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枭宠狂妃:对门那个暴君 > 分节阅读 240

分节阅读 240(2/2)

目录

进宫之后她是皇后,越发的不用看别人脸子。

那林书薇就算是心机再深,在自己面前也只是一个奴婢,只要找准机会,让太后无法护着她,想要碾死她简直不要太容易。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说了,春信毕竟是好意。

用过早膳之后,云染正在看宫里的账册,秋禾这才回来了。

掀了帘子进来,蹲身行礼,这才说道:“娘娘,已经吩咐下去了。”说完看了皇后一眼,又道:“昨儿个,您让费南打听的事情打听出来了,的确是有人在大皇子身边说三道四,据费南所查,都跟宣王府的人有些关系,费南问娘娘怎么办”

“你跟费南说这事儿不用管了,我这里知道是谁就成了。”司空穆晟那边会动手,她就不多此一举了。

“是。”秋禾忙答应下来。

“大皇子那边你让费南多看顾些,出入宫廷,一定要让他派人保护。”

“是。”

“你先去吧,把梁嬷嬷叫进来。”云染挥挥手。

秋禾退下,把她干娘叫了来。

“老奴参见皇后娘娘。”

“嬷嬷起身,我这里有一桩事情要问你,这宫里的账册,我瞧着不太对头,这物价似乎比外头高得多。”云染一路管着家上来的,外头的东西什么价儿,那都是心中有数的。

宫里的价格比外头高了二成,这就不对头了。

云染将账册扔在桌子上,看着梁嬷嬷等她回话。

梁嬷嬷先是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皇后娘娘,心里却是暗暗吃惊,没想到娘娘这么快就看出来账本里的猫腻了。只是这事儿要怎么说呢

梁嬷嬷的手心里,慢慢的浸上一层冷汗来。

正文543:内廷秘辛

云染就那么坐着,看了梁嬷嬷一眼,就不再说话,眼神又落在了账册上。

她也是试探一下,看看梁嬷嬷知不知道这里的猫腻,没想到梁嬷嬷还真的知道。

这倒是让云染有些意外的惊喜,要知道宫里头的规矩多,这账册上的东西,历年来都是如此。

难道惠太后是个傻的,瞧不出来

那肯定不是。

那么就是这里头的事情,是云染不知道的。

她想要弄清楚的,就是宫里账册的章程。

比市价高二成,这每年宫里要多花多少银子出去。这些银子都去了什么地方,落在谁的手里了。

弄清楚了,心里才有章程。

至于弄清楚了,这事儿怎么处置,云染还得跟司空穆晟商议。

毕竟这不是小事儿,这可是大事儿。

梁嬷嬷想了好一会儿,这才苦笑着说道:“娘娘,您这真是为难奴婢了。这里头的事情,宫里的章程素来这样,文宗帝的在的时候,内廷府就是这样上折子的,文宗帝也是一样的批示下来,不曾改动。”

云染心里暗暗吃惊,这不是等于奉旨提价吗

怎么可能呢

“梁嬷嬷,你是皇上送来的,本宫也素来倚重你,今儿个问起这事儿,也只是想要知道这里头的根由,至于其他的没打算做什么。”云染先让梁嬷嬷安安心,毕竟她说的也是实话,事情没弄清楚的时候,她怎么会轻易地出手。

梁嬷嬷无奈的笑着说道:“娘娘,这事儿不是奴婢不肯说,而是说了也没什么用。这是历朝历代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多出来的两成,就是给底下的人吃的。”

云染前后两辈子也没有在宫里生活过,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不懂的,听了梁嬷嬷的话,不免有些奇怪,“既是这样,嬷嬷倒是说来听听。”

梁嬷嬷打量了一下娘娘的神色,瞧着还算平和,心里先松了口气,就说道:“娘娘,您想想,宫里上下这么多的奴才,足有几千人,内廷府那里宫里宫外周旋,更是磨盘般的转悠。若没有个利头,谁愿意干这样辛苦的差事,每天提着脑袋当差,为了不就是这个吗”

说到这里顿了顿,梁嬷嬷又道:“外头鸡蛋五文钱一个,宫里就敢上报十文,一片瓦十五文,就敢上报三十文,这多出来的银钱,不过就是上上下下分拿了,有了这份银子,他们才肯卖力气干活。说句不好听的,娘娘,给朝廷当官的大人们,哪一个不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惯例。”

云染沉默了,瞧着梁嬷嬷不安的样子,就对着她笑道:“你也不用担心,今儿个这话出了你的口,进了我的嘴,再也不会有被人知道的。”

“谢娘娘恩典。”梁嬷嬷想着这样最好了,不然这话传出去,内廷府的那帮孙子,还不得挤兑死自己。

看着皇后眉头紧皱,似是有些不解的样子,梁嬷嬷想着,自己既然踏上了皇后这条船,这辈子是下不来了,皇后好了,她才能好。

内廷府里门道多,倒不如趁机跟娘娘说说表忠心,慢慢的自己也就成了心腹了。

想到这里,便下定了决心。

梁嬷嬷轻咳一声,又开口说道:“娘娘可能不知道,大晋朝的皇商是不少的,都挂在内廷府下。”

云染轻轻颔首,“这个我倒是听说过,本宫父亲于经商一道有些心得,偶尔听他说过几次。”

梁嬷嬷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荣国公倒是个厉害的,忙逢迎几句。

云染看着梁嬷嬷这架势,倒是想跟她说秘辛的做派,就坐正了身子细听,果然,听着梁嬷嬷接着说道:“内廷府采办宫里的东西都是有一定的章程,这里头的手段也是多得很。

就拿往外支银子说,内廷府若是有银子第一便是拨付现款。第二便是折科,以物易物。第三便是提供货物的引子,让皇商凭物引到各地提取实物出售折换银子。还有一种就是赐爵授官,这种在大晋朝不太常见,但是前朝还是很盛行的。”

梁嬷嬷说到这里,忍不住的叹口气,“人人都想做皇商,奴婢记得文宗帝的时候,有一回南边的一商户凭着关系拿到了香蜡的买卖,一万两银子置办出了两万银子的货,送进宫来的东西,那真是不能看。香料里头木头多,蜡烛里头多柏油,这些都是最常见的。”

“难道这样的东西送进宫里,宫里都不查问的吗”云染是真的想不到会这么嚣张。

梁嬷嬷就苦笑道:“送到皇后跟当宠的妃子手里头的自然都是定好的,可是宫里那么多的嫔妃,到底是不受宠的多,再加上宫里这么多的奴才,哪个晚上不是点灯熬蜡的,那些不好的给这些人用,谁又能又敢闹腾起来何况,惠太后那个时候未必不知道。”

云染深吸一口气,果然这里头水深着呢,她就看着梁嬷嬷说道:“那内廷府里管着宫里的采购,内廷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