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6(2/2)
其他事情都可以讲理智,但就这件事不行
哪怕被人说是脑残粉,他也懒得管。
对燕赵歌而言,他甚至很排斥那个五行山下出来后的猴子。
在他心目中,那个天不怕地不怕,战天斗地,永不服输,永不妥协,一猴一棍打遍诸天,踩塌南天门,挑翻凌霄殿的盖世英雄,才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是前世。
而在这一世,阅览过天庭神宫藏书阁许多典籍的燕赵歌知道,这世间,曾经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真正大闹过天庭神宫,纵横诸天无所忌,天仙群里任驰骋的盖世大妖
所以对他最终还是化为孙行者,西行成佛,燕赵歌心中更加失落惋惜。
而如今知道这世间五行山下真相后,燕赵歌心中的宽慰和喜悦,远非他面上所表现那么淡然。
所以如封云笙所言,他到底还是来了这五行山。
不仅来了,还要帮猴子一把
别的事情,他仍然可能有任性纵情的时候
但这件事,任性的格外坚定
正文本书的缘起和当前的总结
提前说明一下,今天正文是一更,第二更后面补。
刚才的一章,让我如释重负,激情和精力都到了文字里,现在有些懒洋洋的,写后文有些提不起劲头,却又矛盾的睡不着。
我个人习惯,不把自己代入到我笔下的主角身上,因为我觉得那样影响我对文的整体把控。
因此,我文中主角的想法和三观,也不代表我本人。
我承认,其实还是有部分是重合的,不过也仅仅只是一部分。
至于是哪部分,只有我自己心知肚明了,嘿嘿。
不过今天,是一个例外。
我很明确的说,文中燕赵歌对齐天大圣的看法,就是我对齐天大圣的看法。
给大圣当脑残粉,我自豪,我光荣。
此事上一切劝我理智,或者嘲讽我的人,统一回复:“不听不听,乌龟念经”
让大家见笑了。
今天正文写不下去了,想睡睡不着,有些话却不停往外冒,想和大家聊聊。
书还没写完,谈总结其实挺不伦不类的。
而且这一卷都还没有结束,就更不伦不类了。
但五行山下这一点情节写完,对我个人来说,挺感慨的。
因为这是本书最初的灵感起点。
嗯,一本书快三百万字时候写到的情节,是灵感起点
大家别笑,真是这样没错。
本书最早的灵感起点,是源于当年周星驰一部电影,西游降魔篇,黄渤、文章、舒淇他们演的那部。
那时候好像是一二年吧我还没有正式踏入写书这一行的时候,比第一本书祖师爷都还要更早。
当时与其说是想要写书的灵感,倒不如说只是一个不成熟的脑洞。
当然,现在也未必完全思虑成熟周详。
祖师爷完本后,想着新书要写什么,考虑过程中,就想到了这个脑洞。
惭愧,我写书都是从自己的一个脑洞作为源头开始扩展,上本书祖师爷也是如此。
这本书便是翻出了当年看电影时的脑洞,然后开始扩展,扩展,再扩展。
加入其他更多脑洞,然后继续扩展。
所以大家如果觉得有些设定同固有认知不一样的话,不用惊讶,因为其中有很多是我的脑洞。
都一样,才奇怪。
如果有朋友觉得这跟洪荒流不一样,这跟西游记不一样,这跟道家典籍正统说法不一样,这跟封神榜不一样,这个故老相传的神话故事不一样,还请淡定。
相信自己,你的感觉没错,真的不一样。
我讲我想讲的故事。
如果实在觉得接受不了的朋友,我这里道一声抱歉。
话说回来,最早的时候,故事开端其实是,主角出身于白莲净土,就在遮行界,从小到大耳闻目染,皆是人人诵佛,四海升平,净土世界,无忧无虑
一个虚假而又繁荣的世界。
在这里,你能知道的一切,都是某人想让你知道,才允许你知道的信息。
但穿越来的主角对这个世界很怀疑,很畏惧,很抗拒,很困惑。
他想寻找真相,想见识真实的世界,想知道更多真实。
结果误入了五行山,成为猴子的衣钵传人,然后开始揭开真实世界的一角
当然,如果真那么写,很多细节和设定都要调整,但大方向和大框架,以及世界观与世界架构还是固定的。
也所以,在大方向大框架不变的基础上,那可能会是一个整体氛围很压抑的故事,从开头就一直压抑,要压抑很久。
于是最终还是废弃了那个开头,重新构思,重新想。
想啊想,就渐渐有了现在这个,说起来,现如今的开头,跟这个最初的灵感起点,看上去就好像偏离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所以接近三百万字了,一路走来,才重新走回这里,写到那个最初想写的脑洞。
其实不是的。
很多情节,都跟前文有呼应,而前文的很多情节,在后文也会有交代。
这是我写这本书过程中,正在尝试和学习的写法。
只不过,可能有些情节伏笔,埋藏太久了,以至于部分朋友看前文,会觉得剧情出现bug,解释不通。
但其实,后面都会有交代。
我现在还能记得当初书评区部分朋友提的问题。
为什么广乘那么多堕魔投身九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