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的明末生涯 > 分节阅读 69

分节阅读 69(2/2)

目录

随后,鞑子针对虎豹军第二道防线的进攻就开始了。

数百虎豹军将士拼命向前发射铅弹和炮弹,想要挡住不断向前推进的盾墙时,十多台投石器在上百炮手组装下,迅速出现在大家面前。

“上炸药包投弹”一声暴喝在十多架投石器中间响起后,投石器长长的臂杆迅速从地面抬起,在与地面成九十度角后,直接定格在空中,并且发出一声非常沉闷的颤音。

臂杆高高挥起后停了下来,装填在弹兜内的炸药包,则在惯性作用下,迅速脱离弹兜束缚,在虎豹军数百双眼睛注视下,迅速越过大家头顶。而后,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色抛物线后,带着一串轻微的呼啸声,向距离自己第二道防线越来越近的鞑子进攻部队飞去。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原始的远程投掷武器,虽然已经经历了数百上千年发展,但是,他的发射准头,仍然是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

所以,眼前十几架投石器向前抛射的十几个炸药包中,只有四个炸药包落入严严实实的盾墙前后,命中率不到三成。

不过,就是这三成的命中率在加上二十斤火药同时发生爆炸的巨大威力,让隐藏在盾墙后面的鞑子以及步兵跟役不再有安全感。

地动山摇的爆炸声还没有传到卫征耳朵,四团橘红色火球已经在盾车前后腾空而起。

举着望远镜的卫征亲眼看到,被火球笼罩的三辆盾车,就好像纸糊的一样,被炸药包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给轻易抛上天空。随后,盾车的木质骨架,也在气浪的冲击下,瞬间被撕成碎片。

瞬间失去三辆盾车后,一个正面宽度超过三仗的缺口,赫然出现在虎豹军面前。

百步距离,不仅是中性佛朗机的最佳射程,更是虎豹军所装备新式火绳枪的最佳射程。

所以,坚守二线阵地的虎豹军就好像闻到血腥味的饿狼,迅速将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缺口处。当然,三百杆火绳枪的黑洞洞枪口,也在这一瞬间,全部集中到缺口处。

“啪啪啪”爆豆般的枪声响起后,三百枚炙热的铅弹沿着缺口,呼啸着飞入鞑子以及步兵跟役所组成的进攻军阵。

进攻虎豹军第一道防线时,微乎其微的伤亡让所有进攻者都对挡在面前的盾墙充满自信。所以,在进攻虎豹军第二道防线时,自信不会受到攻击的他们就好像赶鸭子一样,密密麻麻的聚集在盾车后面。

炸药包摧毁盾车,三百枚铅弹紧随其后穿过缺口,呼啸而来。

仅仅一眨眼功夫,就有近白步兵跟役或死或伤的倒在缺口处。

第一百三十二章势均力敌

一轮,两轮

十多台投石器连续向前抛射超过两百个炸药包后,挡在鞑子面前的严严实实盾墙,已经不能用千疮百孔几个字来形容。

放眼望去,绵延几十丈的盾墙上,几乎看不到一架仍然完好的盾车。

失去加装铁板,防御力强悍的盾车,鞑子以及步兵跟役握在手里的盾牌,根本挡不住百步外呼啸而来的铅弹和炮弹。

于是,在数百虎豹军将士的疯狂射击下,新的一场单方面屠杀,开始在蘑菇裕城外一二线阵地之间的战场展开。

不过,这种屠杀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已经熟练掌握虎豹军具体打发的鞑子给破解。

爆豆般的枪声中,刚刚还是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步兵跟役,就好像天女散花一样,迅速向周围四散开来,形成后世战场上非常常见的散兵进攻队形。

因为火绳枪射击所产生大量白烟的困扰,除了第一轮射击外,整个后续战斗过程中,火绳枪都无法对敌人进行精确瞄准射击。

再加上这个时代还没有火力强大的重机枪

数千步兵跟役刚刚散开,三百火枪手所取得的战果,就开始急剧下降。

如果不是中型佛朗机不断向前射出一打一大片的散弹,三百火枪手射出的铅弹。几乎很难命中已经分散开来,并且弯着腰,不断向前推进的鞑子步兵跟役。

不过,就算有十门佛朗机火炮的帮助,和刚刚单方面屠杀相比,不到三成的伤亡也无法挡住鞑子以及步兵跟役的进攻步伐。

蘑菇裕城墙上,站在卫征身后的一众部下还没有从战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反应过来,卫征脸上已经闪过一抹凝重。

因为,来自后世的卫征清楚,即使后装步枪,甚至于重机枪发明以后,散兵进攻都是进攻部队减轻己方伤亡的最佳进攻方式,更何况眼前仅仅装备火绳枪的虎豹军。

看着战场正以很小伤亡,不断向前推进的鞑子散兵阵型,卫征语气沉重的自言自语道:“看来鞑子已经看出我们火器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对他们的密集阵型造成毁灭行打击。一旦队形分散,有限的火力密度,再加上火枪不能在战场上进行精确瞄准,火枪射出的铅弹就无法覆盖战场每一个角落,也就无法给分散开来的敌人带来大规模杀伤。”

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周疏远下意识接口道:“将军,那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鞑子不断向我们阵地推进这样一来,我们想要利用战壕对敌人进行大规模杀伤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

卫征一脸认可的点了点头后,沉声回答:“必须要想办法增加我们的火力密度,让我们射出的铅弹覆盖到战场每一个角落。不然,稀疏的铅弹根本无法对分散开来的鞑子造成杀伤。”

短暂沉思后,对着身后周书源命令道:“火枪团二三营,马上进入战场。在二线阵地后一丈处,三丈处列阵,向敌人进攻部队开枪,增加我们的反击火力密度。”

六百多火枪手加入战场后,扫向鞑子进攻部队的铅弹密度马上增加一倍有余。

还算密集的铅弹虽然仍然无法覆盖到战场每一个角落,但是,仍有不少敌人中弹,并且在冲锋的惯性作用下,向前扑倒在地。

就在这时,一声充满无奈的叹息声再次从周书源嘴里响起:“将军,现在对敌人的杀伤虽然比不上刚刚的单方面屠杀,但是,和刚刚相比,已经好了很多。现在看来,我们想要通过城外壕沟杀伤敌人的战果,就只能有这么多了。”

卫征点了点头回答:“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战斗开始之前我就说了,在我们手里吃过一次亏的多尔衮绝不会再吃第二次亏。现在看来,多尔衮果然有准备。”

“既然多尔衮有准备,那发生在城外的战斗就会变成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我们所额火器优势就会变得荡然无存。”

看到大家脸上慢慢浮现出来的沮丧表情,卫征话锋忽然一转,继续开口道:“当然,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