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3(2/2)
说简单点,轧钢板和擀面杖擀面条差不离,经过擀面杖的多次挤压与推进,面就越擀越薄,钢铁同样如此,轧辊的多次挤压钢板就渐渐地形成了。
关键就是轧辊要有足够的重量产生挤压力量,经过笨重的上下轧辊挤压钢锭,渐渐地钢板雏形就出现,再多次挤压经过初轧机反复轧制之后,进入精轧机,厚度在十六毫米以下的钢板黄家就能够得到。
后世不值一提的工艺,在这个时代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当然壮观,扎制钢板的车间壮劳力多达一千余人。
带动一个笨重轧辊的齿轮组和链条就需要十几根,靠水力加人力、畜力辅助来驱动这些联排的钢铁轧辊当然效率低下。
因此钢板的产量上不去,超过十六毫米厚度的钢板根本无法生产,但是这已经开创了新纪元,相信不久的将来真正的钢板战舰会纵横四海。
很快孙元化被焕发了工作热情,他被兵工厂招募,顾山海开出每个月五两银子的保底报酬雇佣孙元化工作,还以每个月一两五钱银子的基本月钱雇佣孙家所有的识字男子做工。
孙家人这段时间被一惊一乍都快搞出神经病,来到崖州以为仅仅了此残生罢了,现如今发现这里根本不是穷乡僻壤,而是一个繁华所在,已经暗自庆幸老天眷顾。
谁知好事接踪而至,一家子都能够获得高收入的工作,老爷还得到了自己最喜爱钻研的铸造设计。
这个时候孙家人都知道海南岛是老爷好友“南国公”的地盘,老爷留下性命也是黄家人出马,能够来到海南岛也是“南国公”有意为之。
老实人孙元化想通了来龙去脉感慨万千,他知道好友南征北战对武器的需求会永无止境,他决定发挥余热为了改良武器用足自己的知识。
张焘跟孙元化乃是难兄难弟,见孙元化一大家子都被较好的安置,再也忍不住主动找上门求职。
没几天他家一百多号人都得到了工作,他自己在崖州昌化县当上了典史,带着三个武力值不错的子侄参与管理城市维护治安缉捕盗匪,相当于城管。
另外两个被革职夺了功名的大明前县太爷也在衙门里找到了书办的差事,家人有许多进入工厂做工,他们中也有一部分人是种田的好手,打听到海南岛粮价稳定,田赋不高,租种了水稻田开始侍弄。
原大明总兵官张焘乐滋滋在黄家体系当城管,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每天都有要忙的事情,过得很充实,精神状态居然好了许多。
原大明巡抚大人孙元化在海南岛兵工厂当技术员,每天忙忙碌碌,总有画不完的图纸,总有需要研究的太多课题。
他累着却快乐着,他马上就会考级过关成为火炮设计师,估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次考级通过成为火炮设计大师傅。
获得了新生的孙元化写信给恩师徐光启,把在海南岛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情况一一告知,当然也流露出对现在的生活无比满足。
黄胜有意不关照孙元化,让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一个普通设计员做起,相信以他的水平再接收到黄家体系的新知识,以后成为兵工厂的高级别领导人人都会服气。
有了孙元化这个科学家死心塌地在兵工厂负责产品质量,以后就可以调出顾山海开创新天地。
孙家的子侄辈都是江南读书人,如今他们落户海南岛理论上是没有自由的,黄家给他们自由,雇佣他们工作,相信假以时日,这里又会出现许多技术人才。
正文第五百八十一章:如火如荼
交趾省的投入更加如火如荼,神话家主也在进行中,田间地头劳作的异民族老百姓不时有高亢的歌声传来:
“交趾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南国公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翻身农奴的心儿照亮。”
热火朝天的修路大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劳工大军在高歌:“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交趾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南国公、南国公。”
宣传队当然会不遗余力蛊惑群众发动大生产,他们高歌:“建交趾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齐动员呀么嗬嗨。修道路呀么嗬嗨,通大明呀么嗬嗨。”
数十万人组建的建设兵团使得交趾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景象,蔓延几百里的混凝土石质道路上是一辆辆穿梭的四轮马车。
一道道钢筋混凝土水坝,一条条四通八达的沟渠,一汪汪水库成功遏制了水患,让这里充沛的雨水成为老百姓的福祉,使得旱涝保收的三熟良田给老百姓带来丰收和富裕。
所有交趾子民的日子都蒸蒸日上,南国公不是不要脸的吹捧自己,更加不会让自己的子民成天开会搞窝里斗、搞阶级斗争,而是实实在在让追随他的老百姓都能够吃饱、穿暖迈步进入小康。
黄胜不会割资本主义尾巴,体系内也没有丧心病狂的变态,当然没有人会恶毒地刻意让老百姓一穷二白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
黄胜鼓励老百姓发展手工业、养殖业、做买卖,还会给予低息贷款扶持不肯安于现状的老百姓创业,绝不眼红老百姓积累拥有财富,教育老百姓越富越光荣,拒绝贫穷。
黄家体系保障私产已经形成制度,老百姓的财产不容侵犯,老百姓的私宅风可进雨可进,皇帝陛下得不到允许不可以进。
老百姓、官员的合法收入哪怕是当事人犯罪了也会受到保护,抄家时必须偿还合法来源的财富,至于是不是有罚款,自然有官府判决生效。
这就是态度,铁的事实会告诉每一位子民,黄胜的政府会保障老百姓的财产安全,无论谁多么富有,只要来路正大光明没有人能够觊觎。
在这样的氛围下,最勤劳最擅长积累财富的汉人更加爆发了工作热情,他们的生活质量当然蒸蒸日上。
黄家体系可不是民主社会,拿政府救济金还能够出国周游世界那样的高福利国家养懒人的蠢事不可能去做。
因为懒惰而导致贫困的人会被送去砖窑、水泥厂、煤矿强制劳动。
当然,黄家体系这样的人少之甚少,整个交趾连乞丐、流浪汉都看不到,因为各级县太爷治下只要有这些人,会直接影响政绩,当然会影响前途。
乞丐、流浪汉当然都是被强制劳动的对象,大搞基建的时候,对于砖瓦、水泥的需求永无止境,每一个县都有砖窑都需要太多无需技术的劳动力。
黄胜从来不是老好人,在他眼里劳动者最光荣,不自觉劳动的懒汉很可耻,黄家体系也不介意用鞭子驱策他们靠劳动力换取一日三餐。
大明许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