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5(2/2)
“不急,索性留在驿馆一晚,好好叙叙兄弟情义。”朱元璋此举也是煞费苦心,天下安稳有两大害,一为皇位之争引发战乱,这种事比比皆是,所以早立太子以稳其他皇子的心,二是奸臣当道,上惑君王下害百姓。
“敬二皇兄。”
“干。”
驿馆之中酒宴正酣,秦王好酒,燕王胜酒,晋王身子骨弱,此时略显吃力,兄弟几年未见,不想因此扫了兴致,一杯酒端起毫不犹豫再次饮下。
“几年不见,三皇弟的酒量可是长进不少。”
“二皇兄见笑,再饮一杯。”试图站起,不想身子一晃,坐在一旁朱棣手疾眼快,身形瞬间跃出左手揽住晋王。
“三皇兄醉了,不如先回去歇息。”
“散了,散了。”
秦王摆手,外面有驿馆的人进来,扶着晋王出去,秦王依然坐在那自斟自饮,好酒的人和胜酒的人不同,秦王逢酒必醉,不喝个痛快绝不罢休,晋王不胜酒力中途离开,燕王吩咐一番重新回到座位,“二皇兄,一路上是否听到一些传闻”
“蓝玉造反的事不过是有人造谣生事而已,沿途已经贴出告示,蓝大将军率兵攻破北元大军,此时正在返回京城途中。”秦王说完再次斟满。
“二皇兄可曾想过,这次父皇下旨让你我兄弟回京为了何事”燕王有意试探,秦王已经半醉,这种时候同样是人的戒心处于最小的时刻。
“还能有什么事,你我兄弟离京多年,必然是父皇心中想念,别管那么多,喝酒便是。”秦王举杯,燕王只得跟着端起,能够进入内城驿馆的人身份必然不低,这里的酒同样是精心准备,不似普通市井的酒那样烈,入口带着滑滑感觉,同样暗含一丝香甜,那种感觉就像是女人的舌头轻轻在里面滑动,让人回味无穷。
两人搀扶晋王回到住处,里面精心打扫,打开房门,扶着一直到床边顺势躺在上面,晋王早已人事不省,有人服侍脱下靴子,将被子盖在上面转身出去,房门顺势带好,门前有晋王的人把守,加上驿馆内的守卫,这里又是内城,根本不用担心安全。
就在驿馆的人离开房间,原本紧闭双眼晋王猛然眼睛睁开,身子从床上坐起,丝毫没有方才的醉意,快步来到窗边,打开窗子,将手里东西放在上面,那是一种特殊的豆子,散发一股奇异香气,扑棱棱,时间不长,两道黑影落下,那是专门用来传递消息的鸽子,经过训练,对这种味道极为熟悉,必然是闻到香味过来。
晋王快速掏出纸条写上几个字绑在上面,手臂一抖,黑影快速消息,用这种方式传递消息不仅速度快,同样不用担心被人发现,鸽子更加不会因为利益出卖自己的主人,这样的信任是人所不能替代。
京城外城,一间大宅院,规模不小,住的必然是大户人家,能在京城里拥有这样的宅院,非富即贵,当然两者之间可以共通。
此时一片漆黑,整个院落空荡荡,地上长满杂草,随着一道黑色影子落下,宅院里跳出一个人,应该是一直等在这里。
一间荒废的大宅院,突然出现的一个人,京城之地就是如此,各种故事不停上演,不仅是出身皇城里的王爷们,就算是普通人也想在这里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手臂伸出,抓住落在上面鸽子,解下上面布条,掏出火折子仔细看去,看罢直接点燃,随着一道光亮,整个布卷快速消失,手臂一抖,整个人瞬间消失。
京城内外,杀机四伏,蓝玉一死,锦衣卫命运又将如何一切尽在血衣卫
第二百二十六章朱元璋的局
天光大亮,圣旨准时抵达驿馆,秦王、晋王、燕王穿戴整齐来到驿馆中间,彼此寒暄,晋王不停敲着脑袋,一副大醉未醒之态。
“三皇弟,下一次量力而行就是。”
“惭愧,每次都让二皇兄扫兴。”
“你我兄弟不用这个,古语说的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了事还是自家兄弟亲近,是不是这个理,四皇弟”
“二皇兄说的在理。”朱棣应了一句。
说话间,传旨太监快步走入,手里捧着圣旨,三人连忙上前跪倒在地,就算是王爷见了圣旨也要跪,这是规矩。
“皇上有旨,三位王爷立刻随老奴入宫。”
“遵旨。”
三人起身,传旨太监转身,三人跟在身后,别看只是一个传旨太监,在京城里地位不低,要知道皇上整天面对的就是这些人,耳边多说几句好话,难保飞黄腾达,一旦得罪了这些人,恐怕真是要遭殃。
纵观整个大明朝,宦官弄权大有人在,从明初开始已经有些苗头,离开驿馆,进入皇城范围,秦王咳嗽一声,“卫公公,可知父皇下旨命我等入京所谓何事”
“老奴确实不知,王爷还是不要难为老奴了。”
“有劳卫公公。”
接近皇城,秦王脸上反而不自在,这些年自己在封地做的那些荒唐事,虽然做了安排,纸里包不住火,父皇应该已经知道,难道是为了这件事,如果是,为什么把老三还有老四一起叫回来,随行带了亲兵还有王府家将回来,一直想不通,究竟为了什么
进入王城,看着眼前熟悉宫殿,还有儿时不知走过百遍千遍的皇宫小路,这一刻真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一路无话,传旨太监带着三人直奔侧殿,接近宫殿,守卫森严,整个侧殿前方位置完全被宫中侍卫围住,几乎是人挨人,手持长剑,顿时给人一种紧迫感。
“老四,有点不对。”
“二皇兄多虑了。”
秦王吧嗒一下嘴,侍卫左右分开,传旨太监身子停下,“三位王爷,请,皇上在里面。”侧殿前面都是手持长剑侍卫,就连身边的传旨太监都不能接近,足以看出朱元璋的谨慎,生怕走漏风声,更是担心宫里有蓝玉的人。
三人顺着台阶一直向上,来到近前纷纷整理身上衣物,迈步进入,侧殿前面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盛水用的壶,壶嘴位置不停冒着热气,朱元璋就坐在桌子后面。
“儿臣拜见父皇。”
“都过来吧。”
三人依次上前,按照顺序坐好,朱元璋看看秦王,再看看晋王,最后是燕王,以前没有太多感觉,这一刻真的感觉老了,四兄弟里面最小的朱棣已过而立之年,做了父亲,不再是聚在自己膝盖下玩闹的孩子。
朱元璋不说话,只是看着,三人只好坐在那,朱元璋抬手拿起中间铁壶,距离最近位置秦王刚要起身,朱元璋挥手阻止,哗哗哗,三杯水倒满。
“尝尝。”
三人不明所以,只得端起,略微有些烫,缓缓喝下,没有什么味道不过是普通的白水而已。
“如何”朱元璋看着三个儿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