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分节阅读 215

分节阅读 215(2/2)

目录

黄胜考虑到这个时代穷人根本不可能碰这样的东西,唯有官宦富人家的女眷和青楼女子才是潜在顾客群。

本来玻璃瓶在大明就是稀罕物,玻璃镜也是奇巧,贵妇打开香粉的盒子就可以对着盒盖里的小镜子补妆多方便,这样新朝的好东西不大卖根本不可能。

出了产品后,彩儿送了许多给黄家的女人,军官们的家属试用,这些女人都爱不释手就可见一斑,而且目前都没有发现有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如此好东西暴利必须有,这不伤良心,因为化妆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应该定位为奢侈品,便宜了如何奢侈得起来

“放心吧,老爷看过这些东西,做得确实不错,连装洗发水、头油的琉璃瓶,装花粉的小瓷罐都那么别致,很快就会供不应求。”

“老爷,奴家担心难卖呢,您为何认为会供不应求啊”

“有些东西就是越贵越有人买,你可以先用这些化妆品送礼啊,命妇们得到了价格不菲的礼物会到处显摆,没几天销路就打开了。”

彩儿去南京,要代表黄胜给南京官场的许多大人送礼,黄家有产业在此,“华夏大钱庄”南京分号也在筹建之中,跟官僚集团社交那是必须的。

彩儿是公关高手,她自然知道怎么做,天启帝和崇祯帝都有嘉勉血火辽东的圣旨,彩儿这位剧组的负责人很有面子,跟命妇之间早就是平等交往。

黄胜一席话让彩儿茅塞顿开,她雪白娇嫩的身子贴着老爷轻轻地摩擦,柔声道:“老爷,您好像无所不能,连做生意也这么厉害啊”

这个尤物风情万种啊黄胜色迷迷道:“来吧,老爷再给你厉害看看。”

美人见老爷又来了兴致,马上如青藤般缠了上来,伊伊呀呀快乐的呻吟声刺激得老爷越战越勇。

彩儿的四个贴身侍婢都在门口红着脸守着,只听见里面如歌如诉,此时此景不知做何感想

黄胜离开浮山所南下时再次叮嘱鲁承祖要大量接受投靠的老百姓,暂时无事可做也不要紧,挑选出可靠之人先留在浮山修路修水利设施,年底黄家又会有一个大地盘需要大量人口去屯守。

正文第三百七十四章:扫盲运动

鲁承祖知道黄家一年强似一年,他不需要知道家主年底会拿下什么地方,只保证他不但不会放弃一个来投奔黄家的老百姓还会经常派出麾下去山东内地引导难民来浮山找活路。

鲁承祖年幼时在建奴统治区吃尽了苦,如今他有了帮助贫苦人的能力自然会竭尽所能。

船队继续扬帆远航,在长江口和彩儿的一艘二号福船、三艘草撇船分开了,长江里虽然有江匪还不足以对抗黄家的草撇船,况且操江提督就是魏国公徐家掌管。

魏国公徐家马上就会得到消息,操江提督水师会派战船护送,彩儿她们的安全无需担心。

崇祯皇帝得知南京秦淮河大剧院马上可以演出,特意下达旨意,让黄大人爱妾篮彩儿无需陪伴家主丁忧,早日让南直隶军民看到正能量的大戏“血火辽东”。

能够替黄家挣票房,连皇帝都下旨让南直隶官员配合,如此好事,蓝彩儿当然乐此不疲。

她虽然难分难舍,还是别了老爷西去,美人在船尾遥看愈行愈远的辽东号,一直看到风帆消失在地平线唯见长江天际流,才回到了船舱。

浩浩荡荡的黄家船队在岱山岛再次补给,接着就会去大金门或者厦门补给。

从来都没有出过远门的楚儿没有一点点不适,每天都乐呵呵带着几个贴身侍婢看大海,还学着钓鱼,白白的俏脸马上变成了健康的小麦色。

黄家船队远航在风平浪静时都是采取拼接的办法,不仅仅增加了安全性还增加了舒适性,不仅如此,由于几千人一起工作、生活和娱乐,战士由于旅途寂寞产生的抑郁根本不会发生。

在船上楚儿还跟着夫君一起给少年们上课,帮着批改战士们的作业,她觉得这样做有意义每天乐此不疲。

多了一群女孩子同行,黄家私兵都变得更加文明,每个人都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黄胜有意让欢儿、乐儿和楚儿身边淑字辈的女孩子接触少年火枪手。

黄胜期待着有大胆的少年军官爱上这些女孩子,他们如果敢出头提亲,黄胜肯定会让楚儿做主给这些女孩子办嫁妆。

岱山岛已经建设了一年,这里跟北方不同,全年都可以搞基础建设,这里劳力多又有黄家不遗余力的投资所以钱粮充足,故而进度神速,一个干净漂亮的城池已经有了雏形。

防止海啸的石质防护大堤已经完成了最低洼处的工程,以后还会不断延伸,争取做到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海啸灾难。

舟山中中所的千户已经是黄胜的家丁金劲,周强任试千户,他们虽然来上任不到四个月,已经完成了精兵简政,在册的卫所军被裁撤了一大半,每户给水田二十亩。

没有一个兵丁吵闹,一个个乐滋滋服从命令,因为这里不同以往,工作机会太多了,二十亩水田就能够养家糊口。

自己去岱山岛打工少说也会挣到一两银子一个月,这里的千户官还不要份子钱,多好啊,家里的女人都能够去纱厂、织布厂做工,简直嫌家里劳力太少。

留下的三百卫所军也很高兴,他们每月能够拿到保底不折色的军饷一两二钱,每个月还有口粮四斗,他们家里同样有水田二十亩。

但是现役军人的女人待遇完全不同,月钱不比其他妇女少挣,工作却好多了,纱厂、布厂、印染厂里的分拣、包装、质检,大部分都是她们。

如果识字就更加不得了,黄家粮店里的卖婆,馆驿里的杂役拿到的月钱不但多而且不辛苦,如果以后通过考试还可以进入在建的“华夏大钱庄”岱山分号做女帐房,挣到保底月钱一两二钱。

很快岱山岛和舟山岛的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是谁只要能写会算就会多挣月钱。

军人会优先提拔为伍长、小旗官、甚至成为七品官老爷。读书识字可是大明贫下中农的奢望,他们哪里敢痴心妄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