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3(2/2)
有对比才有差距,混沌影业年仅仅只推出了两部作品,“狂暴之路”和“女王”,但却收获了匪夷所思的成果。不仅横扫了奥斯卡,将十二座金人收入囊中,遥遥领先六大电影公司,成为了今年颁奖季的最大赢家;而且还成为了年终票房排行榜上的新成员,强势宣告了其第七玩家的身份。
“女王”的最终北美票房六千万、全球票房一亿三千万,奥斯卡效应无比显着,对于一部投资仅仅只有一百万美元的作品来,收益比甚至超过了“水果硬糖”;“狂暴之路”则无需赘言,成为新科北美影史冠军、新科全球票房亚军。最终,混沌影业收获了六亿七千万的北美票房,市场占有率高达百分之七点八,在年终总榜单之上位列第七。
虽然没有能够战胜六大电影公司,但是在榜单之上,制作电影数量最少的派拉蒙也有十六部作品,而混沌影业仅仅只用了两部作品就达到如此高度,收益比之出色足以让人们一家公司疯狂。
可以肯定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现在的混沌影业,从电影票房到颁奖典礼,全面发起冲击,各大电影公司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混沌影业的威胁。年对于混沌影业来,绝对称得上是一场大获全胜,这可以看做是好莱坞改朝换代的另一个暗示梦工厂走了,混沌影业来了。
不过,当奥斯卡落幕时,新闻媒体更加亢奋的却是兰斯的崛起。
这是属于兰斯的一届奥斯卡,没有人应该忘记,“女王”的制片人一栏里,赫然也写着兰斯的名字。换而言之,兰斯凭借着一己之力称雄了第七十九届奥斯卡,这也许有点夸张,但却是事实。
看看兰斯的荣誉簿里,一座最佳男配角奖杯,两座最佳编剧奖杯,一座最佳外语片奖杯,一座最佳导演奖杯,一座最佳影片奖杯,从演员到编剧,从导演到制片,兰斯成为了奥斯卡史上,第一位能够横跨四个不同部门赢得奖项之人,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任何四个部门都不行,更不要四个核心部门了。
不要忘记了,兰斯今年还未满三十五岁,仅仅只是三十四岁零一百一十九天,仅次于诺曼陶洛格norantaurog,成为影史赢得美国导演工会和奥斯卡双料最佳的第二年轻导演。从过这些年时间来看,兰斯的创作才华依旧呈现出一个节节攀升的状态,根本没有达到巅峰,人们无法预测他的未来,但却可以预见,他们正在见证了一位电影大师的诞生,划时代的巨匠
此时再回过头看“福布斯”、“人物”、“时代”的评选,似乎一切都已经有了前兆,刹那间,全美乃至全世界,赞誉声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
。
1059改朝换代
奥斯卡颁奖典礼才刚刚落下帷幕,“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还没有来得及开始,整个洛杉矶就已经沸腾了起来,那种按耐不住的亢奋迫不及待地张扬开来,灯火通明的媒体中心显然就是这股热潮的爆发原点。
记者们第一时间和自己的编辑总部进行联系沟通,试图寻找出一个合适的视角来报道今晚的历史时刻,然后以此为依据,前往奥斯卡之夜获取更多的资料,真正将这一个改朝换代的夜晚发扬光大。显然,不同的媒体秉持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毫不意外地,“狂暴之路”的大获全胜引来了一片保守媒体的哀嚎声、抗议声、乃至愤怒声,在他们看来,这部邪典电影作品的成功堪称一场灾难,不仅仅是电影产业沦陷的开始,更是美国主流文化崩溃的开端。
“基督教真理报”直接以“道德沦丧”来形容第七十九届奥斯卡,如此犀利的言辞不仅仅是针对“狂暴之路”,同时也剑指“阳光美女”,这份具有鲜明宗教意识形态的报纸认为,这两部作品所反应出来的病态和黑暗是对社会主流道德思想的一种污染和毁灭,尤其是“狂暴之路”,这部作品不仅将会成为破坏家庭和睦的罪魁祸首,而且还会成为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消失的开端。学院选择了嘉奖这样可怕而邪恶的作品,无疑是就是美国主流文化已经遭受污染的标志,“这的确是载入史册的一届奥斯卡,奇耻大辱的一届晚会,永恒地被钉在耻辱柱之上”。
“奥斯汀纪事报”则拒绝将“狂暴之路”拿来与“午夜牛郎”相比较,在他们看来,“午夜牛郎所代表的是社会的迷茫和伤痛,电影充斥着对异端邪恶的鄙夷和排斥,悲剧结局更是让人们深深地意识到,误入歧途的悲惨结局。这是一部敲响社会警钟的佳作”,话里话外无疑是在暗示着同性恋依旧是令人作呕的异端,“可是狂暴之路却在倡导着那些侵蚀人们思想、腐败社会根基、毁坏传统观念的邪典,犹如撒旦低语邪恶咒语一般,试图毁坏人们心目之中的真善美。学院在四十年前选择嘉奖午夜牛郎,展现出了他们对抗社会反派势力的勇气;但在四十年后选择嘉奖狂暴之路,却暴露了他们的胆怯、懦弱和无知。这,是社会的退步。”
另一方面,“盐湖城论坛报”的言辞也格外激烈,他们认为这将是美国年轻一代堕落的开始,“狂暴之路”成为被嘉奖的作品,这甚至比“断背山”还要更加可怕,因为兰斯的这部作品将会从文化的方方面面开始侵蚀整个美国社会,这对于缺乏判断力的青年来无疑是引诱走入深渊的恶果,最终势必将引发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倒退。他们将“狂暴之路”与“摇滚、毒品、酒精和无政府主义”相提并论。
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保守势力的慷慨激昂,“狂暴之路”在奥斯卡之上横扫十一座金人的举动,简直堪称是世界末日,悲叹着、愤慨着、谴责着、扼腕着、痛心着、失望着。但,保守势力却无法改变学院的颁奖结果,木已成舟,更令他们无力的是,他们现在势单力孤,主流媒体的赞誉之声几乎就要将他们淹没。
比起批判声来,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媒体都在欢呼着历史时刻的到来,庆祝着酣畅大胜的诞生,正如“狂暴之路”在颁奖典礼之上的绝对优势,美国媒体们也深深感受到了这场变革已经无法阻挡地到来了,他们纷纷敞开怀抱,欢迎新时代的序幕。奥斯卡的媒体中心已经提前进入了派对时刻。
不过,即使是赞美,主流媒体依旧分为了不同的两个阵营,再次证明了兰斯对“狂暴之路”这部作品的构想这是一面镜子,不同阶级、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将会映照出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