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2)
其实,很简单,正是因为东盛堂这一年发展的太迅猛了,才会出现资金问题,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能只看收入,不看支出。
这一年,东盛堂在大明两京十三省,还有南洋、东瀛、朝鲜等地疯狂扩张,又是买地、又是建商铺、又是招人、又是进货,每一地投入都是数十万两之巨,那银子是哗啦哗啦的往外花,收入根本就赶不上支出。
比如,东盛堂投资修建珠海新城,就算张斌运用手中权力,动用屯卫、匪盗俘虏、海盗俘虏收集材料,修筑城墙,但是,城内的房舍还是要请专门的匠户来修建,工钱加上所有参与人员的伙食费用,还有运输费用,一座城修下来也花去上百万两,再加上上缴的租地费用五十万两,这一年的租金收入全搭进去还不够。
还有,研制和生产织布机、招揽织户、进购蚕丝棉花等费用,还有各个商铺进购货物的费用,没有两三年,这钱压根就赚不回来。
这样猛搞下去肯定不行,所以,张斌决定,召集所有参与经营的股东开个会,商讨一下发展大计。
东盛堂参与经营的股东其实就是几家占有股份比较大的家族,也就是占一成股份的黄家、张家、郑家和占半成股份的骆家、曹家、毕家、戚家、俞家、毛家。
这次参加会议的就比较多了,不但有股东代表还有直接参与经营的大掌柜。
张家有张斌和大掌柜张三、张军;
黄家有黄老爷子和大掌柜黄鹏、黄程;
郑家有郑芝龙和大掌柜郑芝鹗、郑芝鹄;
骆家骆养性来不了,只来了大掌柜骆养德和骆养廉;
曹家曹化淳也来不了,只来了大掌柜曹化春和曹化雨;
至于另外四家,还没有大掌柜,只是来了毕懋康、戚元功、俞成龙和毛承祚作为代表。
召集了十来天,所有与会人员终于到齐,这天上午辰时,会议终于开始了,总督府硕大的会议室几乎坐满了人,一开始却只有张斌一个人翻账本的声音。
张斌翻了大约一刻钟,终于合上账本严肃道:“现在东盛堂发展有点乱,盈利的地方很少,大家都在使劲投入,却没有什么利润,如果没有外部资金注入,恐怕有一大批分号要关门,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盲目发展对不对呢”
众人闻言,无不露出羞愧的表情,他们的确有点盲目了。
张斌叹息道:“这个也不能怪你们,我也有责任,在珠海的问题上我就犯了和大家同样的毛病,步子迈太大了,毕竟东盛堂生意做的太大,各方面都要注意。”
的确,东盛堂生意做的非常大,五六百万两收益已经相当于后世上百亿的收益,也就是说,东盛堂去年就相当于后世一个排名五百强的大型跨国公司了
这一年来,经过疯狂扩张,如果不出问题,恐怕收益都要超过千万两了。
可惜,偏偏出问题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其实,解决的办法张斌已经有了,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见众人都露出羞愧的表情,他这才郑重道:“这次算我们运气好,因为在广东剿灭匪盗和收拾土豪乡绅时我截留了几百万两作为军费,借用一下这笔钱,还不至于出现分号倒闭的情况。”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庆幸的表情,原来还有钱,这就好办了。
张斌紧接着又严肃道:“这次我们要记住教训,以后不能再乱来了,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追究责任,也就是说,以后各大掌柜都要对自己所管辖的区域负责,亏了,就要撤换掉。为此,我将各大掌柜负责的区域划分一下,以后,各大掌柜都负责自己的区域,不要再像现在一样,一个区域有几个大掌柜在开分号。”
区域负责,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在坐众人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张斌紧接着便直接分配道:“福建和江西由大掌柜黄鹏负责,广东和广西由大掌柜黄程负责,南直隶和浙江由大掌柜曹化春负责,北直隶和山东由大掌柜曹化雨负责,陕西和山西由大掌柜张三负责,河南和湖广由大掌柜张军负责,云南和贵州由大掌柜骆养德负责,四川由大掌柜骆养廉负责,南洋由大掌柜郑芝鹄负责,东瀛和朝鲜由大掌柜郑芝鹗负责,大家记住了吗”
各大掌柜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张斌最后道:“以后大家都管好自己的区域,其他人的建议,你们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总之自己的区域自己负责好,别的我就不多说了,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所有大掌柜都必须来这里汇报,我们各家各派一个代表听取汇报,考核业绩。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
第二十五章霸临平户藩
平户岛位于九州岛西北角,而平户城则位于平户岛北端,与九州岛隔海相望的一个港湾中。
这里是肥前国大名,平户藩藩主松浦氏的主城,原本也算是一座比较有名的雄城,但是,摄政关白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当上了幕府大将军,原本亲近丰臣秀吉的松浦氏为消除德川家康的猜忌,主动将平户城烧了,这样才保住了松浦氏的领地。
这会儿历经二十余年,在德川幕府的同意下,松浦氏又开始重建平户城了,不过,东瀛人建城可没大明那么快,建了几年,也只是把城墙修好而已,什么箭塔,城楼还没开始建。
这天上午,平户城外的港口突然来了一艘车轮舸,夹杂在一堆帆船和划桨船中间不免显得有些怪异,不过,平户这里本来就是大明走私船云集之地,大明制式车轮舸倒也不是很罕见,所以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车轮舸靠近码头以后,从上面下来的并不是大明商贩,而是地地道道的东瀛人,从他们的服侍和动作就能看出来,绝对不是大明那边过来的。
这帮人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一行三十余人抬着十来个箱子下了船,直接走到港口旁的城门边,找了块空地,将箱子整整齐齐的摆那里,然后就围到一起开始东拉西扯,貌似是在等什么人。
这会儿东瀛早已过了战国时代,承平了二十多年,所以,各处城池的防守都比较松懈,像平户这样远离江户的边远城市,如果不是因为来往的商贩比较多,甚至城门都不会有人值守,这个时候城门也只有一个武士带着十余名足轻在值守。
一切好像很正常,过了大约一刻钟又有一艘车轮舸进入港口,靠上码头,上面又下来三十余人,他们同样抬着十来个箱子与起先的三十余人聚集在一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