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0(2/2)
杜荷早知道逃脱不了,因此便在左思右想之后,缓缓吟唱道:“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杜荷今天才现娶亲竟然是这样费脑子的一件事情,可是自己明明已经娶了这样多的妻子,为什么在娶小凹子和王铭儿的时候,这样累呢好几诗词吟罢之后,杜荷早已经是头晕眼花,筋疲力尽的呢
带杜何将小凹子和王铭儿都送到马车上的时候,迎亲的队伍有热热闹闹的向着王府而去,繁琐的一套成亲仪式举行完之后,李治作为太子有代表李世民说了几句场面话和恭喜之类的话,当然作为杜荷的兄弟们,能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聊天打闹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众人很珍惜这次机会,因为他们知道这次以后估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见杜荷一面。
作为小凹子和王铭儿来说今天能嫁给杜荷,是多么的不容易,等待了这么些年所有的努力,在今天都是值得的,洞房内,杜荷将铭儿和小凹子都请到了桌子旁边,将两人头顶上的盖头都小心翼翼的揭了下来。
看着精心打扮的二人,杜荷笑了笑说道:“等待了这么些年,今天终于把你们两个人娶了,此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小凹子嘻嘻笑了笑说道:“人家都成老姑娘了,美好的年华已经就要过去了。”
杜荷捏了捏她的鼻子说道:“你才二十几岁,正是花样年华的季节,怎能说老呢”
铭儿也嬉笑着说道:“就是的,夫君说的有道理,不管等待多久,如果还要我等的话,我也一定会等的,这辈子只要是能嫁给你,不管多久我都愿意等你。”
杜荷有些感慨的拉着铭儿的手说道:“如果不是丁忧这么些年,我早已经娶你们了,当然那些辛酸的过往,我们从今天起就不要说了,今天是我们三人成亲的大好日子,来我们先喝杯交杯酒。”
杜荷娶亲过后的第二天,李治便匆匆的回长安交旨去了,杜荷已经三十三岁了,在这个年纪估计在后世还有许多的青年没有娶亲,而杜荷却已经一连娶了这样多的妻子,话说得好些是情洒大唐,话说的不好那就是滥情。
第三百二十四章:明君太宗
闲话不说,自从李治回到长安以后,李世民依旧和以前一样不断的服用着来自于天竺国巫师所炼制出来的丹药,只不过是随着服用丹药的时间越来越久,李世民的身体却越的严重起来,到贞观二十二年三月的某一天夜晚,这样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李世民待在翠微宫里在阅览奏折的时候,忽然一阵剧烈咳嗽之后,口吐鲜血倒在了御书房里。
这一幕将身旁的李治吓了一跳,顿时手忙脚乱的大声喊着:“来人,来人,快叫御医。”
御医来了之后,李世民努力的睁开眼睛对着李治说道:“快,快将长孙无忌给朕唤来。”
说完这句话之后,李世民又陷入了昏迷之中,太医院十几个德高望重,自称医术精湛的御医面对李世民这疾病那是素手无策。
几碗汤药下肚之后,李世民又缓缓的醒转了过来,李世民努力的睁开眼看着长孙无忌待在身边,当即挥手让身边的其他人都赶走了,李世民有气无力的睁眼看着李治,又看了看长孙无忌说道:“辅机,朕这次恐怕是撑不住了,父皇和观音婢都在哪里等着我。”
李世民说完这句话之后,长孙无忌一听激动的当即跪了下去,大声哀嚎大哭的说道:“陛下,你会好的,你一定会好的,大唐万千百姓还等着陛下呢我们这些大臣们也不能没有陛下啊。”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悲伤的样子,当即使劲的抬起手臂,给他擦了擦眼角的泪花,一副关切的样子说道:“辅机,你的忠心朕是非常清楚的,眼下还不是悲伤的时候,再者说了朕的身体,朕是最清楚不过了,唯一让朕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外甥。”
话一说完李世民便慈祥的抚摸着李治的头,李治则悲痛的在一旁哭泣,默默的流着眼泪,长孙无忌擦了擦眼泪说道:“陛下吩咐吧,有什么事情微臣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世民闻听此话,当即有些欣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也知道你的外甥比较孝顺,但性格却过于柔弱,要是朕走了之后,有些事情恐怕他拿捏不来,所以你一定要尽心尽力的辅助他,懂吗”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李世民继续说道:“朕就任命你和褚遂良为辅政大臣,希望你们能尽心尽力的辅助太子登基,治国安邦,眼下殿外风雨交加,估计褚遂良还在来翠微宫的路上,所以你们两人一定要辅助太子,不然朕难以瞑目。”
长孙无忌听完以后,泪流满面的说道:“陛下,陛下放心吧,微臣一定会尽心尽力的辅助太子的。”
李世民听完长孙无忌这的承诺之后,搭在李治肩膀的上手,瞬间就滑了下去,长孙无忌吓得当即坐在了地上,愣了片刻之后,忽然大声吼道:“陛下,陛下。”
一旁的李治也难以控制自己悲痛的心情,大声呼喊着:“父皇,父皇你醒醒啊。”
贞观二十二年三月中旬,一代明君李世民驾崩,李世民自从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因为有了杜荷这个“外来物种”的到来,大唐对外开疆扩土,攻灭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建立了关外道,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高丽,新罗,百济,设立了安西四镇和渤海道。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民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
李世民去世之后,大唐文武百官自然是悲伤欲绝,为了避免造成百姓恐慌,李世民的灵柩是深夜里从翠微宫拉到皇宫里的,而李世民去世的消息也是过了几天才传出来的。
长孙无忌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了,这几天他一直处在李世民去世的悲痛之中,但是,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悲伤,而是尽快的让李治登基为帝,只有李治登基为帝之后,才能为陛下丧,所以,长孙无忌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