的正三品朝廷大员还是很少见的,他刚一出现就被很多官员给认出来了,这位可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而且前几天又刚刚率军在大名府大败反贼,再立新功,前途那绝对是不可限量,所以,一路上巴结之声,示好之意,一直都没停过。
张斌这个尴尬啊,朝堂官员他就不认识几个,认识的几乎都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人家也不可能来巴结他,面对这些巴结示好的“低级”官员,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只能一个劲的拱手寒暄,好不容易凑到最前面三品以上大员的区域这才清静下来。
当然,待毕自严、曹于汴等一众相熟的朝廷大员赶到,又免不了一阵寒暄。
他感觉自己嘴巴皮子都快说干了,这早朝时间终于到了。
张斌想着,他就是来旁听的,完全就不用管朝堂上的事情,这下总算是清静了,却不曾想,奏对环节刚过,御史史范便匆匆出列,跪在御道上“正气凛然”的道:“皇上,微臣弹劾三边总督杨鹤,他力主招抚反贼,结果反贼却越抚越多,这反贼都差点攻到京城来了,杨鹤实在罪不可恕”
这是什么话,农民起义怪杨鹤
张斌知道,这史范是温体仁的狗,看样子他们是要对杨鹤动手了。
他也知道,历史上杨鹤是被撤职查办,最后论罪当死,要不是他儿子杨嗣昌一直要代父去死,崇祯又异常宠爱杨嗣昌,杨鹤绝对会被拖出去砍了
第十三章功过全凭一张嘴
杨鹤论罪当死,这事,不相干的人站在不相干的角度来看,绝对会在心里来一句:关我屁事啊
张斌原来也是这么看的,因为杨鹤并不是历史上特有名一个人,也没做出什么特别大的功绩,他的名气和他儿子杨嗣昌比起来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么个默默无闻的人,为什么要关心呢
但是,现在,史范跳出来一弹劾,张斌感觉到不对劲了,而且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杨鹤有罪吗
这也是一句屁话,不了解明末或者说崇祯朝整体形势的人或许真会信了史范的鬼话,认为农民军出现在京城附近是杨鹤的错。
如果结合崇祯朝的整体形势一分析,真应了那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首先,农民起义并不是他造成的,而是天灾人祸造成的,天灾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人祸有很多,皇室宗亲、贪官污吏、土豪乡绅等等,都能算上,但是,杨鹤却算不上人祸,因为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员。
然后,“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战略并不能说是错误的,后面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李定国、孙可望等等,都接受过朝廷的招抚,有降而复判的,也有一直为朝廷效力的,如果说招抚有错,那么后面的官员为什么还要招抚,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这岂不是说后面的官员都在明知故犯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农民起义这会儿是很难剿灭的,农民之所以起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饭吃,不造反就会饿死,也就是说,你只要让他们有饭吃,绝大部分人就不会造反了,反之,如果你不给他们饭吃,绝大部分人都会铤而走险,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活活饿死呢
所以,农民起义不能怪杨鹤,越抚越多也不是杨鹤的错,因为天灾越来越严重,人祸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没饭吃了,造反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杨鹤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朝廷才给他几十万两银子,他硬生生在陕西压制了五六年,那里可有几百万饥民,真要彻底解决农民起义的问题,一个月给几十万两都不够,一年最少要上千万两,而他却用几十万两坚持了五六年,而且还把农民军逼的没办法,纷纷逃出陕西。
他真的很不容易,他做的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这会儿,温体仁的党羽竟然突然跳出来弹劾他,为什么呢
张斌很清楚,要么杨鹤跟他们不对付,或者说有仇,要么他们想把杨鹤撸下来,换自己人上。
这帮人,绝对不会想什么为国为民的的事,他们只会为自己着想,他们只会为了私利排除异己,祸国殃民
温体仁的套路他也相当清楚,这家伙不出手则以,一出手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