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斗狗赌宝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2/2)

目录

“明朝的仿制品”闻言,叶林更加的疑惑了,对于宋代五大名窑的一些相关资料,叶林在没事的时候也阅读过一些,有过基本的了解。

仿定窑始于元代,山西霍县窑即以仿定窑而颇有名气。据明代万历时文献载,有制陶艺人能仿定窑瓷,如周丹泉等,但其传世品目前无法确认。故宫藏有明代仿定窑产品,盘、碗、枕均有,但具体时代难确认。

“老板,你这瓶子,能否给我过过眼”叶林迟疑着,开口问道。

“可以,您尽管看”闻言,摊主顿时点头应下,随后又有些紧张的说道:“不过老板,您可要小心一些,这东西虽然是仿制品,不过好歹也是明代的,而且工艺技术也很高,摔坏了可就可惜了”

“恩”叶林点了点头,结过了那白瓷净瓶

第72章捡漏

宋代定窑白瓷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定窑白瓷真伪的主要依据,这些特征包括泪痕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竹丝刷痕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底足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变形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点。,就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现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实现,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现在只有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完全出于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够的重视,仍可作为鉴定的一个标准。

不过既然摊主已经直白的说明了这只是一个后朝时代的仿制品,叶林也就不会去再去以宋代定窑的标准去看这个仿制品

这是一个高约二十公分左右的白釉净瓶,瓶身之上采用印花的手段,勾有两支随风杨柳,瓶身白净,釉色光润,但是拿起来透光看的话,就会发现,釉色还是有些偏黄

而最为主要的是,这个印花净瓶,瓶身并无泪痕与竹丝刷痕,光这几点,叶林就可以断定,这并不是明代的仿制品,叶林眉头微微皱了皱之后,眼光却是落到了这檀木莲花座之上

老檀木的平底开瓣莲花座,这样的物件,就在前几期的鉴宝栏目里,便是出现过,叶林也是仔细的观看过那一起的鉴宝栏目,按照那专家所说的鉴定手法,再根据那印花净瓶所表现出来的几个特征,叶林内心微微了有个底

至于这摊主所说的,这底座是他奶奶找木匠镶嵌上去的,绝对是纯属扯淡也就是为了推销物品自己所捏造的一个说辞,估计也就他自己会信而且,看样子,这摊主估计也不是真正的明白这印花净瓶的来历

根据这檀木低座,以及那印花净瓶的表象来看,叶林已经有七层把握断定这个净瓶的来历

在叶林曾经看过的一起栏目之中,有专家直接点出,在后期的仿制品中,尤以清朝康熙以后景德镇的仿定窑产品最好辨认,这类仿品釉偏黄,多印花,无竹刷纹和泪痕,极易与真品区分。

现在叶林手中这个仿品,与那专家说的清景德镇仿品的特征几乎完全吻合,再加上那清朝古檀木底座,叶林几乎是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个清朝康熙之后,景德镇的仿品

“老板,你这个印花净瓶,做价几何”

内心略微有了底气之后,叶林轻轻将那印花净瓶放下,开口问道。

“三万”见到叶林开口问价,那摊主顿时喜笑颜开,回道

“三万”闻言,叶林顿时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老板,我也不跟你说什么暗话,你这印花净瓶,我能断定,就是清朝康熙之后,景德镇出品的仿定窑白瓷前几期中央台播出的古玩节目里,也出现了一个景德镇的仿品,最后专家给出的价钱是两千五”

“清朝景德镇的仿制品”闻言,那摊主将信将疑,看了看叶林,又看了看自己的瓶子,内心有些犹豫,其实即便是只卖两千五,自己也挣了,当初在外地收上来的时候,他只不过是花了三百块钱而已

“那老板你开价多少”顿了顿,摊主开口问道。

“三千也就是我这朋友喜欢,不然我还不会出价”叶林开口说道

“三千我这还有一个底座呢”闻言,摊主顿时有些迟疑着说道。

“这底座,不是你奶奶找木匠镶上去的吗那能值几个钱”这时,一旁的沈凌擦嘴说道

“五千”迟疑了片刻,摊主似乎是下了决心,叫了一个价位:“少于五千,我就不卖了”

“五千”闻言,叶林顿了顿,正欲与那老板再讲价时,旁边却是走来了几位老者,朝着这白瓷印花净瓶开来,见状,叶林也不再还价,点头应下:“好,五千就五千”

随即,叶林便是一把将那白瓷印花净瓶拿在了手中,一边从钱包里掏钱

“叶林,你不是说这个仿品只不过价值两千五吗你干嘛还出高价买啊”这时,一旁的徐静疑惑问道。

“没事”叶林微微笑了笑,随即付了款

“这位小友,可否将这瓶子,给我看看”就在叶林准备带着徐静走开的时候,那从一旁走过来的一名年约七十左右的老先生开口问道。

“看看”闻言,叶林顿时怔了怔

“只是看看,这东西,你已经买了,还怕老朽我抢你的不成”见到叶林犹豫,那老先生顿时笑了笑,说道

“呵呵,老先生说笑了”闻言,叶林顿时笑了笑,将这白瓷净瓶递给了那老者

结过那瓶子之后,那老先生拿着左右把玩了一番,眼光最多的还是留在那檀木莲花底座之上,片刻之后,那老先生再次将那瓶子递给了叶林,笑了笑:“小友好眼力在这样里也还能捡到漏”

“老先生过奖了,侥幸而已”叶林笑了笑,摇头回到。

“捡漏,捡什么漏”这时,一旁的沈凌顿时疑惑起来:“难道这东西,是真的定窑白瓷”

“哈哈,这白瓷净瓶,确实是假的不过是清朝嘉庆年间,景德镇烧制的仿制品而已”闻言,那老先生顿时哈哈一笑,摇头回道。

“那是捡了什么漏这样的仿制品,不是才价值两三千吗”沈凌顿时疑惑万分。

“先生所说,可是这底座”徐静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似得,开口问道。

“正是”闻言,那老先生朝着徐静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个老檀木莲花平底座,应该是清朝乾隆其间的作品”

“昔日有买椟还珠的笑话,倒是没想到,今日还真能碰到这一桩实施,这物件,明显

目录
返回顶部