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分节阅读 10

分节阅读 10(2/2)

目录

要是乡绅土豪或者书香门第之家出的举人,自然是不用种地的,但是,一个县又能有几个乡绅土豪,又能有几家书香门第,而且,他们的后人也不一定就能考中举人,所有,举人中穷苦出身的还是很多的。

中举之后并不是科举的尽头,上面还有进士,只有金榜提名,进士及第,才能步步升迁,做上高官,所以,一般人中举之后大多会选择继续参加科举,去博取进士功名,很少有人会直接以举人的身份步入仕途。

穷苦人家出身,又没步入仕途,除了种地,还能靠什么维生呢

所以,举人种地并不奇怪,至少在明朝前期是这样的。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他们又多了一条出路,那就是拜师。

拜入朝廷大官门下,不但对以后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他们的收入来源也解决了,因为他们的恩师基本都会利用他们免税的额度去接收下面人的投献,这样他们就能从中抽取一定的利益了。

所以,到了明朝后期一般贫苦人家出身的举人都会拜个恩师,然后靠投献所得维持生计,继续苦读,争取考上进士功名。

张斌看到这几个人,心里不免有些膈应。

他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在助纣为虐,是在帮钱谦益兼并土地,侵吞大明的税赋

但是,有些时候,有的事情,你明明不喜欢,还得去做,因为你不做就会面临你不想看到的结果。

张斌现在也是不得不做,因为以他现在的身份,东林党他根本就惹不起。

如果他像个愣头青一样,为了眼前这点小事,不顾后果,硬要跟徐辉或是赵穆对着干,甚至收拾他们,那么,他不但拯救不了大明,就连他自己他都拯救不了

这个时候,他只能尽量配合着赵穆把田地拿下来,以免今后被钱谦益给踩死,然后,他还得帮那个禽兽不如的徐辉洗脱罪名,以免现在就被徐大化给弄死了。

人生真是充满了无奈啊,张斌边在心里感叹,边配合着赵穆将两千多亩田地转到钱谦益四个门生的名下。

黄册,倒不需要他来动笔,自有主薄黄培文代劳,他只要在相应的地方签上自己的大名又或是沓上知县的大印就行了。

他实在感觉无奈又无聊,不得不给自己找点事情干,慢慢的,他将注意力集中在黄册的内容上。

要说这黄册记载的还真是详细啊,摆在他面前的就是改好的一份黄册。

一户许应弦,五口,温州府平阳县民,儒籍,举人。

男子两口,成丁一口:本身三十二岁。

不成丁一口:男小棒槌,三岁。

妇女三口,大二口,妻三十岁,妾十八岁。

小一口:女馨香七岁。

事产瓦房四间,南山以北三里许田二十五亩二分四厘五毫。

右户帖付许应弦收执,准此。

这是原来老的,上面还盖着前任知县的大印和原来户科书吏的大印。

另外一份是新的,前面籍贯、丁口等都没变,只是各人的年龄做了相应的修改。

等户科书吏将四人总共十六份黄册做出来,外面赵穆的银子也送过来了,像点数、核对、入库的事情都有相应的官吏处理,张斌也不需要亲自动手,他只要在一旁监督着,随后盖上大印或者签上大名就行了。

等黄册改好,各种手续办完,接下来就是户科书吏带着鱼鳞图册陪同赵穆等人去接收田地了,那些田地原本是金山卫的,隔平阳县城足有几十里远,张斌是懒得去了,他干脆直接令县丞胡江代为随行监管,反正胡江不是赵穆的人,倒不怕他们搞什么幺蛾子。

两千多亩地就这样变成了免税田,看着兴高采烈的跑去接收田地的赵穆等人,张斌不由长叹一声,唉,助纣为虐啊

第二十章恐怖的土地兼并

有很多书上说,明朝亡于土地兼并,那么明末的土地兼并到底有多严重呢

张斌亲自帮人完成了一次土地兼并之后,隐隐有一种助纣为虐的负罪感,让他内心久久难以平静,他很想做点什么来改善这种状况。

送走赵穆等人后,他便回到退思堂沉思起来,他想了半天,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自己该干点什么。

最后,他明白了,因为他还不知道现在的土地兼并有多严重,自然是想不出什么对策的。

他决定,先搞清楚土地兼并的现状。

这个时候可没什么网络可以查询,也没有什么图书馆供人查阅,他只能问人。

想到问人,他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师爷吴士琦,这位老秀才的确见多识广,或许他对土地兼并的现状也比较了解。

找师爷吴士琦倒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的工作就是为张斌出谋划策,一般时候他都不会离开张斌太远。

很快吴士琦便来到退思堂中,张斌罕有的客气道:“吴先生,来,请坐。”

吴士琦有点受宠若惊了,他连忙道了声谢,这才在张斌的下首恭敬的坐下来。

在他来之前,张斌已经考虑过了,直接问土地兼并估计他还答不上来,因为这个时候貌似还没有土地兼并这个定义,张斌只能先试探道:“吴先生,不知你可估算过,我大明现在到底有多少进士,多少举人,多少秀才。”

吴士琦闻言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他沉思了一会儿,随即回道:“县令大人,这个,小人还真没估算过,只能大致猜测一下,不知可否”

能有个大概的数字就行了,张斌点头道:“恩,大致有个数就行了,你说。”

吴士琦连忙接着道:“这个进士好算一点,因为每届也就取三百左右,而以十届为期,大抵估算不会超过三千人。举人吗,各省情况不一,大点的可能每届取一百多人,小点的大概每届取九十余人,就按百人来算,两京十三省,每届就是一千五百名左右,十届加起来大致有一万五千名左右。至于秀才,每省的乡试每次大抵是两千余人,考虑到有多半没来,也就是五千人左右,两京十三省怕有七万多秀才。”

张斌闻言,立刻在心里默算起来。

进士每人免税两千亩,三千人就是六百万亩;

举人每人免税四百亩,一万五千人也是六百万亩;

秀才没人免税八十亩,七万多人差不多也是六百万亩;

总共加起来就是一千八百万亩,这个数字貌似有点不对啊

他不由追问道:“你可知道大明耕地总计有多少”

吴士琦闻言,为难的道:“这个,好像没个定数,太祖立朝之初计天下田,总共约有八百五十万顷,后面历代都略有增长,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