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6(2/2)
但是,紧接着,建奴就开始清查了,没有按命令执行的,一家老幼,全部处死
一家又一家,不知道杀了多少家,大家终于怕了,母亲就那么含泪看着他,不舍的离去了。
父亲、母亲、姐姐,张盘在心里一个个念着亲人的名字,常年没日没夜的劳作,心神俱疲,父亲和姐姐的样貌他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唯有母亲那不舍的眼神深深的刻在他脑海中。
“张盘,你怎么了,又想亲人了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是柱子,跟他一样,都是镶白旗牛录古尼音布的农奴。
张盘抹了把泪水,微笑道:“没什么,都过去了,我们终于逃出生天了。”
柱子感慨道:“是啊,我们终于逃出来了,这都在海上飘了半个月了,他们也不知道要把我们送到哪里去。”
张盘无所谓的道:“不是说了吗,福建东番卫,不管是哪里,总比辽东好。”
柱子跟着点头道:“是啊,只要能逃出那个鬼地方,去哪里都行。”
正在这时,甲板中间的船舱前突然响起一声大喊:“吃饭了,吃饭了,大家都拿着碗,排好队,不要挤啊。”
这都吃了半个多月了,大家早已不是刚从辽东逃出来那会儿,看见白米饭就会发疯的那种了,所有人都老老实实走到放碗筷的地方,从箩筐里拿起一副碗筷,老老实实的在甲板上排起了长队。
这艘大福船上总共有两百多辽东逃出来的平民,一个老人都没有,小孩也不多,大部分都是十多二十岁的年轻人,连三十岁以上的人都很少。
打饭的士卒也相当熟练,那饭勺和菜勺飞舞起来,让人眼花缭乱,很快,便轮到柱子和张盘了,前面柱子刚把碗伸出去,便忍不住问道:“大哥,还有多久到地方啊”
那打饭的士卒飞快的给他装了一大碗饭,又将饭碗伸到旁边接了一大勺菜,随即飞快的把大碗递给柱子,这才微笑道:“快了,赶紧吃啊,可能等一会儿就到了。”
柱子闻言,端着碗跑到一边,飞快的吃起来。
张盘走上前把碗递出去,微笑道:“大哥,你不是开玩笑的吧,还能一会儿就到了吗”
那盛饭的士卒飞快的打好饭菜,递到张盘手里,随即微笑着回道:“真不是开玩笑的,按这路程算,这会儿也该到了,这海上也没个参照,谁知道呢。”
张盘接过大碗,飞快的让到一边,以免挡了后面人的路,听完那打饭的士卒回答,他才微笑着点了点头,向柱子身边走去。
这些明军士卒都很随和,你问什么他们都会回答,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开玩笑,可能他们也不知道答案,所以干脆开个玩笑算了。
不过,这次还真不像是开玩笑的。
真的要到了吗
张盘不由有点激动起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真是让人期待啊。
他端起白米饭,飞快的吃起来。
米,是上好的江南大米,老大一碗,少说也有一斤,要换做以前,他想都不敢想,这么多大米,都够他熬十多天稀饭喝了,现在却是一顿饭的量。
菜,是他最喜欢吃的土豆炖鸡肉,虽说饭上面盖的一层大多都是金黄的土豆泥,鸡肉就那么一块,张盘也吃的津津有味。
这几年,他哪吃过什么真正的菜啊,最多也就是捡点诸申丢掉的烂菜叶子,煮点菜汤喝,连盐都没有,哪像这土豆泥,不但盐味适中,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听船上的士卒说,这是从洋人那里进购的香料,金贵着呢,一斤就要几钱银子
听他们说,这些都是福建巡抚张大人特意给他们准备的,就怕他们吃不好。
这福建巡抚张大人真是大好人啊,像辽东巡抚,辽东平民基本上听都没听说过,还管你吃的好不好,你有没有吃的,他都不管
这也正是张盘对新生活充满向往的原因,在这么一个好官治下生活,比起辽东,那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他飞快的把饭吃完,然后把鸡肉丢嘴里,美滋滋的嚼起来。
这鸡骨头还没完全嚼碎,中间桅杆上突然传来一声大喊:“到了,东番北卫,鸡笼港,到了。”
听到他这声大喊,甲板上的人都兴奋的站起来跑到船舷两侧,伸着头,往前方看去。
果然,前面隐隐出现一条黑线,那应该就是海岸了,东番卫,终于到了。
辽东就是边镇,对大明的卫所他们并不陌生,在他们想来,东番卫应该就跟金州卫和复州卫差不多,也就比一般的县大一点,能容下船队这上万平民就不错了。
这时候,前面又传来呼喊声:“乡亲们,排队了啊,排成十二列方阵,把总大人有话跟大家说。”
排队,也是这些天船上所有平民唯一的要做的事情,或者说是训练,每天早上船上的士卒都会把大家召集起来,操练一个时辰队形,不管男女老幼都要操练,也就是多少多少列方阵,排整齐就行了。
十二列方阵是操练的最多的,船上所有平民都很熟了,甚至自己大概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大家都记得了,很快,所有人就排成了长长的方阵,整整齐齐,看上去还像那么回事。
大家刚排好,一个身着鱼鳞甲的明将便带着一队士卒来到阵前,他大致看了一下阵形,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朗声道:“乡亲们,大家应该都听到了,东番卫到了,前面就是东番后卫鸡笼港,不过呢,我估计,这里怕是安置不了你们这一批了,因为前面我已经送过几批过来了,上次这里就说人满了。”
他的话刚落音,所有平民都大惊失色,安置不了了,这是什么意思,那他们怎么办
那把总见大家的表情,连忙解释道:“大家不必惊慌,东番卫并不止一个东番后卫,地方有的是。”
这时,队伍中有个小伙子突然把右手抬起了,高高举过头顶。
那把总见了,微笑着点头道:“嗯,你说。”
那小伙子鼓起勇气道:“大人,我想问一下,东番有几个卫所啊,能容的下我们不”
那把总继续微笑道:“东番总共有九个卫所,良田上千万亩,大家不用担心没地种。”
九个卫所,上千万亩良田,那不是跟辽东差不多大
所有人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这么大地方,他们这一万多人还真不用担心容不下。
紧接着,那把总又朗声道:“我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想跟大家说一下,等下到了鸡笼港,大家都不要激动,也不要急着往船下面跑,我估摸着,很有可能,你们会被安排到其他卫所的驻地去,这船,你们怕还得多坐几天。大家记住啊,不要急,不要乱,如果要下船,我会跟大家说的,好了,解散。”
不久,船队便来到鸡笼港外的社寮岛附近,果然如那把总所料的一样,船队还没有进入港口,就有几艘快船迎面而来,不一会儿,旗舰那边便发出旗语。
桅杆上的传令兵回了个旗语,随即便对下面仰头张望的把总道:“传巡抚大人令,这一批平民安排到东番中左卫,船队向右,先去东番后卫中左所补充粮食和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