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2/2)
没有人会在把“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但即使把“十二罗汉”拿来与“十一罗汉”对比,结果也令人失望。北美一亿美元的票房只能算是遮羞布而已,而乔治、布拉德等人不想要衣不蔽体的话,海外票房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进入2005年之后,一月第一周的票房市场全面沉寂下来,“借刀杀人”遭遇了上映以来的最大跌幅,百分之四十的下跌幅度显得损失惨重,但考虑到这已经是电影上映的第六周了,这个数字就没有那么可怕了;即使如此,一千三百万的周末票房还是帮助“借刀杀人”顺利突破了两亿门槛,累积票房达到了两亿一千一百万。
至此,“借刀杀人”再次书写了历史,成为影史第一部北美票房突破两亿的犯罪电影,填补了类型电影的一大空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实现了不可思议的神话;同时,这一成绩还带出了诸多记录,让“借刀杀人”真正地载入史册。
首先,这是汤姆自2000年“碟中谍2”以来,第一部票房突破两亿的作品,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北美第一偶像的巅峰风采;同时这也是汤姆连续第五部票房突破一亿的作品,在漫长电影长河里,能够达到这一高度的仅仅只有一位,那就是“汤姆克鲁斯”正是他自己,他曾经在1992年的“义海雄风”到1996年的“甜心先生”创造了这一壮举,随后因为“大开眼戒”和“木兰花”而暂时中断,现在,汤姆又一次创造了这一纪录,追平了自己的最高纪录,当之无愧是哈里森福特之后,北美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有趣的是,这也是汤姆自“碟中谍2”以来,第一部片酬不是两千万美元的作品。因为,在筹备之初,“借刀杀人”的终极目标就不是票房,但惊喜就这样出现了,让人措手不及。
其次,这是兰斯作为演员的第一部作品,虽然不能在“演员处女作票房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但首部作品就取得了两亿级别的票房,这足以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潜力更何况,从一开始,派拉蒙就是看中了兰斯的外型优势,至于演技绝对是锦上添花。可以想象,接下来兰斯的演员身份会得到不少瞩目。
同时,这也是兰斯作为导演连续第二部北美票房突破两亿的作品,从“后天”到“借刀杀人”,兰斯展现了自己对不同类型电影的驾驭能力,票房吸金能力更是让各大电影公司垂涎不已。如果再加上“上帝之城”的三座奥斯卡小金人光芒,即使说兰斯是现在北美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也绝对不为过
三年之内,兰斯就完成了三级跳,混沌影业的崛起曲线势不可挡
创造了历史之后,“借刀杀人”脚步明显放缓了下来,不具备争夺北美周末冠军的能力之后,增涨势头也逐渐缓慢了下来。即使如此,得益于金球奖、奥斯卡等颁奖典礼的纷纷扰扰,无论是“借刀杀人”作品本身,还是汤姆和兰斯作为演员,在颁奖季之中都得到了不少瞩目,这使得作品的票房曲线回落之后,却呈现出了绵长的尾劲。
经过了一月的喧闹、二月的沉寂、三月的回暖、四月的下跌,“借刀杀人”在四月第三周宣告下线,前后二十周的上映曲线十分漫长,远远超过了“十二罗汉”的十四周,但比起颁奖季作品动则二十五周的播放周期,还是略短了,最主要还是因为作品在十二月的爆发太过强势,突飞猛进地燃烧了大量市场潜力,后期发展空间自然相对有限。
最终,“借刀杀人”的北美票房停留在了两亿四千万,遗憾地没有能够迈过两亿五千万,进一步创造历史,但对于一部投资六千万的作品来说,对于一部惊悚犯罪电影来说,如此成绩绝对堪称惊为天人,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就是“无间道”版权的收购,华纳兄弟感受到了犯罪电影的巨大潜力之后,苦苦寻找着合适的剧本;但由于“特洛伊”、“十二罗汉”等作品受到薄弱剧本的拖累,成绩糟糕透顶,所以华纳兄弟显得小心谨慎了许多,最终他们锁定了复苏了中国香港电影的“无间道”,购买下了改编版权。这一举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不仅仅是华纳兄弟,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除了环球影业之外,或多或少都重新开始审视犯罪电影的票房潜力。而一切都与“借刀杀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算不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借刀杀人”在北美的强大声势,让派拉蒙早早就进入了盈利阶段,与“上帝之城”不同,这一次的盈利分红足以让派拉蒙喜出望外,就连“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的失败都显得没有那么糟糕了。
进入2005年不久之后,雪莉兰辛宣布从派拉蒙离职,随后派拉蒙宣布,布拉德格雷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年仅四十七岁的布拉德此前没有任何运营顶级制片公司的经历,却接过了派拉蒙的舵手位置,着实令人意外。
但是年轻、朝气、锐利,恰恰是派拉蒙这棵百年老树所需要的。
424海外胜负
“借刀杀人”在北美可以说是横扫八荒,以黑马姿态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但是在海外市场方面,“借刀杀人”却没有任何优势。
“借刀杀人”没有“后天”的视觉特效保驾护航,作为一部折射美国当代社会现状的惊悚犯罪电影,在海外市场也难以找到共鸣,至于票房号召力虽然兰斯在美国实现了惊人的三级跳,但是在海外市场,却算不上一个认知度很高的名字,即使“后天”宣传期间为兰斯奠定了一些基础,也远远不成气候。
换而言之,在海外市场方面,汤姆就是“借刀杀人”的唯一噱头。
相较之下,“十二罗汉”的号召力就非比寻常了,从乔治到布拉德,从茱莉亚到凯瑟琳,从马特到布鲁斯,就连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在欧洲和亚洲都享有最高规格的待遇,即使是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无法抗拒明星卡司阵容的魅力。
曾经有人讨论过,媒体综评对电影北美票房和海外票房的影响特指那些媒体综评十分糟糕、北美票房表现也十分糟糕的作品,却有不少海外票房表现不俗,比如说“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纳尼亚传奇”、“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等等,这也使得海外票房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实现救赎的阵地。
其实结果并不复杂。
一来,媒体综评本来就是北美媒体的评论,这些评论对海外市场的影响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二来,美国是目前全球最繁荣的电影市场,每年都可以有成千上万部电影上映,其中票房在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