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2/2)

目录

魏忠贤这会儿的想法是什么,同样是个千古之谜。

传闻,他准备谋反了,自己当皇上,立亲侄子魏良卿为太子

这个传闻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天启的三个皇子都莫名其妙的死了,天启也莫名其妙的死了,甚至皇后怀了太子都被他和客氏给整堕胎了

而他,自封九千九百岁,又将他的侄子魏良卿加封宁国公,并让魏良卿代替天启去祭天。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天启一死,他九千九百岁加一百岁,当个万岁不行吗

他侄子魏良卿从宁国公进为太子,不行吗

或许,他认为行,只是他算漏了信王朱由检,更算漏了英国公张维贤。

又或许,他压根没有想过造反,天启和三个皇子真的都是意外。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他的确是权倾朝野,崇祯要收拾他,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崇祯选择了安抚和麻痹他。

安抚和麻痹貌似很成功,魏忠贤并没有什么异动,双方都很有默契的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不去打破。

这会儿,崇祯对魏忠贤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奏折不再由魏忠贤批阅了,而是他自己亲自批阅。

用他的话说,是怕魏公公累着了。

魏公公当然不怕累,但是,皇上坚持要自己批阅,他也不好当面顶撞,只能玩点阴招了。

比如,给崇祯上的很多都是难以批复的奏折,你批啊,反正奏折是我递上来的,我叫他们专门给你挑解决不了的,看你还批不批了

这天,崇祯正在御书房皱眉看着一份份奏折,脸上满是阴云。

这些奏折里,有的压根就没法批啊

比如,土司安邦彦谋反,云南、贵州各都司卫所请朝廷调集大军,组织围剿。

这都一年多了,还没解决,魏忠贤的意思,没钱,也没人

比如,辽东十三营将士请求拨付饷银,因为他们已经三个月没发饷银了。

这个怎么批复,魏公公早就说了,这会儿,国库没钱。

比如,陕西巡抚乔应甲奏报,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众谋反,请朝廷派大军征讨。

还没没钱,没人。

又比如,福建都司都指挥使洪先春奏报,海盗郑芝龙占据中左所,海盗刘香威逼万安所,海盗李魁奇威逼崇武所,请朝廷组织大军围剿。

还是没钱,没人

大明各地烽烟四起,朝堂上下阉党横行,怎么办

崇祯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叹息道:“伴伴,你来看看,有什么办法没”

陪侍在一侧的,正是曹化淳,崇祯刚继位,就派人快马加鞭把他和王承恩从金陵招回来了,这会儿正是他们照顾着崇祯的饮食起居,有着两人给他试毒把门,他才敢吃宫里的东西,在宫里睡觉

曹化淳闻言,恭敬的走上前,拿起奏折一份份的看起来。

云贵这山高路远,朝廷又没钱又没人,有什么办法

辽东十三营这,还是没钱啊

陕西白水农民造反,还是没钱没人啊

福建海盗郑芝龙占据中左所

看到这份奏折,曹化淳眼前一亮。

他回京城之前,张斌正好跟他提及过,家乡福建这会儿海盗闹的很凶,他很想去统兵剿灭海盗,保家乡安宁

曹化淳毫不犹豫的道:“皇上,微臣在金陵认识一个人,他或许能解决福建的问题。”

崇祯闻言,略带激动道:“噢,是谁”

曹化淳恭恭敬敬的将张斌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特别说起了张斌当知县的时候就亲自率领乡勇击退过海盗。

崇祯闻言,并没有立即下旨,他犹豫了一下,随即道:”速派人传朕口谕,招南都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张斌回京,朕有话要问他。“

第二章吹出一片天

秋高气爽,马蹄轰鸣,这日正午时分,涿州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行十余骑正策马狂奔,直趋京城。

打头的是一位京营的千总,紧随其后的,赫然是南都兵部职方司郎中张斌。

此刻,张斌的心情十分的复杂,他没想到,崇祯这么快就派人来传召他了。

要不是前来传召的京营千总带着曹化淳的亲笔信,他都以为是吴文杰在找人阴他呢。

这会儿的京城可不是个好去处,崇祯依靠英国公张维贤的扶持才刚刚登上帝位,虽说京营兵马皆在张维贤的掌控之中,但是,满朝文武、锦衣卫、东厂番子,甚至是皇宫中的太监宫女,可都是魏忠贤的人。

曹化淳在信上已经暗示他了,皇上找他就是为了福建的事,但是,这时间不对啊,这会儿崇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连口谕都要请张维贤派京营的人马传达,把自己招回来,能干嘛

历史上可是直到崇祯元年,他完全掌控了朝堂大权,才陆续派出袁崇焕、熊文灿、杨鹤、朱燮元去解决辽东、福建、陕西和云贵的问题,这会儿他就算想提拔自己当福建巡抚,那也得魏忠贤同意啊

张斌正思索间,京城已然在望,有京营千总在前面引路,自然是无人敢上来盘查,一行人从广宁门进入外城,又从北边穿过宣武门进入内城,直接来到英国公府。

这是英国公的意思,皇宫这会儿可不能随便进,里面的情况很复杂,魏忠贤手下的人和英国公手下的人正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张斌这个“外人”冒冒失失的跑过去,恐怕是很难见到皇上。

还是那个大堂,张维贤还是慈祥的坐在那里,全然没有因扶新帝上位而骄横跋扈又或傲气冲天,或许,对于他来说,扶持皇室,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勋贵的存在,不就是为了给皇室保驾护航嘛。

双方一番见礼之后,张维贤便关切道:“双全,这一路疾赶,很辛苦吧,吃饭了没,要不要先吃点饭休息一下”

这一路,的确很辛苦,金陵到京城可有两千余里,张斌一行人,不到五天便赶到了

这几天他们都是天一亮便爬起来,一路狂奔,中途都不曾停歇,中午也就在马上吃几口干粮,直到天黑才会找个驿站歇脚,第二天天一亮,爬起来继续,骏马都换了五批了,人有多累可想而知。

但是,张斌却不想休息,他就是想让崇祯看到他的辛苦,看到他的积极,皇上你一道口谕,我便拼命的赶过来,这是多么的恭敬,多么的忠诚。

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现在,崇祯缺乏的正是这种忠于他的臣子,要知道这会儿满朝文武都在仰魏忠贤的鼻息呢,还没什么人把他这个十几岁的皇上当回事,这会儿表现的恭敬才有意义,等他真正掌权了之后,大家在他面前都恭敬的不得了,再表现就没多大意义了。

想到这里,张斌装出恭敬的样子,郑重道:“皇上召见怎敢怠慢,晚辈还是先去见皇上吧。”

小伙子,有前途,张维贤欣慰的点头道:“好,来人,去请骆养性骆大人过来。”

骆养性崇祯朝的锦衣卫指挥使

这会儿他应该是个失意的执跨吧,他父亲骆思恭正是上任锦衣卫指挥使,但是,因为不愿意伙同魏忠贤残害东林党,被魏忠贤给撸了。

这家伙当上锦衣卫指挥使之后倒没什么太大的劣迹,就是贪腐有点严重,说白了就是贪财,残害忠良的事情他倒是没做过。

贪财,好啊,以后,只要自己掌握的海外贸易,钱多的是,或许可以通过钱将这家伙诱上自己的战车,崇祯朝的东厂提督曹化淳已经拉拢的差不多了,如果能把锦衣卫指挥使也拉过来,以后掌权就更容易了。

张斌便思考着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