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9(2/2)
温体仁在东厂和锦衣卫中都有内线,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历史上钱谦益被关进诏狱,向曹化淳求救,曹化淳才刚收到消息,温体仁就收到消息了,他还先下手为强,跑去崇祯那里诬告曹化淳勾结外臣,图谋不轨,这正是他的败亡的原因。
崇祯又一次被他诓进局中,开始犹疑不定了。
想了一会儿,崇祯这才抬头道:“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议议吧。”
温体仁不知不觉就在崇祯脑海里面预设了一个前提:忠良之后,书香门第,在朝为官三十余载都没有问题,怎么可能依附阉宦,这是冤案
这下文武百官反而露出惊惧之色了,这温体仁实在是太无耻了,他压根就不管闵洪学和闵梦得干了什么坏事,直接引导皇上,让皇上认为这是有人在诬陷他们,皇上一旦这么认为,那就麻烦了,因为大伙都明白,这个皇上,犯起倔来,满朝文武都拉不回来
张斌这个时候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这家伙,真够无耻啊,故意转移话题,避开闵洪学和闵梦得所犯下的罪孽,直接误导崇祯,让崇祯认为他们是被诬陷的很明显,崇祯已经被他说动了,这个时候,朝堂上还有人斗的过他吗
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时候温体仁还不是内阁首辅,朝中正直之士还没被他全部排挤掉,他想只手遮天,还早了点。
正当朝堂上的正直之士都在思索,怎么破温体仁布下的这个局时,一个人站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天启二年壬戌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郎文震孟
文震孟的官途可谓坎坷无比,因为他这个人太正直了,宛如他先祖文天祥一般,很有一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殉道之心。
他刚考上状元,立马就上奏弹劾魏忠贤,苦苦规劝天启,不要任由妇寺干政,因为妇寺干政是亡国之道,这个是很多朝代都验证了的,铁一般的事实。
但是,很不幸,他的奏折被魏忠贤扣留了,没传到天启手里,而且魏忠贤特意安排天启看了一场傀儡戏,戏里面,傀儡皇帝刚一登场,他直接掏出文震孟一份奏折指着上面“傀儡”二字给天启看,诬陷文震孟仗着自己是新科状元,狂妄无边,嘲讽天启是傀儡
天启大怒,让魏忠贤严惩文震孟,魏忠贤直接传旨,将文震孟拖出去重打八十大板
重打八十大板,这意思就是要活活将文震孟这个新科状元杖死,结果,很神奇,文震孟没被杖死,不过,他被魏忠贤罢官削籍回到老家之后,就闭门谢客,打算老死也不出山了。
一个新科状元,高中不到半年,差点就被魏忠贤给杖死了。
后面,历史上,崇祯朝,崇祯请他出山,他又出来了,但是,又因为弹劾王永光,被阉党余孽牵扯进袁崇焕一案,再次罢官削籍贯。
后面,朝中正直之士使劲为他平反,他又出山了,可惜,又因为弹劾温体仁,被温体仁陷害罢官削籍,那次之后,他心灰意冷,再没出山,真的在家郁郁而终。
不过,这会儿,又是因为张斌救了袁崇焕,他没被牵连,这会儿还留在朝堂,所以,他站出来了,满朝文武都惧怕温体仁的时候,他第一个挺身而出。
从周延儒和文震孟的表现来看,状元郎情商好像都偏低,周延儒好歹知道联合温体仁做掉钱谦益当上内阁大学士,然后又利用复社造势登上内阁首辅之位。
这文震孟却是一出来就跟阉党硬刚,一出来就跟阉党硬刚,结果,刚一次,被拍死一次,刚一次,被拍死一次,连续被拍死三次之后,他发现自己干不过阉党,然后气死了
文震孟这个状元郎的一生,有点悲惨,或者说悲壮,基本上一露头就会被拍死,他当官的时间全加起来可能还没周延儒当首辅的时间长。
不过,他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性格还是很令人敬佩的。
他一站出来,文武百官不由肃然起敬,连温体仁都眉头一跳,这个愣头青,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惊人之语,希望崇祯别被他给影响了就好。
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崇祯,对状元郎还是比较看重的,要不周延儒这么个内斗外行,外斗更外行的书呆子也不会被破格提拔为内阁首辅了。
有名的状元郎对有名的奸相,这一场较量,谁会胜出呢
第四十一章门牙给你敲掉
状元郎文震孟往那一站,立马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他的脸庞是那样的坚毅,他的表情是那么的决然,那气势仿若天地正气集于一身
他踏着坚定的步伐走上御道,直挺挺的往下一跪,随即拱手道:“皇上,温大人之言,微臣不敢苟同。”
要换成别人这么说,崇祯肯定会心生反感,但文震孟这么说他却没觉着什么,因为这会儿文震孟是侍讲学士,专门给他讲课的,而且课讲的非常好,他听得津津有味,所以,文震孟说出这话他并没有觉着反感。
文震孟继续道:“所谓忠良之后必是忠良,纯属无稽之谈,微臣先祖,旧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忠烈公,不肖子孙敬讳天祥,可谓忠良。”
他这会儿抬出先祖文天祥也不知道是什么个意思,不过,文天祥的确算得上是忠良,而且是千古有名的忠良。
文震孟继续道:“震孟虽不才,为皇上,为大明,亦可浑身碎骨,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这个崇祯信,他不由点了点头,充满好奇的看着文震孟,你在这里说忠良之后不一定是忠良呢,为什么要拿自己举例子呢,这不是证明了忠良之后必是忠良吗
文震孟紧接着又解释道:“微臣抬出先祖,并不是想自夸什么,只是想说说另一位几可与先祖齐名之忠良。”
与文天祥齐名的忠良,到底是谁呢,文武百官包括崇祯都被他勾起了兴趣。
文震孟紧接着又高唱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此千古名句,就如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般,脍炙人口,不知道的几乎没有,至少所有朝臣包括崇祯都知道。
文震孟沉痛的道:“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忧国忧民的范文正公,与先祖一样,他同样是旧宋有名的忠良。但是,大家可还记得,范文程,范文正公的十七世孙,他现在又在干什么,他正是奴酋皇太极最倚重的谋士忠良之后,连叛国之举都做的出来,更何况依附阉宦”
此言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