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9(2/2)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乌骓”已经不是防弹,而是已经开始着眼于防爆。
终于在秦致远抵达日本的时候,全新的“乌骓”已经先期运抵日本,虽然数量还不多,只有区区三辆,已经足以证明兰芳的效率了。
和秦致远一行人的汽车不同,大正天皇和西园寺公望他们还乘坐马车呢,所以秦致远他们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相对于兰芳,日本绝对是一个可以用“贫瘠”来形容的国家。
兰芳的石油现在多的可以出口,秦致远和老雷诺控制的联合石油集团已经控制了现在全世界超过半数的石油供给,在这方面,日本和兰芳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他们永远也追不上,因为日本国内根本就没有油田。
也正是因为没有矿产资源,所以日本对于武器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很谨慎,因为日本所有的工业原料基本上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日本的外汇储备是有限的,现在的日本还不像是二十一世纪的日本那么富裕,所以日本的工业看上去是真有点滞后。
当然了,这种滞后仅仅体现在日本的工业上,其他行业还算是不错,比如日本的饮食。
其实秦致远对日本饮食没有多少好感,印象中好像也就是清酒和寿司比较有名,其他的都没怎么关注过,但在大正天皇为了欢迎秦致远一行人准备了宴会上,秦致远还是对宴会上的几道菜感到惊讶。
比如刺身。
刺身这道菜其实是起源于中国,但在日本,刺身逐渐流行,反而是在发源地中国逐渐式微。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淡水鱼身上的寄生虫较多,所以生吃很容易染病,而海产品的寄生虫相对较少的缘故。
不过在宴会上,最令秦致远感到惊讶还不是刺身,而是大正天皇。
好吧,大正天皇的存在,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
第656章刚刚好
宴会在东京的皇居中进行。
在兰芳对东京的轰炸中,皇居也被波及到,有一部分建筑物被焚毁。
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么长时间,那些被焚毁的建筑物也都已经逐渐修复,但还是有些痕迹能够看出当初大轰炸的威力,刚进皇居的一排焦黑的大树可以证明。
日本人仿佛是为了铭记耻辱,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当初被轰炸的惨状,所以这些树被留在原地并没有重新移栽。
秦浩歌也仿佛是要提醒日本人记住兰芳轰炸机的威力,并没有干涉的意思,于是这些树就被留在原地。
宴会在皇居中的紫宸殿举行,这也是皇居的正殿,类似民国紫禁城的太和殿,只有重大仪式才会启用这里。
到达皇居之后,大正天皇先是离开了一会,接受了“太医”的短暂治疗后,这才在皇太子裕仁的陪同下出席宴会。
大正天皇自幼体弱多病,曾患有脑膜炎,后虽然治愈,可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脑膜炎的后遗症主要是肢体运动障碍、智力障碍、失语、眼球麻痹、吞咽困难等等,大正天皇在即位时虽然声称已经痊愈,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大正继位也是没有办法,大正他爹明治天皇的皇后一直未能生育,其他的妃子一共育有5子10女,但除了三皇子嘉仁以外,其他的儿子全都夭折,于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皇太子嘉仁于1915年11月在紫宸宫践祚,是为大正天皇。
华人世界有句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放到日本也是一样。
不得不说,日本的“太医”还是很有一手的,就在去年中,大正天皇罹患脑血栓,后来虽然经过治疗好转,但再次留下后遗症,脑血栓变成了精神病。
这特么还不如脑血栓。
得了神经病呃,对不起,是精神病
得了精神病之后的大正天皇时常会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言行举止经常性的失常,这在寻常人家还不算多严重的问题,但放在皇室身上,就未免太过有失体统,所以近年来,日本国内要求皇太子裕仁摄政的呼声就越来越高。
宴会的前半部分还算是正常,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但从大正天皇两杯酒下肚之后,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精神病是不能喝酒的,酒精会放大各种负面情绪,让精神病患者本来就不受控制的情绪更加失控。
对于这一点大正很清楚,日本的重臣们也知道,所以一直以来,大正都很少接触酒精类饮料,但仿佛大正天皇是为了证明非常重视秦致远的到来,所以在宴会上大正破例喝了两杯。
其实宴会上喝的酒是日本产的清酒,这种酒的度数不高,比啤酒强点有限,和民国的米酒差不多。
日本此时正处于主动向西方社会靠拢的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西化很严重,喝酒都是用高脚杯的。
高脚杯嘛,口小肚子大,虽然倒得并不多,但两杯酒下去,大正天皇还是有点晕陶陶。
就在前一刻,大正天皇的言行举止还都很正常,但在两杯酒下肚之后,大正的眼神就开始迷离,说话也有点颠三倒四。
“兰芳,确实很厉害,我们的情报部门出现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再加上某些人的刻意调拨,所以我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大正天皇端着已经空空如也的杯子眼神迷离。
唉哟,都到了这种时候了,就别再找借口了吧。
就算是找一万个借口又能怎么样呢就算是能证明战争失利不是中枢的责任,能改变日本战败的现实吗
“和兰芳的这一仗打输,对于我们日本的影响太大了,我们丧失了之前数代积累的全部成果,丧失了战胜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获得的战争红利和国际地位,我们卧薪尝胆战胜了清国人,可是又输给了兰芳人,不甘啊,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