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4(2/2)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感到两道凌厉的目光直射到了他的身上,一下子让李贤清醒过来
武后声音淡然,隐约带着几分不悦,显然对李贤如此鲁莽的行为有些失望。
“贤儿有何话说”
“母后,儿臣并无意见,一切听凭母后处置”
李贤也发现自己刚刚的行为不妥,一时之间,只好涨红了脸,讷讷的说道。
“弘儿所虑的也是”
过了片刻,武后淡淡的说道。
一句话却是瞬间让李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不过幸好武后接着说道。
“不过玉不琢不成器,贤儿以后毕竟是要前往封地的,若是对政事完全不熟悉,也非好事,如今贤儿资历尚浅,也不适合担任官职,便暂时先入朝听政,如何”
敏锐的人都感觉到,此刻武后的态度已经有所软化,没有刚开始那般坚决,而且最开始的时候,武后让李贤入朝的理由是“未来好好辅佐太子”,而现在却变成了“更好的管理封地”
辅佐太子,自然是要留在长安的,而管理封地
这其中的深意恐怕不只是一时失言罢了
不过对于此刻武后的柔和态度,李弘却是淡淡的没有反应,因为无论是他还是武后都知道,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李弘已经占据了一部分优势,如今就算是武后强行让李贤入朝,恐怕也会招来非议。
而如果要李弘同意此事,显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武后刚刚并未放弃李贤之事,也就是说,她有自信让李弘答应这件事。
所以,李弘没有急着表达自己的态度,他在等,等着武后打出自己的筹码
果然,过了片刻,武后见李弘没有反应,心头暗叹一声,面色上却是分毫不露,淡淡的说道。
“如今中书令李义府已经被流放巂州,然中书省政令不可废弛,关于中书令的继任之人,弘儿心中可有人选”
第二百二十八章:朝会结束
李弘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武后的决心竟然如此之大,为了将李贤送入朝堂,居然愿意将中书令的位置让出来
要知道,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提个名这么简单的,像中书令这样的官职,向来都是乾纲独断,容不得臣下有所意见的,尤其是中书令秉承机要,一向是又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的。
武后愿意让李弘来推选中书令,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斜眼看了看李贤,李弘心中疑惑,真没想到这个小子真是手腕厉害,竟然能让武后如此不惜代价送他入朝
不过眼下的情景却是容不得李弘继续犹豫,武后已经给出了这么大的让步,接下来就要看李弘的态度了。
“回禀母后,中书省总掌机要,拟定诏旨,实乃重中之重,是以儿臣以为当选老持成重之臣担当中书令之职,故儿臣举荐门下侍郎郝处俊,望母后圣裁”
李弘没有再提李贤之事,但是他如今的态度已经代表了一切,既然他举荐了郝处俊,自然也就不会再揪着李贤不放,这是朝堂当中的规矩,李弘自然不会违背。
其实说起来,在李弘心中,李贤虽然心机深沉,府城甚重,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他已经活在阴影下这么多年,贸然走到前台来根本不会习惯,而若是真的将国家大事交给他处置,受苦的只会是黎民百姓,若是仅仅上朝听政,却也无妨。
相比之下,中书令的这个职位就重要了许多,若是能够拿下这个职位,李弘以后在朝中的话语权就重了许多,甚至于有和武后抗衡的实力
不过到底该让谁来担任这个职位,却也是个难题,无他,李弘心中明白。虽然现在李治并未上朝,但是必定在时时刻刻的关注着前朝的变化。
李弘若是真的提出一个东宫派系浓重的官员出来,那才是真正的找死,李治决不允许一个东宫的属官霸占中书令的位置。
而这一点上武后的优势就大得多。首先李治对武后几乎是完全信任的,不然也不会将前朝尽托于她,而且武后一介女流,也的确需要有地位的大臣支持,才能在前朝立住脚跟。所以不管怎么说,李治都有可能继续扶持一个武后一派的官员来接任中书令。
这也是李弘疑惑的原因,李贤究竟是怎么说动武后,放弃这个十拿九稳的位置,来换取他的入朝
而既非武后派系,又不是东宫派系的官员,还有资历和能力能够接任中书令的人选,李弘数来数去,就想到了郝处俊的身上。
这个老头看起来性子急切,脾气火爆。但是能够混到这个位置,又有谁是真的没有一点能耐的。
郝处俊此人,一向对于武后不大感冒,当初李治想要让武后代为理政的时候,他甚至还提出过反对的意见,要是换个人,早就被武后整治了,但是这个老头却依旧深得皇帝信任。
众所周知,门下省的长官侍中许敬宗是武后的左膀右臂,但是郝处俊在门下省给许敬宗当副手。却依旧混的风生水起,可见其人并非外表看起来那么简单。
何况他虽然和东宫关系甚佳,但算不上是东宫的官员,想必李治也不会反对此事
“嗯。弘儿所言甚是,不过此事重大,本宫一人难以决断,尚需陛下亲自定夺,然如今中书省群龙无首,郝相便辛苦几分。暂时统领中书省便好”
听见李弘举荐郝处俊,武后的眼神微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虽然郝处俊对她有些不满,但是这个人选却是她能够接受的。
抛开其他不谈,武后对于郝处俊的才能和操守都是极为认可的,此人懂是非,知进退,更重要的是,除了当年的事情之外,在门下省和许敬宗搭档十分愉快,想必到了中书省,也不会故意与她为难。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毕竟中书令这么大的事情,不是武后能够决定的,必须要有皇帝的正式诏旨,当然,这一点对于武后来说自然是不成问题的,来上朝之前,李治也和她提过中书令的事情,言下之意也是让郝处俊继任。
所以武后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但是让郝处俊暂管中书省已经说明一切了,恐怕剩下的,也就是走程序的问题了
“呃,老臣遵旨,谢娘娘”
郝处俊还在一旁发愣,尽管他也曾经想过中书令的位置,但是却没想到来的这么顺利,是以一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等醒过神来,便老老实实的拱手谢恩,也不说其他的虚头巴脑的推托之词,武后既然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就没有那个谦虚的必要了
“嗯,辛苦郝相了”
武后淡淡的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
“今儿是元日前的最后一次朝会了,既然无什么大事,便退朝吧贤儿,元日的大朝会,你便跟着来吧”
说罢,武后也不等其他人再说话,便在上官婉儿的搀扶下起身离开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