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分节阅读 10

分节阅读 10(2/2)

目录

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确确实实不折不扣做到了。大明事实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遗言:“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哀哉我倔强的大明痛哉我不屈的大明最后毁在文武百官无限度的贪腐,毁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小冰河时期,毁在流寇和建奴的烧杀抢掠肆意破坏。

从此以后傲视天下的汉文明就此没落,世界领先的科技被建奴酋长这些殖民者抛弃,连天工开物这样科学巨著都是在满清灭亡后,被汉人从倭国发现。毕懋康的军器图说干脆被酋长们付之一炬。

建奴实在害怕汉人的反抗,用尽了无耻的方法来愚民,不遗余力黑了大明朝近三百年。黄胜想为大明,为这个汉人的江山做些什么,哪怕不能够成功,也要在这明末的舞台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黄胜开始跟那些被解救的汉民了解情况,他们刚开始还有些害怕,明军杀良冒功屡见不鲜,这些明军更加彪悍,如果他们要自己的脑袋如何是好

可是他们发现这里的大人和其他大人不同,对他们和颜悦色,还给他们疗伤,现在还跟他们一起围坐在篝火边喝酒聊天。

他们悬着的心放下了,纷纷诉说建奴的凶残,感谢大人杀了这几个建奴为自己的亲人报了深仇大恨。

这一次完胜建奴,已经让几个新收的家丁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李大钢和程全功,他们都亲眼看见大人一枪就击毙了那个领头的马甲,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大人竟然有如此身手,真是人不可貌相。

他们在辽东吃粮当兵多年,辽东文武大多数都是谈奴色变。

大人能文能武,不惧怕建奴,也不轻视建奴,巧设埋伏,在己方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歼灭同等数量的建奴骑兵,简直是神机妙算。

大人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建功立业就在眼前。大人还时时刻刻关心自己这些下人的安危,黄胜发现不见了李大钢时着急的样子大家都看在眼里了。

这些家丁心里都甜甜的,跟着这样的家主,这样的大人心里舒坦,以后升官发财大有可能。

黄胜在宁远中左所休整了三天,主要是让十几个解救的汉民好好休息,吃几顿饱饭。每天几个家丁都轮流去那个小山头监视通向这里的大路,诡异得很,没有发现建奴,连汉民都很少从这里经过。

胜利果实已经到手,黄胜决定撤退,去宁远城看看,不在有未知危险的地方长期逗留。如果遇到茅元仪大人就把这一次的斩首之功兑现了。

一行二十四人,有战马十八匹,黑虎、李大钢、全副武装骑着马在前面探路,程全功、韩宽断后。

其他人都牵着马扛着东西陪着黄胜步行,没办法不步行,因为大人黄胜不会骑马,前世就不会,现在的辽东士子黄胜也不会,况且马背上都驮满了缴获物资,连那些汉民都挑着担子帮忙运东西呢。

大家都累坏了,无他,东西太多,又舍不得丢弃,咬着牙死扛。离宁远十里遇到了明军哨骑,在验看过了黄胜的官凭告身后,几个耀武扬威的兵丁态度马上就变了。

来的是文官老爷,他们都规规矩矩给主簿大人行礼,有问必答。

黄胜得知茅元仪大人确实是在宁远城呢,他在验收城防。宁远城是孙承宗来辽东督师时恢复的,已经是他的复土之功,现在是必守之地,所以城防马虎不得,他在这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茅元仪是孙承宗大人的智囊团成员之一,当然甘当马前卒,来宁远坐镇。

此时茅元仪也因孙承宗大人复土之功荐为翰林院待诏。入翰林院官品虽低,只是一个从六品,却被视为清贵之选。

如果混得好得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那就是预备阁老了。在明朝文官面子大,武官哪怕是一品总兵官都要乖乖地听从一个五品兵备道的调遣,以文制武简直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

茅元仪实际职务还是赞画将军,不过他这个赞画应该不是一般参谋,应该相当于参谋长了。

黄胜也是文官,虽然不入流,在那些兵丁和低级武官眼里也是老爷。

他进了宁远城很容易就得到了茅元仪的接见,茅大人对这个辽东士子印象深刻,敢带着几个家丁对抗建奴暴行的士子凤毛麟角,茅元仪大人已经牢牢记住了黄胜。

在官厅,黄胜呈上了战报,当然他自己没有居功,功劳都是由于茅元仪大人资助鲁密铳、火药、铠甲、并且手把手教自己如何使用,才得以侥幸取得战果。

这是大实话,没有火枪,火药黄胜还真的没有这个胆子在宁远中左所伏击建奴,茅元仪大人也确实让马世虎带话叮嘱自己要勤加练习射击。

茅元仪大人看了黄胜的战报,惊讶万分,立刻让人把建奴首级和腰牌,铠甲兵器拿来亲自验看。

他在忙着一个个仔细验看建奴首级时,黄胜实话实说,里面有三个首级是跟着建奴作恶的阿哈,自己一并斩杀了,有被解救的十几个汉民为证。

茅元仪摆了摆手让黄胜无需多言,心里赞叹黄胜这个士子太实在,什么阿哈建奴留着金钱鼠尾的都是建奴,太多明军有意把得到的汉民首级修理成留着小辫子的样子来冒功求赏。

这些阿哈,已经跟着建奴一起行凶作恶,当然就是建奴,最起码也把他们算作抬了旗的假建奴。为了稳妥起见,茅元仪大人让人带被解救的汉民来见。

这位科学家加文学家加诗人确实是个务实的领导,他和颜悦色的问那些跪了一地的汉民如何被建奴抓到,他们原先靠什么生活,现在那里还可能有多少汉民。

这些汉民一一如实回答,在这几天黄胜对他们关爱有加,他们又都是被黄胜解救,他们确实亲身经历了上一次的伏击战,最后就是大家异口同声夸奖黄胜大人如何如何。

茅元仪理所当然得到了一个临危不惧,义薄云天,敢于和建奴对决,救民于水火光荣的英雄形象。

茅元仪太高兴了,他本来就推崇火器,这里还有他的一个好友孙元化也是同道中人。这一次黄胜的计划处处跟火器有关,他大受启发,竟然邀请黄胜晚上一起喝酒。

正文第十四章:曲高和寡

有了茅元仪大人的安排,黄胜带着家丁住进了官署附近的一个大院子,那些被解救的汉民也让人安置了。本来宁远就在移民来此屯守,这些人也就成为了这里的屯户。

黄胜把还是遍体鳞伤的鲁承祖留下做了家丁,这小子因祸得福,感激涕零,却什么感谢的话都没有说,这倒是对了黄胜的脾气,黄胜最不喜欢口号喊得震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