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2/2)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参悟不透
第二百一十七章:唐僧拜师
一首小小的碣诗,让两人陷入了沉思之中,不管杜荷说的有多么的深刻,亦或是说的道理有多么深,他自己都不觉得,毕竟,他从来没有对这首诗做过多么深的理解,不过这样的诗,在唐僧看来,并不是这样简单,他认为往往简单的东西,能有其深刻的道理。
杜荷看着两人,想了想说道:“在我看来,这首诗也可以这样理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唐僧仔细的想着杜荷这番话,默默无语,今天杜荷给他的震惊,实在是太多了,他还在慢慢的消化。
杜荷继续说道:“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唐僧想了想接话说道:“贫僧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所以象犬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杜荷想也没想的就说道:“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这样就可以去理解犬的味觉,他们只是享受味觉带来的快乐,并没有和人一样,懂得去思考这些美食的其他东西。”
唐僧默默地想着杜荷这番话,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看着沉默不语的唐僧,以及李淳风,杜荷继续说道:“正如佛家所说的:仁者心动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杜荷也不知道自己今日为何竟然说出了这番话,难道是自己真的有当和尚的潜质吗还是自己来到这个大唐已经看清楚了这世间的一切善恶。
还是自己已经想通了这一切,有意或者是无意的事情,就算是上天让他来到这里,可来到这里的意义又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能解答出自己心中的疑惑,而也没有一个人说出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你说这是享受,好吧,你说是为了享受,可是,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又遭遇着许许多多的痛苦,追求不同,你活着的意义不同,而我们缺少的就是一种活下去的信仰,没有信仰,我们如同行尸走肉,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这是一样的,难道真的就是为了金钱,为了美女,为了功名利禄吗
到最后,不过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们不就是这样吗。到最后,不过是化为一柸尘土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到最后不都是要化为一丕黄土吗不管是高楼大厦,树木花草,人,以及各种各玩各的东西,都是要化为尘土的,有些东西可能一年腐蚀不了,但是,十年,百年呢。
万物归尘,有没有一种信仰可以告诉我,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他的规则或者规律存在的,任何痛苦,寂寞都是有他存在的意义,或许,我形容的不怎么正确,但是,我的意思就是这样,我们欠缺了一种强大的信仰,一种可以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无比快乐的信仰。
而我们总不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规则下,一直向往着经济吧,这是不对的,当我们百年以后才发现,除了挣了一辈子的钱,我们什么也没有,而挣了一辈子的钱,到最后才发现,我们依旧是没钱,这就是把控,控制,这就是促进消费。
杜荷的话带给唐僧的除了震惊,就是震惊,就连唐僧这个深懂佛法的人,也说不出这番高深莫测的话来,因此,这个时候,唐僧对于杜荷那是佩服的紧。
这个时候,杜荷陷入了自己的沉思,完全没有想到,唐僧在醒悟过来之后,竟然执弟子之礼跪在自己面前说道:“贫僧以为自己取得上乘佛经,便可普度众生,谁知,贫僧连自己都没有顿悟,有何颜面去普度众生呢今日公子一番话,彻底惊醒了贫僧,因此,恳请公子收下贫僧,教导贫僧高乘佛法。”
瞧见唐僧一脸认真的模样,杜荷有苦难言,自己对于佛法的认知几斤几两,自己还是相当清楚的,说是一窍不通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自己并没有过深的接触过,现在这些也不过是以前看电视,或是看书中记下的,现在唐僧要拜自己为师,这可让杜荷为难了。
于是,他便推辞说道:“大师,这样折煞在下了,对于佛法,在下也是一知半解,如何给大师教授佛法呢”
谁知唐僧根本就不理会杜荷这番话,继续执着的说道:“论语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公子适才这一番话,说到了贫僧的心里,而且公子对于佛法的理解,可以说是已经达到宗师的地步,如果公子不愿教授贫僧的话,贫僧就跪在这里,一直到公子愿意为止。”
杜荷一愣,想到,这唐僧怎么耍起无赖了,这不是要挟自己吗于是,他转眼看着李淳风,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拒绝唐僧的拜师。
李淳风看着杜荷求助的眼神,说道:“既然大师想要拜你为师,你的身份也是个麻烦,倒不如你就做个居士也行,这样你和玄奘就以朋友的方式,互相探讨也可以。”
听了李淳风的话,杜荷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谁知唐僧竟然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公子教授贫僧佛法,怎能没有一个明头呢”
杜荷抓耳挠腮的说道:“那依大师之间,该如何呢”
唐僧起了身,看着杜荷,双手合十说道:“要不然公子就在我法门寺担任一个尊者吧。公子不要小看这个尊者的身份,不管去那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