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分节阅读 39

分节阅读 39(2/2)

目录

张斌正迷糊着呢,他原本以为黄氏会喝斥他几句,让他睡觉,却不曾想,黄氏只是交待了几句便不见了。

这会儿,他看着眼前的酒菜和羞答答的小云,不由更迷糊了。

他忍不住问道:“小云,母亲这是什么意思啊”

小云闻言,扭捏了半天,这才低声道:“母亲让我陪你喝两杯,然后,然后睡觉。”

喝两杯,然后睡觉

张斌晃晃悠悠的体会了一会儿,猛然明白过来,这意思,是让小云跟他圆房啊

其实,府邸置办好以后,他就偷偷问过黄氏了。

他的意思,既然洪蓉儿那边还要等三年,不如先把纳妾的事给办了。

黄氏却告诉他,这样不行,按规矩是先娶妻再纳妾,没有正妻点头,就不能纳妾。

张斌真不知道还有这规矩,怎么办呢

黄氏的意思,先将就着在一起过得了,到时候再补办个宴席就行了。

张斌也想啊,问题人家小姑娘害羞啊,每每都是欲迎还拒的。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会儿人家连个名份都没有,张斌还真不好意思强求人家。

就这样拖了一个多月,今天,看这架势,怕是要成了。

想到这里,张斌顿时感觉浑身跟起火了一般的热。

喝两杯,好啊,那就喝两杯。

两杯酒喝下去,结果如何,就不用说了,反正,第二天一早,张斌是神清气爽的起来了,小云却是躺那儿不肯起来。

自从在这安家之后,张斌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他都会抽半个时辰时间锻炼一下身体。

他感觉,就现在这身板,上战场还真不行,就像上次,他明明看见一支箭向自己射过来,却劈不中,还把手臂射了个对穿。

其实,这利箭并没有那么难挡,除非是从背后暗箭伤人,一般将领,一两支箭正面射过来,还是能劈开的,但是,张斌这副身体实在是太差了,明明看到了利箭,反应速度和体力却跟不上,白白挨了一下。

所以,他决定锻炼身体,不说练成什么绝世高手,至少,身体素质要达到正常士兵的水准,不然,上了战场就是个累赘。

这天早上,他正在后院的小花园里拎着两个十来斤的石锁在那练臂力呢,谢正阳突然跑过来拱手道:“大人,定远那边有消息了。”

定远是戚继光的老家,张斌跑南直隶来除了找曹化淳,最重要的就是找戚家军的将领了,因为不管是明末,还是整个有明一朝,最强的就是戚家军,没有之一。

戚家军的战力那可真不是吹的,倭寇、海盗、蒙元铁骑、东瀛水军、后金铁骑,他们都正面硬刚过,他们总共才几千人马,前前后后被他们干掉的敌人却有十多万

戚家军可以说是无敌铁军,只要能训练处一支战斗力犹如戚家军一样的军队,横扫天下,并非不可能,所以,他想找到戚家军将领,好好笼络,让他们来帮自己操练军队。

但是,他在金陵,想尽办法,打听了个把月,一个戚家军的将领都没打听到,貌似,浑河血战,戚家军最后三千精锐,连带所有在役将领,全部阵亡,一个都没留下来

戚继光的五个儿子倒是留下来四个,问题,他们都没有在戚家军服役过,而且,他们都在山东登州卫,这会儿,他压根就够不着。

最后,张斌没了办法,只好派人去戚继光的老家定远打听了。

因为,据传闻,戚家军有几个将领就出自定远,其中,浑河血战,率领戚家军与后金铁骑硬刚的,就是戚继光的侄子戚金,而戚金的籍贯正是凤阳府定远县。

打听了这么久,终于有消息了,张斌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定远还有戚家军将领的后人吗”

谢正阳肯定的点头道:“有,戚金的三个儿子,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都在定远。”

第十七章吃了个瘪

张斌决定亲自去趟定远,因为他很想训练出一支无敌铁军。

训练军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些幻想着拿本纪效新书就能训练出一支如同戚家军般无敌铁军的人,脑子绝对有病。

明末的名将并不少,他们肯定或多或少研习过纪效新书,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能操练出一支无敌铁军呢,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原本是想找个曾经在戚家军服过役的将领,但是,凭他现在的势力,要找到很难,现在好不容易有点眉目了,他自然要亲自去看看。

定远离金陵并不远,总共也就三百多里路,快马加鞭的话,一天就能到,再加上定远还处于南北直隶的连接线上,交通十分便利,走驿站也相当的方便,所以,张斌听了谢正阳的汇报之后,考虑不久,便直接对谢正阳道:“小六叔,你让张差他们赶紧备马,留两个人看家就行了,其他人全部跟我去趟定远。”

这一路并没有什么危险,谢正阳也没有劝阻张斌,他闻言,点头应了一声,便匆匆去找张差等人了。

张斌则飞快的回到卧房,换了身衣服,又跟小云她们交待了一下,随即便往大门口走去。

由于府邸较大,里面马匹还是备了不少的,很快,谢正阳便带着张差他们,牵着八匹高头大马赶到门口。

张斌直接接过缰绳,大喝一声:“走。”

随即便翻身上马,直接往北奔去,他身后,谢正阳等人纷纷上马,跟了上来。

如果明朝初期甚或是明朝中期,张斌这么一点手续都不办,直接出金陵城,绝对会被巡检司逮回来治罪,但是,这会儿就不一样了,他这个南都兵部的员外郎,只要不出南直隶地界,一块腰牌足以通行无阻。

一路还算比较顺利,应天府巡检司的人是遇到过几波,但一看他的腰牌,都没敢吱声,当天晚上,一行人便赶到了定远城外的驿站。

明朝的驿站可不同于其他朝代,明朝的驿站不但有传递公文的功能,还有军需物资、朝贡物资等货物转运的功能,还有接待来往官吏的功能等等。

也就是说,明朝的驿站是集邮递、货运、住宿、导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机构。

如此多的功能集于一体,就注定了驿站的规模肯定小不了,那油水同样也小不了。

明朝初期,对驿站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曾规定,非军国大事,不得给驿,也就是说,不是国家大事,你就不能动用驿站的这些功能。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对驿站的管理基本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各级官吏,都利用驿站管理的漏洞,钻空子,捞便宜。

像大名鼎鼎的徐霞客曾在广西游历,他寻芳览胜,纯属“个人行为”,本来无权使用公家驿站,但是,他凭着地方官员赠送的“介绍信”,一路上招摇复逍遥,不仅住宿费用全免,还动辄要使用夫役,甚至还要求“百姓送鱼送肉,煮蛋献浆”。

正德年间,还发生了多起太监到各地驿站勒索驿银、捆打驿官的事件,最有名的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刘允借奉命去西藏迎接活佛之机,在沿途各驿大肆挥霍,仅在cd驿,就日支驿粮百石,蔬菜银100两,一趟来回竟用银高达13万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