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5(2/2)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殷蕴母性泛滥地摸了摸傅磊的脑袋道:“以后你就在京城住下吧,以前有念过书吗,阿姨给你找一家学校念书好不好”
傅磊却是坚决地摇了摇头
殷蕴愕然道:“你不愿意”
“我答应过我爸,要把姐姐找回去的,明天我得带姐姐回去给他磕头上香”
殷蕴微笑道:“原来是这样,正好一明天也准备去苏省无为县,顺路载你一程,你们姐弟俩给父亲祭扫完后就跟着回京岂不正好”完指了指张去一。
“这行吗”傅磊一脸犹豫。
张去一微笑道:“怎么不行,你姐一直就住在我这里,跟我们就像家人一样,你以后就跟你姐一起住在这里吧,反正房间也多,不差你的那间”
“噢,那我再想想”
“不用想了,你姐肯定是不会跟你回无为县生活的,更何况她跟你回去无为县住什么地方”
傅磊顿时语塞,现在老家房子也被大水冲垮了,姐姐跟自己回去还真的只能露宿街头。
“就这么定吧,待会让你姐带上街买几套衣服”张去一站起来拍了拍傅磊的肩头,这子品性不错,值得自己帮他一把。
第二天,一辆低调的大众驶离了江家大院,负责开车的是钟叔。韦轻语坐在副驾上,而张去一、江建国和傅磊三名男子则坐在后座。
本来可以先乘飞机到芜湖机场,再坐车到无为县,能省不少时间,但考虑到这次是回老家看坟,有辆车代步会好点,所以最终决定自驾车。
当晚,张去一等人便进入了苏省范围,老天竟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势猛烈,而且后劲十足,整整下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还在析沥沥地飘洒着雨。
江建国本来就是苏省的一把手,这时不禁忧心忡忡,本来想打电话到水利厅问一问长江的水情,但一想到自己目前已经停职了,只好怅然作罢。
:感谢书友龙旗哥哥的月票。
第452章冤家路窄
风水学上有句古话:靠山者贵,临水者富。
这句话或许有些片面,但在华国这土地上,目前最富裕的两块地区无疑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历年雄踞国内生产总值的榜首。而且,通观古今,长江下游的苏浙两省,均是富饶发达的地区,有力地诠释了“临水者富”这句话。
不过,长江从苏省穿境而过,赐予了富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患。历史上,长江泛滥成灾的例子不胜枚举,所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所以从古至今,长江治水都是苏省官员们必须狠抓的头等大事,弄不好一场大灾,头上的乌纱毛帽就丢了。
毫无疑问,从四九年建国到如今,长江的治水成绩相当显著,像史上动辄淹死数万人的大洪灾再也没发生过。不过,苏省地势较低,河道纵横成网,湖泊星罗棋布,每年雨季到来,水灾几乎不可避免。
每到台风多发的夏季,苏省的官员们,尤其是水利系统的官员,神经都会绷紧,时刻关注长江的水情。江建国作为苏省的一把手,自然极为关心长江的情况,刚进苏省地界就遇到彻夜不停的暴雨,所以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当张去一等人到了苏省省会城市金陵,绵绵的细雨总算停歇,不过天空还是阴沉沉的。
江建国是苏省的一把手,由于担心露面会引起骚动,所以决定过金陵而不入,直接让钟叔驱车前往芜湖。
从芜湖过了长江大桥就是无为县了,但此时已经是傍晚了六点多了,所以众人决定先在芜湖休息一晚。
钟叔显然不是第一次载江建国到芜湖了,直接就把车开进了一家星级酒店的停车场。
当众人走进酒店的大门,那位大堂经理的表情瞬间亮了,显然认出了江建国,立即用对讲机了句什么,然后火急火燎地迎了上来。
“江书记,您这也是来视察无为长江大堤吗上面咋没事先通知呢,我们都没啥准备啊”大堂经理神色紧张地道,拿着对讲机的手都有点发抖。
张去一不禁暗暗好笑,虽然江建国是苏省一把手,但也不至于紧张成那样吧
江建国皱了皱眉道:“我又不是来检查你们酒店的卫生,你紧张什么”
大堂经理讪笑道:“江书记笑了那个”
“江书记,你这是搞突然袭击,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这时,一名满脸堆笑的男子快步迎了上来,锃亮的前额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气息有些喘急,很明显是跑过来的。
大堂经理见到此男,不禁松了口,恭敬地叫了声老板,然后识趣地退到一旁去。
此人正是这家酒店的老板尚福贵,以往每年江建国都会到无为县视察长江大堤,一般会在前一晚下榻这家酒店,每次都是老板尚福贵亲自出面接待。
尚福贵瞪了一眼大堂经理道:“愣着干什么,还不下去给江书记准备房间”
大堂经理期期艾艾地道:“老板,准备哪套房”
尚福贵训斥道:“你第一天来的吗自然是江书记上次住的总统套房”
“可是总统套房已经被谢书记的秘书预订了”
尚福贵暗暗恼火,真是个没眼色的废物,要不是当着江建国的面,他立即就把这蠢货给炒了,这时只好讪笑道:“江书记,原来那间房已经被订了,您看”
江建国淡道:“没关系,随便给我们开个套房就行”
“呵呵,江书记,真是不好意思,这次委屈你了”尚福贵陪笑着,又转头呵斥大堂经堂道:“愣着吃干饭吗马上去给江书记准备最大的高级套房。”
大堂经理分明感受到老板眼中的怒火,吓得急急跑了回去,心里郁闷到不得了。
“不是江建国已经被停职了吗不是明天去视察长江大堤的是谢洪志书记吗怎么江建国又突然跑来了”
这边大堂经理刚离开,酒店外便进来了一行人,尚福贵一见便面色微变。
这时走进来这一行人共有十数人之多,为首者是一名五十来岁的瘦削男子,正与身旁的人谈笑风生,而旁边的人都带着谦恭的笑容。
江建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