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远征欧洲 > 分节阅读 184

分节阅读 184(2/2)

目录

四个安南师的师长分别是武元庭、阮俊才、范文雄、以及胡阳舒,两个塞内加尔师的师长则是陆军部指派,一位叫亚历克斯斯蒂尔,一位叫杰罗姆维恩。

和德国人作战,已经不需要动员,老兵们已经打了一年半,新兵最少也已经经历了六个月的个人技能训练,从作战技能上说没有任何问题。

主要是部署,其实按照战斗力排序,应该是华人部队最强,其次是安南部队,最次是塞内加尔部队,但秦致远不舍得把华人部队全部安排在第一线,于是第一线只有五个华人师,然后是三个安南师,以及一个塞内加尔师。

其中塞内加尔师的防线在最南端的香槟沙隆附近,正面战线只有三英里宽,应该没有问题。

在去年的作战中,鲁登道夫的“弹性防御”给秦致远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需要防守的时候,秦致远干脆把鲁登道夫的战术完全复制过来,也准备使用“弹性防御”进行防守。

唯一的不利是时间,秦致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因此在阵地的设置上可能不如德国人的阵地坚固。

不过外籍军团也有德国人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装甲部队。

在秦致远的设计中,如果第一线阵地被德国人占领,当需要反攻的时候,外籍军团会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发起攻击,到时候因为德国人缺乏反坦克武器,估计会被陈康健的坦克碾成肉泥。

陈康健的坦克部队现在有近400辆坦克,这其实已经差不多可以分成两个师,但为了堵住潘兴和贝当的嘴,秦致远并没有分拆。

经过去年的兰斯战役,所有人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坦克的作用,于是坦克成了抢手货,利奥泰不可能继续肆无忌惮的把坦克拨给秦致远。

对于外籍军团中装甲部队的规模,几乎所有的法军将领都羡慕异常,对于利奥泰的偏心,他们也颇有微词。

其实秦致远在步兵师中也配备了坦克,每个师大概是40辆左右,这么算下来,秦致远手中现在有七百多辆坦克,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装甲部队。

这一次陈康健的坦克部队并没有集中使用,而是在科尔贝尼、勃艮第、巴科内各放了一个团,这些部队承担防御支点的作用,一旦某处防线被突破,距离最近的装甲部队将马上支援,装甲部队算是秦致远手中的撒手锏。

不对,相对于装甲部队,空军部队才是撒手锏。

现在的空军部队,拥有近百架轰炸机,以及140多架战斗机,严格说起来,这些轰炸机才是秦致远手中的撒手锏。

近百架轰炸机,单机载弹量一吨左右,每次出动,就可以把近百吨钢铁扔到德国人头上,这个投放能力,比起炮兵部队强多了。

外籍军团中的两个炮兵师,一个装备的是自行火炮,一个装备的是拖拽式火炮。

自行火炮师装备的火炮分别是194毫米口径和152毫米口径两种,一共装备76门。拖拽式火炮师装备的也是这两种口径,虽然炮弹都完全一样,但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比起自行火炮来都有所不如。

其实步兵师中装备的也有火炮,而且数量还不少,但都是以“75小姐”居多,每个师只有一个重炮团,装备24门152毫米口径火炮,为步兵实施火力支援。

整个三月份,外籍军团的所有部队都在忙着修筑阵地,他们要在56英里长的防线上修筑纵深达两公里的防御阵地,准备应付德国人可能的进攻。

期间利奥泰和福煦多次来到外籍军团的阵地上视察,不断地对秦致远提出更高要求,防御阵地的纵深也从两公里变成四公里,从叙普河一直修到了兰斯。

好在利奥泰给秦致远派来了不少劳工,否则单单是依靠士兵们手中的工兵锹,估计完不成任务。

第357章风起

秦致远率领外籍军团趴在叙普河挖战壕的时候,协约国的首脑们正在巴黎不停的开会。

第一次会议持续四天时间,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英法两国需要负责的战线上,贝当要求英国人不要把部队集中在弗兰德斯,那里现在是沼泽地,德国人不可能从弗兰德斯发动进攻。贝当认为英军阵应该向南延伸,至少要延伸到努永瓦,那样法军可能多出来10个师的后备部队。

对于贝当的提议,英国人表示不满,他们反对吧秦致远率领的外籍军团安排在兰斯,因为那里现在已经成为德国人的伤心地,德国人不太可能在兰斯发动进攻。

英国人认为法国人应该把外籍军团放在英法两军的阵地结合部。

英国人和法国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没有丝毫的大局观。

福煦试图从中调和,但没有任何效果,因为福煦对于英军并没有管辖能力。

会议的进程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四天的时间不仅没有任何决议诞生,反而激发了更多问题。

麻烦来自于美国人。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这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国际关系相处的“十四点基本原则”。

在某些条文中,威尔逊呼吁恢复比利时的独立,德国人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要还给法国,奥匈帝国占据意大利的领土也要归还。

这些条文听上去不错,至少比利时、法国、意大利都同意。

但与此同时,威尔逊的这“十四点基本原则”种还有关于民族自治的意见。

威尔逊提出:所有民族自决、公开盟约、公开签署。

众所周知,世界大战之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盟友和协定都是在秘密中诞生,除了当事国之外,没有人知道某两个国家是否签署过密约,具体的条文是什么。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某些国家的误判,比如说意大利,如果他们知道英国人和比利时的关系,同时也知道法国和比利时的关系,意大利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不一定会选择德国。

那样的话,感觉势单力孤的德国人不一定会发动世界大战,或许,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会大大推迟。

“公开盟约、公开签署”这也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只有某些国家发表了一番不咸不淡的评论,比如日本。

日本人反对是有理由的,在世界大战期间,借助欧洲列强都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顾,日本已经通过一系列密约,攫取了尽可能多的对华利益,如果这些密约都被公开,日本人的利益能否保证要打一个问号。

毕竟相对于全世界来说,民国的四亿人实在是太多了,谁都不愿意被排挤出民国市场。

最后就是“民族自决”,这一点几乎引起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强烈反对。

所谓的“民族自决”,这就是美国人主张“门户开放政策”的放大版。

美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