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4(2/2)
“税”在兰芳是一个必须强调的东西,兰芳虽然是华人组成的国家,但在“税”这个问题上,兰芳的态度还是很坚决的。
其实兰芳的税务种类并不多,对于出口商品还有退税的优惠政策,类似黄博涵这样的富豪,也没有征收过个人所得税,不过该征的税一点也不会少,如果有逃税行为,兰芳政府的打击力度会令人寝食难安。
“政策倾斜当然有了,不过这种倾斜谁都不会嫌多嘛。”黄博涵身上还是有商人的油滑,不过注意到秦致远饶有兴致的目光,黄博涵马上又开始表功:“我赚的钱也不是全装进自己口袋里,去年这一年,我捐了多少钱首相大人你这里应该是有记录的,你给我退的税是不少,但你看看我捐了多少建源集团要发展,账上要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如果再加上我捐的钱,首相大人你可以算算我这一年忙活到头落到几个子儿。”
“哎呀,你那么有钱,捐出来一点也是应该的嘛。”陈康健抢在陆徵祥前面打圆场,倒是让黄博涵有点不好意思。
黄博涵去年一年赚了确实不少,但同时黄博涵捐出来的更多,去年全年,仅在童子军这一项上,黄博涵捐的钱就超过五千万,在教育上捐的钱更多,黄博涵去年为椰城师范大学新建了一座图书馆,在金州和望海州两地捐建了二十多所小学,在这方面,黄博涵倒是对得起兰芳政府把他的头像印到钞票上。
就连陆徵祥也不得不承认,黄博涵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确实是足够大:“在这方面,议长大人确实是表率。”
也是,到了黄博涵这个层次,求名求利已经太庸俗,为兰芳真真切切的做点事,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兰芳的历史上,这才是黄博涵追求的目标。
表扬了黄博涵,陆徵祥也没落下别人:“在捐赠这方面,隆文伯做的也不错。”
隆文伯说的是商业部长黄锦盛,黄锦盛和黄博涵一样,原本也是荷属东印度时期的富豪,兰芳立国过程中,黄锦盛也出力不少,所以到论功行赏的时候,黄锦盛被封为伯爵。
黄锦盛从事的行业和黄博涵不一样,兰芳境内渔场丰富,海产品种类繁多,黄锦盛从事的是海产品加工。
黄锦盛名下的锦盛公司现在也已经发展成为锦盛集团,集团包括了十几个海产品加工厂和一个航运公司,生产出来的罐头同样是也已经打入欧美市场,去年一年的产值也有十几亿兰芳元。
当然了,黄锦盛赚的钱多,捐的钱同样也不少,去年一年,黄锦盛捐的钱同样超过一亿兰芳元,而且和黄博涵捐赠童子军和教育行业不一样,黄锦盛捐赠给了军部,用来安置兰芳这些年因为战争而出现的伤残军人。
黄锦盛的家人也参与了兰芳独立之战,一个儿子英勇的战死沙场,一个儿子因伤退伍,所以黄锦盛才关注伤残军人。
“首相大人过奖了,不过是分内之事,不值一提。”黄锦盛的话不多,谢过之后坐下还是倾听。
其实华人世界的富人一向都是很慷慨的,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类似黄锦盛、黄博涵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财富是从社会中得到的,然后再用来回馈社会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和黄博涵、黄锦盛相比,兰芳主动捐资修桥铺路的富商更多,这倒不是兰芳政府的硬性摊派,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集体行为。
想想看吧,连秦致远本人都致力公益,个人出资支持了兰芳军队的发展,其他类似黄博涵、黄锦盛这样的富豪还有什么理由置身其外呢
“回馈社会是应该,不过也不是不值一提,政府方面应该对这种行为加以表彰,要让这些慈善之举有所回报。”秦致远给定了调子,接下来就是陆徵祥的事。
第886章试一试
上辈子的秦致远一直以来都听到有人在说华人的富豪们吝啬,特别是和西方那些动不动就把全部身家拿出来做慈善的比尔盖茨们相比,华人富豪们似乎是没有这样的慷慨之举。
不过那些这样说的人往往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西方社会严格强调的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
比尔盖茨们确实是把自己的财产都拿出来做了慈善,不过这个“慈善”并不是把财产拿出来任由别人处理,而是他们会成立一个基金会,由这个基金会来决定这些财富的流动方向。
这个基金会,还是由比尔盖茨们控制的,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包括国家在内。
这样一来,这个所谓的“慈善”的真面目也就昭然若揭。
在曾经的历史上,比如黄博涵这样全世界排名第十四位的富豪,去世后是将他的财产均分给自己的子女,结果庞大的建源公司也就烟消云散,黄博涵的那些子女一个混出名堂的都没有。
西方的基金会模式则是保证了财富不会分散,比如比尔盖茨家族的基金会,比尔盖茨的家人可以从中领取生活费,但不能干涉基金会的运作,不能决定基金会的投资方向,如果比尔盖茨的子女中有人确实是天赋惊人,那么也会进入到基金会的管理层,否则就只能成为一名按时领取生活费的普通家族成员,基金会则会聘请那些出色有天赋的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这样最起码能保证家族财富不会三五代之内就全部败光。
兰芳目前还没有遗产税这个说法,个人所得税系统也还没有到试营运的时候,所以就目前来说,基金会还没有成立的必要,不过估计在未来也会出现。
黄博涵他们想的还是挺开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嘛,要是自家的儿女不成器,你给他留下一个金山银山也能败光,如果自己的儿女有本事,也未必不能像黄博涵他们这些富一代一样混的风生水起。
至少从人脉上来讲,黄博涵的子女们和兰芳其他普通人比起来更具有优势。
结束了已经变了味的御前会议,回到王宫之后,秦致远仍然在想着怎么把轻工业快速搞上来。
其实兰芳现在已经出现了“家族”的雏形,比如黄博涵的建源集团,又比如秦致远的秦氏集团,这都拥有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