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2/2)
这是英国人的拿手好戏。
其实不仅是在殖民地,英国对欧洲大陆也是如此,如果德国人在欧洲大陆看上去比较强势,英国人就会拉拢法国人打压德国人,反之也是一样。
英国人不可能任由一个团结的欧洲诞生,那会危机孤悬大陆之外的英国的利益。
全球殖民头子,在殖民这方面还是有两手的。
秦致远现在就是要学习各种经验,不管是积极向上的,还是黑暗无耻的,只要是有效的,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国家之间其实没那么多道义可言,这是个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
扶植少数派,打击多数派,必定会引起多数派的强力反弹,特别是在多数派已经有了初步组织的前提下。
于是十月初,艾萨拉再次找到秦致远,要求秦致远改变警局的人力结构,并且停止使用塞内加尔人外出巡逻。
阿尔及利亚原住民信奉的拜物教是古板呆滞而且又相对封闭的,但那些来自塞内加尔的小黑们的性格天生就是跳脱的,让这两个民族混在一起,他们不会闹出乱子才是稀罕事。
第324章临床阶段
进入十月份之后,世界大战再次步入困境。
当秦致远率领外籍军团在兰斯取得辉煌胜利之后,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好像是受到了刺激,他下令加大攻击力度,至少要取得能和秦致远相媲美的胜利。
但这又谈何容易。
英国人在普卢默的率领下,接连取得了缅因路之战和宝利根伍德战役的胜利。巴伐利亚王子无法忍受部队的接连失败,亲自来到前线督促作战。
德军因此恢复了一些士气,在接下来的布鲁克森战役中,德军虽然自身有三万人伤亡,但英国人同样有25万人伤亡。
看上去,战斗又回到1917年之前的绞肉机模式。
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都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伤亡。
于是英国人再次走马换将,从高夫到普卢默,现在轮到了来自加拿大的阿瑟克里。
加拿大人的表现很不错,他们在维米岭战役中,打出了英军本年度最辉煌的胜利。
这本来应该大书特书,但曾经的辉煌现在已经被秦致远的光环遮掩,变得暗淡无光。
阿瑟克里手中的部队都是来自英国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
英国人的殖民军当然远不止这些,在欧洲战场上,还活跃着为数众多的印度军队和廓尔喀步枪营,这是英国人最后的本钱,黑格不会把这些部队配属给阿瑟克里。
同样是殖民大国,英国人从殖民地征召了上百万的军队赴欧参战,法国人却只能组成几个团,如果不是秦致远横空出世,甚至外籍军团的规模不会超过五万人。
从这一点上,能看出法国人在经营殖民地这方面和英国人的差距。
阿瑟克里仔细研究了当前的对峙形势,然后持保守态度。阿瑟克里估计,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继续进攻,要达到攻克帕斯尚尔的战略目的,或许伤亡会达到16万人。
虽然预感到将会伤亡惨重,但阿瑟克里没有拒绝任务,依旧率领部队发起进攻。
和阿瑟克里预估的一样,第一次进攻伤亡惨重,但也给德国人造成同样的损失。
三天之后,第二次进攻重新开始,还是一样的损失惨重,甚至没有任何改观。四天之后,第三次进攻开始
到十月中旬,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筋疲力尽的德国人被赶出帕斯尚尔领。和阿瑟克里预计的一样,英军伤亡16万人,大部分是加拿大人。
这个结果直接导致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阿瑟克里在返回加拿大之后受到了审判。
当然目前来说,阿瑟克里是英国的英雄,没有受到任何苛责。
截止到帕斯尚尔战役胜利,英国人一共损失了25万人,德国人的损失也差不多。德国人损失了118个师,很多师伤亡殆尽,英国人看上去只有43个师,但因为殖民地部队源源不断的补充,英国人的有生力量比德国人多得多。
黑格甚至在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就宣布获胜,因为协约国需要一场大胜提振军心士气。
就在十月份,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联手发起卡波雷托战役,也就是第十二次伊松佐战役。
战役发起之前,德奥联军有33个师,意大利人有41个师。
战役发起之后,令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次战役居然演变成一场大溃败。
因为6个德军师隐蔽参战,意大利人在三天之内投降20万人,丢掉了1800门大炮,剩下的80万人纷纷逃跑。然后在后续的战斗中,意大利人一共损失46万人,其中包括265万人的俘虏。
这个结果令所有人都无法忍受,那位喜欢每隔十个人就枪毙一个的意大利总司令卡尔多纳被解职,罗马政府倒台,这个烂摊子最终还是要英、法两国来接手。
于是法军西线总司令法约勒将军和刚刚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普卢默将军立即接到命令,他们将率领五个法军师和五个英军师穿过阿尔比斯山下的隧道,前往皮亚韦河建立防线,协助意大利人加强防守。
看上去,秦致远和英军通过一系列胜利取得的进展被意大利人丢了个干干净净。
也并不全是坏消息,10月中旬,科西嘉岛终于有好消息传来。
其实早在七月份,青霉素的研究就处于随时有可能成功的状态。
第一批成品被用在试验用小白鼠身上,然后是猴子、猩猩,再然后是德军战俘。
大战开始到现在,法国大概俘获了四十万德军战俘,其中近半是秦致远在本年度俘获的。
这些战俘被广泛用于挖矿和修路,从事的都是繁重的体力活。
威廉皇储被俘之后,他在半个月内走访了十几个德军战俘安置点,然后向法国政府提交了要求改变战俘生存环境的要求。
身为一个战俘,能够提出这种要求确实挺奇葩的。
但更奇葩的是,法国政府居然接受了威廉皇储的要求,德军战俘的劳动强度被降低,生活上也有所改善。
威廉皇储一时间在德军战俘中的威望急剧上升,这倒是个意外惊喜。
在秦致远和威廉皇储的共同运作下,一部分德军战俘被转移到科西嘉岛安置,一方面是服刑,一方面也是帮助科西嘉岛进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