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283

分节阅读 283(2/2)

目录

所以说,任何一种政治体制,都必须存在一个促进其发展和进步的外力。一成不变的制度,造成的后果就是灭亡。资本主义制度最初的形态,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兔子在建国之初的制度,在几十年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明的不变,本质上是不想变。因为大明这个制度,决定了就算是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个主人而已的变化。对于士绅集团来说,他们真的无所谓谁来当这个皇帝。为什么很简单,利益关系没有发生变化。

一个社会统治阶级的基石,居然是这么一种心态,可想而知,这个制度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是最不愿意看见变化的一群人。任何敢于触碰他们利益的改变,都会被群起而攻之。张居正的改革,压根就没碰触到根本,即便如此,他死之后,也被群起而攻。而最狠他的人,居然是万历皇帝这就是明朝的现状。非常讽刺的一个结果。一个人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却在死后被举国唾弃。真正做到了天下共仇之。

朱由检现在脑子里都是晕的,一下接受那么多新的东西,不晕是不正常的。

“卿,那么当务之急,朕眼下该做一些什么改变呢”既然想不明白将来,那就先说眼下最要紧的。改肯定是要改的,朱由检只能接受一些局部的改变,深层次的改变,他根本就无法接受。陈燮也没指望他对自己言听计从,只能是让他先有一个印象。陈燮真正要改变的,不是皇帝本身,而是这个社会的结构。一旦社会结构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就算皇帝不想改,也不是皇帝说了算的事情了。到时候,革命是很自然会发生的事情。革命之后,要不是妥协,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要么是一方被消灭,比如共和。

以陈燮现在的力量,去推翻明朝,那么他将面对的是无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最大的作用,是在旧的制度框架下,让这个国家进入稳定的状态。没有一个新兴的阶级作为推动改革的力量,何谈改革因为社会本身不想改变,强制性的去推动改革,只会受到全社会的抵制。

“陛下,臣以为,最紧迫的事情,是改善朝廷的财政制度。国家没钱,您想做任何事情都只能是望而兴叹。就算国家有钱,现在的大明的财政制度,多少钱撒下去,最后落到实际事情上的钱,能有三成就算是官员比较有良心了。”陈燮终于上了正餐,这是希望朱由检做的事情。具体怎么去做,这个事情,陈燮还要等朱由检的反应。

果然朱由检听到这话就来劲了,不像之前的迷茫了,立刻精神一振道:“卿,细细说来。”陈燮心道,对症下药的时候到了。当即坐正了身子道:“陛下,其实不用做太大的改变,张太岳的考成法,只要加点东西进去,就可以立刻拿来用。”

朱由检一听这话,立刻道:“恢复考成法么还能往里加点什么”

陈燮笑道:“考成法是针对官吏的,但是这样还不够,臣主张还要加一条,成立民间咨议局。凡地方政务,在执行的过程中,须接受咨议局的监督。如咨议局对官员执政提出异议,按察司必须进行调查,并做出正式的回应。如咨议局对地方官员提出质疑,按察司不处理并导致质疑的议员受到打击报复,厂卫介入,相关官员一体查办。”

考成法不错,但是民间监督也是必须的,这一招其实包藏祸心。这是陈燮在培养一个新的阶层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具体到咨议局这个新的机构,首先是一个民间的监督机构,朝廷不用花钱养着。其次,议员的社会地位,由大明立法保护,官府不得擅自拿办议员,议员犯法,地方官员不得查办,只能是厂卫查明情况,确定罪证之后,交由天子核准,再由厂卫拿办。议员有了相应的权利,便有了相应的义务。什么义务呢纳税商业税只有每年纳税达到一定的数额,才有资格参选议员。”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为中华文明争一个未来

第四百三十七章为中华文明争一个未来

兜了一个大圈子,陈燮才抛出商业税这个最终目的。其实这是一个交换,用权利来交换利益,可以说只要是大明的商人,没有人不会动心。从法律上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些人的安全,然后再提商业税的时候,阻力自然就小了。那么明朝的商人们,对这个制度会动心么

必然会动心的而且绝对是狂热的动心。这是社会地位的改变,只要交税,就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甚至可以监督官府,这一招真是太狠毒了。

朱由检听到这里的时候,怦然心动了。现在他最想要的就是银子,谁能解决银子的问题,而不会动摇大明的根本,他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卿,继续说,我觉得你还有别的主意。”朱由检没有立刻做答复,而是希望陈燮继续说。陈燮自然顺着他的话道:“理财,不外开源节流,征收商业税,是开源。这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源头。那么别的源头呢陛下不是已经在福建开海贸了么那就多开几个地方嘛。浙江、江南、山东,都可以开海。设船舶司,收关税。臣在运河上收疏浚费,在山东境内修路收费,这些都是财源,都可以去做。不过陛下不能着急,慢慢来,一点一点的改。”

朱由检现在眼珠子里都是银子,激动的微微颔首道:“朕不着急,慢慢的来改。卿继续说吧,该怎么改”陈燮笑道:“陛下,要改的话,不能一步到位的改,那样阻力太大。可以在一两个省先做实验。这样一来,就算改错了,也无伤大局。还有一个事情也是要改的。那就是科举。现在的科举,说实话很公平。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弊端。”

朱由检一愣道:“什么弊端”陈燮笑道:“陛下,这个弊端其实您也应该有所感觉,就是科举八股取士,导致很多官员上任之后,需要很多时间去熟悉地方政务。一些官员甚至就算做一辈子,都不知道地方政务具体的情况。这样的官员,除了贪污,就剩下玩乐了。臣也不是一概而论。这是多数现象。官员无能,跟八股取士有很大的关系。”

“卿的意思,以后科举不考八股了么”朱由检这一下脸色变了,八股取士这个事情太大了,改动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陈燮摇摇头:“八股还是要考的,您想啊,八股考了这么多年,不说一下不考天下士子不能接受。单单就天下那么多读书人,能靠着考八股文脱颖而出之辈。智力上哪有简单的人物所以呢,八股还是要考的,但是得在科举里加上别的东西。不要只考八股。加什么呢实学什么是实学呢简单的来说,就是上任之后,实际要用到的学问。臣以为,算学是要考的,农学是要考的,法学也要是考的。有了这三样实学,今后走上官位,上手也会快很多。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算学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比如说官府要花钱办事。官员得知道这钱怎么花的,有没有被胥吏和绅商勾结坑了官府钱财的地方。就是说。这个账本,你得看的懂。农学。这个就更重要了,民以食为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