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2/2)

目录

说罢,他便带着谢正刚和吴士琦他们迎向赵彦。

张斌之所以让他将人集合到后山,是为了开出更多的试验田,按土豆和红薯下种的标准,一般一亩地要用将近三百斤种子,当然,那是亩产四五千斤的播种量,他这只要求亩产两千斤倒是没必要栽那么密。

张斌已经想好了,再开八亩地,加上昨天开好的这两亩,总共十亩,每亩播种大概两百斤种子的量。

这土豆和红薯对土质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含沙量高,比较蓬松的土地最好,张斌带着百来号人在后山转了一大圈,让人到处挖坑查看土质,最后确定就在一处山溪旁开上八亩山地,同时在溪水中段挖个大储水池,这样浇起水来也方便。

安排好一切,张斌便带着谢正刚和吴士琦他们回到陈盈盈家,这会儿还不到午时,离吃饭还早,他干脆跑到自己房中将选地的注意事项记录了一遍。

做完这一切,他又想起了陈盈盈,正好他们兄妹正在厨房中做饭,他交待了一声,便独自一人火急火燎的走进厨房,这会儿,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谈恋爱的初哥一样,心中激荡不已。

厨房里,陈志正在烧火,陈秀秀则乖乖的坐在他旁边的小板凳上,伸出小手在那里烤火,而陈秀秀刚把米淘完,下了锅,这会儿正准备做菜呢。

看到了动人的身影,张斌忍不住走近去,亲热的道:“盈盈,准备做什么菜啊”

陈盈盈拿着洗好的几块风干肉,红着脸,尴尬的道:“县令大人,我们家实在是没什么好吃的,除了您带来的肉,就只有咸泡菜了,不知道县令大人吃不吃。”

张斌闻言,饶有兴致的道:“哦,咸菜啊,在哪里,我尝尝。”

他其实并不是想吃什么咸菜,而是想撩一撩陈盈盈。

陈盈盈闻言,放下手中的风吹肉,带着他来到厨房的角落里,打开一个半人高的大瓷坛子,指着里面道:“县令大人,就在里面,要不您自己拿一下,我手脏。”

张斌闻言,凑上去往里看了看,也就是些青菜萝卜什么的,这会儿都泡的黄黄的,略带点酸气。

他假假意思从里面捏起一根萝卜条,放嘴里就是一顿嚼。

嗯,很淡,比小六婶做的淡的多。

咸菜,咸菜,不咸一点感觉就没那么好吃了。

他忍不住提醒道:“这盐放的有点少吧”

陈盈盈闻言,颇有些凄凉的道:“县令大人,我知道要放多少盐,只是这么一大坛子水,如果要调的咸咸的,起码要放两三斤盐,我们,我们买不起。”

张斌闻言,心中一凛,竟然连盐都吃不起

他抬眼往了往四周,貌似除了这一坛子咸菜,再也没有其他什么吃的了,他有点苦涩的问道:“你们每天除了吃咸菜,还吃点什么”

陈盈盈天真的回答道:“还有稀饭啊,光吃菜怎么吃的饱。”

张斌闻言,心中一酸,每天就是稀饭和咸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日子过得是何等的艰辛啊

这会儿旱灾和兵灾还没来呢,一旦旱灾爆发,兵灾降临,这些平民百姓恐怕是稀饭和咸菜都没得吃了,那,将要饿死多少人啊

一瞬间,他感觉到一股沉重的责任落到自己的肩上。

不,他绝对不允许饿殍遍野,流民遍地的惨况出现。

大明的亿万子民还等着他去拯救呢,自己这几天怕是日子过的太舒坦了,竟然忘了民间的疾苦,开始沉迷美色了

他缓缓站起来,沉重的道:“咸菜,多盛点,我要好好尝尝。”

说罢,漠然转身,向外走去。

陈盈盈看着他的背影,莫名感到一阵失落,县令大人这是怎么了,刚还满眼热切呢,看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怎么突然之间就变的冷淡了

第三十六章匠户苦

这日辰时,张斌又在琴治堂中翻起了黄册。

或许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并没有命人把堆起来足有一米高的黄册目录抱过来,更没有让人把所有黄册都搬过来,他的面前只有一本黄册。

但是,光是这一本黄册却看得他眉头深锁,愁容满面。

他看的是平阳县的匠户黄册,这土豆和红薯种子都已经种下去了,试种的山地也开好了,就等种苗长出来移植了,产量方面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接下来就应该考虑烤红薯的炉子和叫卖的小板车的制作问题了。

为此,他专门令人取来了平阳县的匠户黄册,准备从中挑选出几个生活比较困难的铁匠和木匠,让他们来估个价,等筹到了钱再把这两个活包给他们。

他之所以眉头深锁,倒不是因为铁匠和木匠太多了,难以抉择,而是因为铁匠和木匠太少了。

整个平阳县竟然只有五个铁匠,三个木匠,这他吗到底怎么回事啊

他反复翻了两遍,仔细确认了一下,真就五个铁匠,三个木匠。

这本黄册中登记的匠户也不是很多,整个平阳县所有匠户加起来竟然还不到五十户

其中最多的是织匠,总共有十多户,还有什么竹匠、瓦匠、石匠、船匠、扇匠、棺材匠这些,他倒是能明白是干什么的,还有什么箬篷匠、芦蓬匠、五墨匠、双线匠什么的,他压根就不明白是什么个意思。

他乃乃的,当个县令还真不容易啊,不但要熟悉大明律、问刑条例、明会典、真犯、杂犯死罪条例、充军条例等律法,还要大致了解六部的规章制度。

他知道,六部的规章制度汇集到一起就是明条法事类纂,这书他有,但是,没时间看啊,那可不是一本两本,而是几十卷,原来的县令张斌也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吏部和户部的规章制度,因为一个涉及到升迁,一个涉及到收税,不看不行。

这匠户可是归工部管的,工部的规章制度,没事谁去看啊。

想起书架上一排一排的规章制度张斌就头疼,干脆,叫人来问得了,工科书吏肯定知道,不然他没法干活。

想到这里,他对着门口大喊一声:“来人。”

张差应声而入,拱手作揖道:“小的在。”

张斌直接挥手道:“去,让工科书吏刘芳远过来一趟,本官有话问他。”

张差道了声遵命,飞快的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工科书吏刘芳远应命而来,他站在书桌前恭敬的拱手道:“小人刘芳远参加县令大人。”

这六科书吏只是吏不是官,并没有什么功名,张斌倒不用对人家太客气,请坐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