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2)
直到看到远处裴行俭护送了李弘飞驰而来,众人方才放下了心弦,不过只是短短的片刻之间,想起皇帝这一道突如其来的旨意,脸色却又是变得沉重了些许。
对面的李弘倒是脸色平静,没有什么特别的神色,但是细心的人仍然能够发现他眼中的一丝焦虑。
从长安城出发的时候尚未天黑,但是等到了九成宫的时候,却已经是隐约天明了,九成宫乃是前朝文帝修造的避暑宫殿,后来被太宗皇帝修葺之后,便作为皇帝的离宫,同样成为避暑之用。
待得他们来到的时候,还未曾上山便已经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山上山下的防卫力量都强了不少,一路上走过来,御林军巡逻的人手比平常密了不少,甚至于,李弘还见到了峻州军府的兵马驻扎在山下
想起裴行俭的兵贵神速,李弘的心中隐约明白了些许,但是这份明悟,却让他的脚步越发沉重。
出来迎接的是上官婉儿,大殿之上布满了守卫,所以两人并没有很多交集,但是李弘却能够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忧虑,待得看到李弘之后,却才松了口气。
“陛下口谕,召门下侍中许敬宗,中书令郝处俊,尚书省仆射戴至德入殿见驾”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皇帝没有让李弘直接进去,反倒是先召见了许敬宗等人。
而后者显然是同样摸不着头脑,相互对视一眼,跟李弘告了声罪,便踏进了殿门,而李弘却是分明看到,在上官婉儿转身的时候,递给了他一个复杂的眼神,只是脸色却是微微有些黯淡。
没有像李弘想象的一样,让他等很长的时间,只是短短的片刻,许敬宗等人便走了出来,不过不知为何,他们望向李弘的目光都多了几分复杂。
“殿下,请吧”
上官婉儿是跟着他们出来的,没等李弘开口,便伸手示意李弘进去。
深吸了一口气,李弘踏进了大殿当中
此刻的九成宫中灯火通明,但是却意外的弥漫着一股萧索的意味,在一旁随侍的人李弘都认识,全部都是李治的心腹内侍,而青色的帷幔榻上,李治一脸笑意,斜靠在榻上,一旁坐着武后,眼角隐约有着点点泪痕。
李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李治,他在李弘的印象当中,他虽然时常缠绵在病榻之上,但是脸色从没有苍白的像如今这般吓人,虽然是在笑着,但是脸上已经不可抑制的弥漫着枯败的气息。
而一旁的武后神色也是让李弘心中一沉,平心而论,这么多年以来,武后一直是坚强果决的形象,泪痕斑斑却是李弘从前绝没有见过的。
“儿臣参见父皇”
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李弘撩起衣袍,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
“好,好孩子,起来吧”
李治的脸色越发的满意,只是声音却是虚弱的很。
“这些日子过得如何,掌驭一朝有何感想”
李弘起身刚想说话,却被李治轻轻挥手打断了,随即便是笑吟吟的开口问道。
“并不轻松,儿臣真正开始掌朝的时候,才发现和平素里监国的区别要大得多了”
心神微微一动,李弘朝着武后的方向瞧了一眼,有些犹豫的说道。
“以前儿臣不明白的许多地方,如今也清楚了”
这话其实说的没错,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前的李弘纵然是监国,朝政大事也是有武后来主理,他不过是从旁协助,甚至于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决策者的角度。
而之前他和武后的许多政见不合,其实并非是真正不可调解的矛盾,而是李弘还没有从心底里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和许敬宗,戴至德等人一样的臣子的位置上,而不是一个为君者,一个决策者的身份。
不管怎么来说,武后主理朝政多年,眼光和气魄要比李弘高的多,能够顾及到很多他注意不到的东西,加上李弘天生对于武后的偏见,方才让母子二人的嫌隙越来越大。
但是真正等到李治完全放权给李弘,让他来掌握朝局,李弘才体会到那种左右为难,举步维艰的感觉
s:今天实在是没感觉,只有一章了,抱歉
第三百九十二章:母子温情
眼见自己这个心高气傲的儿子,也有如此窘迫的时候,李治的脸上倒是忍不住浮起一丝笑容,只是刚要说话,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陛下”
武后的神色一阵担心,想要上前扶住李治,却被后者轻轻摆手制止了。
片刻之后,李治的脸色平静下来,轻声开口。
“弘儿,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火候,这世上有正大光明之处,便有阴暗之地,你的性子,最让父皇不放心的地方就是一根筋,以法为绳固然是好的,但这事情岂可尽如人意去岁的平康坊一案,你只知那些女子可怜无比,但是可曾想过,这其中的利害之处断然不仅仅是你六弟一个无权无势的亲王能够撑起来的”
“这难不成此事背后尚且还有什么隐情”
李弘的心中一动,眉头却是微微一皱,开口问道。
平康坊的案子,他一直在命狄仁杰追查,但是随着事态的越来越明朗,李贤的面目逐渐展露,李弘心中也越发觉得他那天的行为是在装样子,也就理所当然的将拐卖女子的事情归在了李贤的身上,也就放松了对于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但是现在听李治提起,却好像并非这么简单
而对面的李治却险些被他气出个好歹来,重点不在这好吗
语气略微一滞,李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此事留待以后,你自会知晓,父皇想要告诉你的是,若是以后你接掌大唐,行事定要小心谨慎,有些事情不可只看一面,遵循律法自然是好的,但是也要顾及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处理国政,方方面面都要顾虑到,明白吗”
“儿臣明白,可平康坊一事”
可惜李弘明显有些心不在焉,敷衍了一句,又紧着开口问道。
“好了,弘儿,朕累了,要歇一会,你跟皇后说说话吧”
李治叹了口气,无奈的望着自己这个儿子,轻轻的合上眼,却是不再说话。
小心的扶着李治躺下,武后责怪般的斜了李弘一眼,示意他暂且出去等着,李弘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武后的眼神顶了回来,只好起身离开了后殿。
“唉,弘儿的性子,还是要磨啊,只可惜朕是没有时间了,只能托付给你了”
待得李弘刚刚离开,李治的眼睛便睁开了,望着前者的背影,幽幽的叹了口气,对着一旁的武后说道。
“陛下不必灰心,弘儿虽则有些过于恪守律法,但是仁厚孝顺,必然能够将大唐治理的更加繁盛,您忘了,当初您答应过妾身,要看着太平长大嫁人的等回了长安,我们就不再管这些事了,您的身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武后的脸色微微黯然,神色却是倔强无比,紧紧的握着李治的手,声音坚定的说道。
“对了房妃,弘儿安排在了何处”
眼见武后的神情有些激动,李治心中叹了口气,嘴角却是浮起一丝温醇的笑意,转移话题道。
房妃当然不是指李治的哪个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