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3(2/2)
隆平,从平乡到高邑的必经之路。多尔衮把断后的马队带到这里来,算准了登州营要追击,就得经过这里。传说中的登州营的乌龟壳,他可不打算想阿济格那样愚蠢的去碰。根据他对陈燮的了解,只要自己撤了,陈燮肯定会追。在运动之中野战,是唯一能击败登州营的可能。当然,这也仅仅限于可能。
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河流众多。明朝的地图上,华北平原上河流真多。随着连续的干旱,这些河流都见了地,就算是见了地,河床上的淤泥也不是可以纵马奔驰的地方。
一路沿着西北方向急追的陈燮,为了找过河的地方,耽误了不少的时间。每次想到这里,陈燮都有一股无名的怒火。清军南下,地方官府连拆桥都不会,就把桥留着,让清军随意的通行。实际应对能力低下的地方官员,无能昏聩的内阁,刚愎自用的皇帝,这个组合能撑到崇祯十七年,实在是大明的底蕴太雄厚的缘故啊。陈燮敢打赌,隆平县令根本就不知道,境内有多少主要河流,河流上有多少重要的桥梁,更不要说知道桥的名字了。
嗖嗖嗖前方的天空上升起红色的信号弹,正在行军的骑兵大队立刻停下。跟在陈燮身边的吴三桂,乖巧的凑近了低声问:“陈叔,这啥意思发现建奴了”吴三桂彻底的被陈燮吓狠了,当着他的面剁下了高起潜的脑袋,这是他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桀骜不驯的平西王,这一辈子算是摆脱不掉那个瞬间了。
“三发红色信号弹,发现清军大队人马。果然是在隆平等着我,我倒要看看,是多尔衮的骑兵怎么抵挡我无敌的登州铁骑。”陈燮充满的自信的话语,引发了祖宽和祖大乐的认同。关宁军跟清军打了多年,就没打过这样的仗。清军听说登州营出现就撤退的瞬间,整个关宁军上下都被震撼了。满人也有怕的时候一时间自信心达到了巅峰了。
“都给我听好了,兵分三路,我带登州营走中路,祖宽、祖大乐,左路交给你们了。吴三桂,右边交给你了。注意看我旗号,一旦红旗杀进敌阵,你们就从两侧给我杀上去。这一次,我要正面击溃满清骑兵,让满清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就是狗屁。”
陈燮的一番话,说的其他三人热血沸腾。被陈燮安排打辅助,他们心里也没啥不满的。
战场是多尔衮选好的,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原野。两军在平原上遭遇,相距不过五里地的时候,多尔衮发现了对手,而且发现了来的全是骑兵。几乎同时压住了阵脚时,两军相距不足三里地。旷野上,多尔衮有三万骑兵,排成大大小小的队伍。
登州营只有一万多骑兵,关宁军的骑兵稍稍落后在两侧。五百人一个作战单位的登州骑兵,丝毫不惧的顶在了最前面,从高空看,整个阵势就是一个巨大的锥形箭头。
箭头的最前面,一面红旗迎风招展,红旗上绣了一只黑色的飞鹰,利爪正在抓向猎物。
“老爷,还是我来打头阵吧,您留下负责指挥大局,在不是小战斗。”何显抓住了陈燮的缰绳,最后努力了一下,想要劝住陈燮。
这个时候浑身热血已经沸腾的陈燮,哪里会听这个劝。好不容易逮住一个机会,一举解决来自关外的威胁。一旦大胜,就此能左右朝堂都不为过,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这么重要的战斗,不身先士卒,在冷兵器时代,怎么能让三军奋勇。
“闭嘴,回到你的位置上。”陈燮一声怒喝,何显灰溜溜的去了自己的位置。阵中的五百掷弹兵,已经做好的一切准备,就等着旗号的命令。
陈燮策马在阵前来回的驰骋,口中高呼:“大明兴废,在此一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一万余人整齐的发出呐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回到指挥位置上陈燮,看看身后的将士,对身后的韩山道:“开始吧。”
红旗使劲的摇摆,嗖嗖嗖的声音响起,五百掷弹兵,将携带的五千枚火箭全部打了出去。这种射程达一千八百米的火箭,出乎了清军的预料。
正在给士兵鼓劲的多尔衮,看见密密麻麻飞向中军阵中的火箭弹时,心头升起一个惊恐的念头,怎么可能短短的一分钟内,五千枚火箭弹全部打了出去。清军中央严整的队形,遭到了火箭弹的密集打击,连续的爆炸声中,死伤不断,惊马不断,彻底乱作一团。真正乱起来的其实不过就是四五千人,但是已经足以造成最严重的后果。
陈燮举起了战刀:“杀”两腿使劲,跃跃欲试的战马冲了出去,身后的近卫队很有默契,紧跟这冲了出去。一万两千登州铁骑,发起了全军突击,跟着前面的红旗,一往无前。
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红旗下的陈燮在近卫队的簇拥下,一头扎进了清军乱作一团的地段,轻松的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身后的骑兵如滚滚洪流,冲进敌军阵中。
第四百五十二章开挂模式
第四百五十二章开挂模式
多尔衮根本就没有时间重整队形,冲在最前面的陈燮带着他一手打造的登州铁骑,已经撕开了清军阵型。脑子里想过无数次与陈燮决战的场面,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是这么一个结果,刚刚开始他的队伍就乱了,中央一带被人轻松撕开口子。两翼的骑兵刚刚启动,想上前增援,挥舞着三眼铳的关宁骑兵也上来了。
“弩”长期刻苦的训练,每一个骑兵的动作都是一种本能。举着透明盾牌,弩箭射出后,挂回去,抽出短铳,继续往前冲。用短铳将最近的目标打倒之后,来不及的士兵直接将短铳当着暗器直接丢出去,抽出战刀继续冲杀。
每一个士兵都在忘我的冲杀,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他们战斗的。因为那一面红旗一直在最前方,护旗的士兵已经换了三个,但是红旗始终在敌阵之中飘扬。
冲在最前面的陈燮,如同不知疲倦的战神,高举着战刀,一次又一次狠狠的落下,也不知道砍倒了多少清军。距离多尔衮的本阵,越来越近了。
多尔衮一直在仔细的观察着战场的变化,左右两侧还算好的,蒙古骑兵挡住了关宁骑兵。但是中路的蒙古骑兵已经彻底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